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謀長聊餐飲》
一輩子只聊一件事
那究竟爆品是什么?又要如何去要打造爆品呢? 01 “爆品”究竟是什么? 在新餐飲與消費升級的大背景下,我們更多講到的是場景升級、營銷思維的變化、大數據管理的運用等等。 而產品之所以被鮮少提到,不是因為其不重要,而是它的重要性從始至終都沒有變化,它始終是餐飲的核心。 1 餐廳的招牌 爆品,即是我們常說的“招牌菜”、“拳頭產品”。比如全聚德的北京烤鴨、知味觀的西湖醋魚、奈雪的霸氣橙子、太二的酸菜魚(圖片僅示意)。這些產品已經和品牌融為一體,是餐廳“最具留客能力”的招牌。 2 顧客的記憶點 進入一家餐廳,有很多維度可以觸發顧客的記憶點,有來自空間、擺盤上的視覺沖擊、有來自服務層面的有效互動,典型例子參考海底撈。 但最能誘惑顧客二次消費的記憶點依然是“東西好吃”,這個任務就交由餐廳的爆品來完成。 去翻閱蛙來噠的餐廳點評就會發現,相較于“裝修很用心”、“服務員很負責”,更多網友則聚焦于平鍋紫蘇牛蛙的辣度、牛蛙的肉質等產品維度的東西。 02 為什么要打造“爆品” 1 能夠留住回頭客 很多人就是因為一道菜選擇一家店,當餐品因為好吃而讓顧客流連往返時,一個爆品的屬性就已初見雛形。就如我們是奔著西貝莜面村的莜面、木屋燒烤的秘制烤羊排再次光顧這些餐廳一樣,是餐廳的爆品讓顧客念念不忘,多次光顧并樂于推薦給朋友。 2 減少顧客的選擇成本 有這樣一個心理實驗:研究人員擺出兩組果醬,向被實驗者提供試吃機會。一組有6款果醬,一組有24款果醬,全部都可以任意購買。 最后發現,提供6款果醬的組中,有30%的試吃消費者選擇了購買;而在提供24款果醬的組中,只有3%的人最終選擇了購買。 為什么會出現這種結果?因為更少的選擇意味著更低的決策成本。 選擇較少時,消費者可以快速比較并通過排除法做出判斷;而選擇太多,人們總想著下一個會不會更好,結果消耗大量的精力,索性放棄購買。 這就說明爆品對于餐廳的最大意義在于,減少了消費者的選擇成本,讓消費者在選擇餐廳以及菜品的時候,有個非常明確的目標,以免在猶豫中最終放棄購買。 3 品牌的傳播利器 人們在討論餐廳飯店時,總是習慣于后綴一些特色美味的餐品,例如某家的菠蘿飯很好吃,某家的涮毛肚讓人流口水,某家的燉肉香而不膩等等。 作為一種既有料又有味的傳播素材,爆品本身就是一種利器。所以它也是餐廳吸引忠實粉絲的不二法寶,讓消費者為你代言。也正是這些“爆品”,讓傳播更容易、更具價值。 03 如何打造“爆品” 1 貴在精,不在多 消費者的觸動點與記憶點均有限,那么餐廳在打造爆品時,無需過多,一至兩款足矣。全聚德的烤鴨,云海肴的汽鍋雞等,把爆品這朵“紅花”養到足夠驚艷,其他的餐品作為“綠葉”就已經足夠讓餐廳擁有鮮明的特色與清晰的記憶點。 2 性價比很重要 吸引首次消費的關鍵在營銷,吸引回購的關鍵在性價比。爆品之所以能夠火爆起來,性價比必不可少。曾經風靡餐飲圈的雕爺牛腩,定位于“有儀式感”的“輕奢餐”,開業之初也曾大排長隊。但隨著“太貴”、“沒有想象中的好”的吐槽聲越來越多,出色的營銷手段也未能救起日漸衰敗的雕爺牛腩。 3 學會對爆品的包裝和傳播 譚廚小菜的“60萬天價乳鴿”、蛙來噠的“18種口味牛蛙鍋”、每一個“成名”爆品的背后,都有一個“精彩的故事”與“響亮的標簽”。在當下的網絡信息時代,再好吃的餐品也需要一定的營銷手段傳播出去,才能成就爆品之“火爆”。 4 爆品也需要不斷創新 爆品也需要進行不斷地改良升級,通過不斷地調研市場和不斷地探索,維持產品的生命力周期。但這種改良不是口味上的根本性改變,而是從食材、用料上的改進。或者在原有爆品的基礎上,研發新的產品,測試市場,如果推廣效果好,可以將新品列入爆品行列。定位于西北菜的西貝莜面村,莜面是它的第一個爆品,莜面的西北特色讓它立刻具備了鮮明的品牌辨識度。 隨后,西貝莜面村又相繼買斷了上過《舌尖上的中國》的黃饃饃與張爺爺空心掛面。在人們感慨莜面過于“小眾”與“單調”時,西貝莜面村又擁有了新的爆款。在顧客眼中,沒有爆品的餐廳根本就算不上一個完整的餐廳。 試想,當餐品本身對顧客毫無吸引力時,顧客也便失去前去就餐的意義,那么,餐廳又何來營業額呢? 所以,餐飲業無論進行多少變遷,無論就餐場景、管理模式、服務方法等等如何改變,永遠不變的是人們對于餐品品質與口味的追求。就這一點來說,做好一家餐廳,首先要塑造的就是餐廳的爆品。 微信名:餐謀長聊餐飲ID:Canmouchang 運營方:深圳市餐謀長品牌策劃有限公司 餐謀長聊餐飲 | Canmouchang 本文來源:餐飲吹牛會(ID:cycnh666) 作者:佚名 編輯:餐謀長品牌策劃/Shane 《總編個人微信》 投稿 / 版權 / 合作 / 咨詢
原創文章,作者:餐謀長聊餐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50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