• 京東騰訊都在布局,這種開在咖啡館里的“雜貨鋪”比想象中賺錢!

    “新飲力”2018新茶飲大賽總決賽,11.1上海見。

    近千平米的面積,從刀叉餐盤到窗簾布藝,從咖啡歐包到鮮花布藝,什么都賣。


    不按套路出牌的大型“雜貨鋪”,卻吸引從草根品牌到騰訊、京東、網易等互聯網巨頭入局,搶占市場。


    “販賣生活方式”的集合店越開越多,但“生活方式”真的能賣上價錢嗎?


    帶著這樣的迷思,我和代字行的老板穆森聊了聊。


    咖啡館里的“雜貨鋪”


    2016年穆森在鄭州開出第一家叫“代字行”的集合店,主要售賣家居產品。


    短短2年,代字行已經開出12家直營店。其最新的近1000平米旗艦店里,呈現出了咖啡、烘焙、家居、書籍、鮮花5個板塊的產品。


    集五大板塊于一體


    走進去逛逛,滿眼鮮花綠植、裝飾物家居用品,真有種“到家了”的生活感。


    “這家店有2500多個SKU,涉及1000多個供應商,我們每一個板塊都是盈利的,整個品牌目前是一種良性的生長。”穆森說。


    鮮花,家居,書籍等應有盡有


    在整個鄭州市場,類似的集合概念門店、品牌不止有代字行。


    國際快時尚品牌ZARA旗下的ZARA HOME;打著北歐簡約設計美學概念,涵蓋家居、服飾、文創等產品線的OCE;早已俘獲國內消費者的日本品牌MUJI……都是以不同定位和模式發展的集合門店,進駐到購物中心。


    不同品牌爭相發展集合店


    逛集合店真是件心曠神怡的事兒,或日式或北歐的簡約風格環境里,彌散著好聞的香氛氣息,質優價格合理的小物觸手可得,多少人想把家都打造成這個模樣。


    我是很喜歡逛集合店的,但逛多了,就會不自覺地研究這門生意:雖然存在即合理,但面積大得像倉庫,什么都賣的集合店,想必租金高得離譜,是門賺錢生意嗎?


    解決這個問題前,需要先從邏輯上理清楚,集合店背后的存在邏輯——



    一門布局“空間”的生意


    體驗維度:販賣一種生活方式


    集合店延展性很強——吃的、用的、玩的什么都賣,連時間和空間都可以被租出去。但在另一方面,這些都是可以被替代的,在任何地方都可以買到。


    那它賣的究竟是什么?


    ——集合店販賣的是一種生活方式。


    生活理念成為販賣的目標


    堅持早起、定時運動、習慣記日記、每周看一部電影、每月打卡一家新店,是一種生活方式。


    向往自由,拿起背包說走就走,熱愛旅行,腳步永遠在路上,是一種生活方式。


    集合空間想做的,就是打造一種空間體驗感,將自己營造的生活方式以一種感覺散發出來,吸引到氣質相投的消費群體。


    在代字行,除了用鮮花營造氛圍、書籍烘托場景外,還售賣咖啡和烘焙的歐包產品,多種產品形態組合下,更能打造多元化的空間體驗。


    消費者還可以觀賞制作過程


    經營是沒有邊界的,售賣的東西再多,它們圍繞的核心是永恒不變的,就是家和生活,販賣一種生活方式。”穆森說。


    需求維度:消費升級的釋放空間


    你有沒有這樣的感覺,在購物時,除了要求產品質量,越來越講究環境好壞,對所處的空間提出要求。會考慮是否舒適,是否能逛出樂趣,感受的是過程,而不僅僅是購買的產品。這些,是購物時體現出來的消費升級。


    “咖啡的產品屬性是飲品,面包的產品屬性是饅頭、主食,從最底層的食物邏輯出發售賣,還能提高消費者的消費頻次。”穆森說。


    更重要的是,在穆森看來,客人的購買體驗是多維度組成的,他們的時間很寶貴,購物的同時,還能滿足吃點東西的需求,把各種業態融合在一起,讓消費者從各方位感受品牌


    多維度滿足消費者需求


    在另一方面,烘焙類產品選擇歐包,而不是普通的面包,也是通過提供更品質的產品,滿足消費者的升級需求。


    概念維度:新零售概念的下沉


    集合店另一個讓人看好的趨勢體現在——互聯網巨頭也在組團進入,它們是奔著“新零售”的概念去的:


    騰訊25億入股海瀾之家,開出海瀾優選門店不僅風格變得冷淡,售賣的產品也延伸到家居、護理等多個領域,讓你一年不止想逛兩次。還有京東的“悅舍”,網易嚴選的線下門店,阿里的“淘寶心選”等等, 都是互聯網平臺在線下的滲透。而且他們統一主動選擇了集合店模式。


    NOME的投資方、今日資本的總裁徐新,經歷了過去幾年從Online到Offline的潮起潮落,移動互聯網的線上紅利已經宣告尾聲,線下流量正成為新戰場,新入口機遇則在于對剛性需求的深度挖掘。


    集合店可更好滿足消費者體驗


    在穆森看來,互聯網購物不能實現的,就是線下購物的體驗感,“如果只是買東西的話,淘寶完全可以替代商場。未來的零售不是單純地在販賣產品,更希望給客戶一個綜合的體驗。”他說。


    情感維度:一個“開放的私人空間”


    換一個層面來說,飲品店也在開集合空間——星巴克的烘焙工坊、喜茶在成都新開的實驗室店,將多種不同的場景組合在一起。


    在穆森看來,這是集合店另一種形式的輸出——一個“開放的私人空間”,消費者進來,總能找到自己娛樂的方式。


    在開放中尋找自己的獨立空間


    如同每個人都可以買票進入電影院,但在什么時間看哪種類型的電影是私人的選擇。體驗形式的大空間集合店,就是一個開放的私人空間,滿足不同的情感需求。



    一個不斷培養的消費市場


    從邏輯上講,這個做空間生意的店,概念足夠美好,盈利究竟如何呢?


    根據NOME創始人陳浩的介紹,目前比較好的集合店平均坪效在4000元每月,NOME部分優秀門店可以做到業內優秀水平的兩倍左右,達到6000~8000元每月。


    而穆森也表示,其近1000平米的店,歐包每天的營業額在1萬元左右,咖啡可以達到近3000杯/月的出杯量。而在總體的盈利模式上,家居:烘焙:咖啡的盈利占比為4:4:2或5:4:1。


    咖啡區域還可以給消費者視覺上的體驗


    集合店的另一個優勢在于,靈活的排列組合。確定核心的品牌定義后,將哪些板塊的產品組合在一起售賣,是可以自由選擇的。


    代字行的門店里,或只賣家居+咖啡、或全部呈現,就分化出了不同的模式,甚至其咖啡+歐包產品已獨立開出新的品牌“黛汀”。


    集合店看起來做的是一種虛晃的概念生意,其實已經悄悄滿足了顧客的多種需求,只是消費者自己沒有感知到而已。


    正如穆森在最后所說的,“集合店不是一個新趨勢,這個市場空間一直都有。只是客戶是不是成長到需求的階段,經營者有沒有能力滿足這樣的需求。更重要的是,品牌如何有前瞻性地捕捉到未來客戶需要的東西。


    — END —

    統籌:啡姐 | 編輯:國君 | 視覺:JIRFEI

    文章為咖門原創,未經授權嚴禁轉載。



    備受飲品業矚目的“萬有飲力”峰會再次啟動!

    長按識別下圖二維碼,

    了解峰會詳情搶購早鳥票。


    <<<點下面藍字,了解更多峰會內容:

    飲品業如何“豹變進化”?2019萬有飲力年度大會告訴你!|早鳥票預售

    600余位來賓,5小時思想碰撞!2018咖門”萬有飲力”峰會精彩圖記

    萬有飲力峰會上,大咖們都講了哪些干貨?

    開店18萬家,關店18萬家?2017年飲品行業大數據報告來了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咖門,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48775.html

    (0)
    上一篇 2018年10月28日 23:40
    下一篇 2018年10月29日 07:41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