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選手訪談:從星巴克拿鐵冠軍到沖刺“飲力新青年” | “新飲力”2018新茶飲大賽

    選手可比大賽本身精彩。

    這是我和參與“新飲力”2018新茶飲大賽的選手聊完后,最大的感受。

    上回和華東、華南賽區選手聊了聊,已經深感意外:他們有多才多藝的說唱歌手,有管著幾十家店的“霸道總裁”,有知名品牌的研發負責人(傳送門:4強選手訪談:擁有300家門店,她為什么還會參賽?| 新飲力·2018新茶飲大賽)。

    這回更是被西南、華中的選手震撼了,有來自BAT的精英、有曾經星巴克的冠軍咖啡師、有來自大學的講師……

    除了身份之外,更重要的是他們對于茶飲研發的敬畏之心,做事情的專業度,做好一杯產品的匠心等等,令我感動。

    一起來看看他們的故事。

    選手訪談:他們的故事比大賽還精彩

    趙明哲:做茶飲前,她曾是星巴克拿鐵藝術大賽總冠軍

    有句話說,不做人生贏家,要做人生玩家。趙明哲就是個典型的玩家。

    選手趙明哲比賽現場

    最高位時,她得過星巴克中國拿鐵藝術爭霸賽最佳口味獎低谷時,自己開咖啡店一天只有5塊錢餐費。

    不管處境如何,她始終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她曾開的咖啡店名叫皮囊咖啡,希望人們能夠關注到一杯好咖啡本身,而不是其他表象。

    進入茶飲行業,是被所在品牌的創始人“挖了”一年,才最終轉行茶飲研發。

    報名《咖門》比賽,她很謹慎地先到西南賽區觀賽。她覺得茶飲行業不專業的比賽太多了,不專業的評委也很多,很怕參加到一場對自己沒有提升的比賽。但西南賽區評委專業度讓她下定了參賽的決心。

    “請你不要拿某品牌的產品直接來參加比賽。”“你做茶的水溫是多少、沖泡比例怎么樣?”評委犀利專業的點評刷新了她對比賽的認知。

    評委們認真觀看選手制作過程

    “有專業度才有公平性。從成都回來后,我就開始準備鄭州的比賽,不管有沒有成績,我相信評委的專業度會給我帶來提升的空間。”趙明哲說。

    “比賽讓我感動的是選手之間的氛圍很好,在修改配方的時候大家樂于分享自己的意見,甚至還大方的借給你器具、茶葉、原料等。讓我感覺大家都是真正想把事情做好的人,而不僅抱著贏獎金或者其他目的。”聊起比賽現場,趙明哲侃侃而談。

    據了解,趙明哲比賽中做的一款《喜報三元浸黃芽》產品,已經通過他們品牌的測試,萬圣節就要在門店上市了。

     陳鵬:靠做飲品在成都買房買車,這并不世俗

    做飲品這么多年,最大的收獲是什么?

    “做飲品讓我在成都有房有車,有老婆有孩。這對很多人來說,可能難以想象。”陳鵬耿直的回答竟讓我無言以對。

    靠做飲品“買房買車”的選手陳鵬

    參加大賽之前,陳鵬已經在四川傳媒大學、成都市銀杏酒店管理學院當兼職講師好幾年了,正如他本人所說:“我一個高中學歷,能在二三本院校講課,是飲品行業的賦能。”

    “很多像我這種入行多年的‘老人’, 有‘偶像包袱’,不愿參加比賽,怕得不到名次跌份兒。我不這樣認為,就因為入行時間長了,才不能只活在自己的圈子里。要多去參加競技,通過競技知道市場的需求、學習別人家的東西,不會把自己局限。”陳鵬說。

    任妍玲:來自鵝廠的“新茶飲玩家”

    如果你玩兒游戲的話,那可能和任妍玲 “神交已久”。

    她曾經是騰訊游戲的項目經理,《QQ三國》就是她負責過的游戲。然而這么精英的出身,一入茶飲行業就歸零了,作為一個行業小白重新出發。

    令人驚訝的是,才入行一年的任妍玲,不僅開了4家店,還在西南賽區憑借著一股“亂拳打死老師傅”的闖進,一舉進入四強。

    選手任妍玲比賽現場

    用她自己的話說:“入行時間短正是我的優勢,因為沒有在行業浸潤太久,不被原有的條條框框同化,會不斷嘗試一些新的搭配,反而發現了驚喜。”

    黃敏婷:選手中的“白衣天使”

    黃敏婷很讓我意外,她學的是護理專業,曾經是醫院里的護士小姐姐,打針小能手。因為喜歡喝奶茶,毅然辭掉工作,進入奶茶店當店員。

    做了茶飲后經常有人調侃她,“其實你現在做的和護士差不多,都是給人們的身體注入某種液體。”

    選手黃敏婷進行原葉茶沖泡

    黃敏婷也說,“以前是各種藥物兌在一起給病人輸液,現在是各種原料萃取出來讓別人喝”。但護士的“職業病”,在飲品研發上反而幫了她。

    比如衛生整潔會比較注意,戴手套戴口罩特別規范,用過的東西會隨手洗干凈,再放回原本的地方等。

    “盡量避免自己的手和嘴觸碰到器具,而且特別注重精確度,在原料的使用上每一毫升都要精準。要用單位去定制,而不是隨意。”在飲品制作的規范操作上,黃敏婷給選手提了醒。

    預選賽結束后的夜里,黃敏婷和搭檔折騰到凌晨2點。因為評委老師對他們的原葉茶沖泡手法不太滿意。根據評委提出的意見和指導方案,倆人現學現用,連夜苦練,才得以在決賽的原葉茶沖泡環節扳回分數,晉級四強。這是比賽帶給她的收獲。

    經驗分享:優秀選手的進階“秘籍”

    茶飲研發看似門檻低,實際上要想做好,實現茶、水果、牛奶風味的最大適配,并不容易。這些選手有什么經驗呢?

    啃得下書,扯得下臉

    交流溝通是不斷進步的好方法

    “想做好一件事情,一定要忘掉之前的自己,沉下心去做。所做的事情一定要有理論支持。新手入行,千萬不要不懂裝懂,可以去請教、去嘗試,抱著謙虛的態度去問別人,那樣會收獲更多的朋友。


    另外是發揮自己的主動性,不要等著別人去教你,要靠自己主動學。我自己總結的就是,要‘啃得下去書、扯得下去臉’。多學多問多試,不管專業人士還是茶飲愛好者,都能教你很多。”趙明哲說。

    換句話說:“學生準備好的時候,老師才會出現”。

    做好原料間的融合 

    任妍玲在比賽前就多次去深圳和上海,喝遍了各大品牌的產品。


    她說,“做茶飲,競爭太激烈,在產品設計上,每個季節水果差不多,茶底和用料差異也不會很大。所以未來考驗的是融合——茶底本身和水果的融合、茶底和牛奶的融合,以及泡茶的技藝。”

    做好原料的融合

    就像評委羅軍說的:一杯好的飲品就是一次成功的戀愛結果。茶和輔料結合的相得益彰就是天作之合,而有的產品一喝就是兩種原料在吵架。

    會制作,也會表演講故事

    有一些選手,在比賽中做產品時有條不紊,但是一到三分鐘的創意闡述,就容易緊張得臉紅耳赤。

    在目前各個品牌都增設手沖吧臺,注重與消費者交互的階段,研發人員不僅要做得好喝,動作還得有觀賞性,最好還能講出一個“動聽的故事”。

    利用手沖吧臺增強消費者的交互體驗

    就像黃敏婷在參賽時講的:“這三款飲品我想表達的是一個美好的愛情故事,初次相遇、相知相惜、到最后回歸平淡。我用原葉茶表達了相見的一見如故,用果茶表達了愛情的酸甜,最后用鮮奶茶去表達平淡生活中的一點小驚喜,同時擺盤我也用了一朵代表康乃馨去代表感恩,感恩所有的遇見和美好。”

    感恩遇見。“新飲力”大賽的四場區域賽已經圓滿落幕,每一次的遇見都令人印象深刻。

    11月1~2號,讓我們相約上海,將再次遇見。




    1.如何參與上海總決賽?


    如果對大賽有興趣,想要到現場觀賽,可掃描下方二維碼報名,當天憑報名信息簽到入場:

    2.明星級評委陣容


    3.決賽賽制介紹

    4.大賽主辦方及合作方介紹

    點下面藍字,了解更多新茶飲大賽信息:

    總決賽再升級:創始人坐鎮評委席,四大導師帶隊!

    華東區4強驚艷誕生!“新飲力”2018新茶飲大賽精彩圖記

    華南區4強誕生,評委一句話擊中行業痛點!

    西南區4強誕生,一個新的行業命題顯現!

    華中區4強誕生,11月上海沖擊“飲力新青年”!

    — END —

    統籌:啡姐 | 編輯:政雨 | 視覺:JIRFEI

    文章為咖門原創,未經授權嚴禁轉載。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咖門,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48813.html

    (0)
    上一篇 2018年10月12日 23:30
    下一篇 2018年10月13日 07:38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