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巨虧到年營收8億,百年小吃品牌扭虧為盈背后的秘密是什么?


    作 者 丨 曾 莉
    轉 載&商務 VX 丨 181 3739 5180
       核 心 看 點  




    1. 百年小吃品牌為何一度要倒閉?

    2. 四個月就轉扭虧為盈,背后有何秘訣?

    3. 掌舵人透露老字號百年不衰的秘密。


    百年滄桑,難得的是歷經百年而不衰。
    在不少老字號逐漸衰落的境況下,李連貴熏肉大餅,這個權威部門認定的首批中華老字號卻悄然發展:一年銷售8個億,全國擴至300余家門店。
    執掌李連貴熏肉大餅23年的掌門人溫亞龍向小新講述這個百年品牌背后的滄桑和涅槃。
     

    創業期

    善心救人獲秘方

     
    1895年,李連貴遵從父親遺愿而勇闖關東,在關東奉化(現四平梨樹縣)開設了一家叫“興盛厚”的吊爐大餅及生肉鋪。因為他為人樸實、用料實在,“興盛厚”靠良好口碑生意尚可。
    有天,李連貴在集市上看見被人打得奄奄一息的老人和其嚎啕無助的孫女,心生不忍。于是把老人救回家中用心照料。老人傷勢好轉后,在離別時為感謝救命之恩把自己祖上留下的藥膳秘方贈給李連貴。
    李連貴潛心研究老人留下的秘方,結合自己的經驗摸索,最后將普通的熏肉升級為藥膳熏肉。“熏肉色澤棕紅,因為有十幾種中藥材熬制,食之理中益氣。而大餅創新添加了鹵肉湯油,自帶肉香,外酥里勁道,層層分離。”
    熏肉大餅一經推出就受到顧客喜愛,食客絡繹不絕。

    1908年12月22日,李連貴將“興盛厚”改為“李連貴熏肉大餅”。至此,這個看著不起眼的小吃開始從關東小鎮吹到繁華都市。
     

    遇危機

    連續三年虧損,職工半年未發工資

     
    上世紀80年代,這個有著輝煌歷史的老字號迎來了自己的“中年危機”:
    風味被胡亂篡改,技術面臨失傳,品牌還被大肆盜用。有本事的職工都出去自謀生路,沒本事的職工就在店里混一天算一天。連李連貴的直系子孫都轉行干別的去了。
    李連貴風味大酒樓

    1996年8月1日,47歲的溫亞龍臨危受命,擔任李連貴風味大酒樓經理。此時,酒樓已經連續3年虧損,員工半年沒有發工資。溫亞龍對小新這樣描述當時內部的慘況:營業大廳墻上油膩膩,門窗黑乎乎,屋里冷清清,職工心惶惶。
    與此同時,品牌外患更加艱巨。李連貴熏肉大餅的名號被侵權冒用者掛得鋪天蓋地。“從道東到道里,從南橋到北山,從街頭掛幌的到胡同擺攤的,家家都號稱正宗李連貴熏肉大餅,但真正的李連貴卻在假冒偽劣的雜草中淹沒了。”
     

    臨危受命

    開啟全國打假行動

     
    外憂內患,風雨飄搖之下,溫亞龍決定先攘外。他帶領職工拿起法律武器,開展了一場保商標,衛品牌,反侵權的攻堅戰。
    在法院、工商、公安和新聞等多個部門的支持下,溫亞龍帶著職工四方奔走,搜集證據,起訴立案。協助相關部門展開集中行動,拆除侵權牌匾,全面打擊非法侵權行為。
    雷霆之擊,效果卓然。“僅四平市內就取締侵權店126家。這個數字我記得特別清楚。”溫亞龍跟小新強調。
    四平市內是全面取締,堅決打假。而在四平市外,溫亞龍的手段顯得“溫和”許多,采用收編策略。他解釋說:“我喜歡研究中國近現代史,所以就學習把敵對勢力收編過來,壯大自己。”
    談到這場推向全國的打假戰役,溫亞龍就不由感嘆:那個時候出差可真是難啊,哪像現在條件好。他用自己寫的一首打油詩趣味表現了當時的艱苦:上火車坐硬板,下火車磨腳板,冷冷嗬嗬小旅館,鄒鄒巴巴旱煙卷。
    然而,除了打假艱難的處境,溫亞龍還曾因此險些喪命。
    1997年11月20日夜里9點多,忙活了一天的溫亞龍剛回到自家樓下,就被一個歹徒連刺4刀,最深的刀口深達7厘米。“還好我奮力反抗和呼救,歹徒倉皇逃跑。我才撿回一條命。”回憶這樣艱險的遭遇,溫亞龍卻很平靜。“我早就有心理準備,所以沒被嚇到。傷口還沒好,我就又返回了崗位,繼續打假。”
    在溫亞龍和伙伴的努力下,全國23個省市近450余家山寨店被成功取締或收編。
     

    變革

    老牌煥新貌靠四招

     
    在外憂逐漸解決的時候,溫亞龍開始對內部做管理改革。
     1  嚴規執行
    在溫亞龍來到李連貴酒樓前,這個企業夜里沒人值班,財產不上保險,危險品沒人負責。他上任后,制定了一系列相關規章制度并要求嚴格執行。有原則、講程序的結果是遇事不慌,一次大火證明這點。
    1997年大年初一夜里,由于電線老化,酒樓意外失火,一樓全部燒光。“這個時候就能看到那些規章制度的作用。”
    他說,因為有干部值班,及時報了警,避免更大損失。因為財產有保險,保險公司積極賠付。由于危險品有人管,7個裝滿液化氣的大型氣罐由原來的一樓改存放到二樓,避免了可能發生爆炸的更大災禍。災后,他帶領職工搶修場地,僅一個月后,酒樓重新開業。
     2  親情化管理
    原先李連貴企業員工是定崗定薪,沒有績效考評,干好干壞都一樣。所以絕大多數員工干活沒動力。溫亞龍從“分利”原則出發,設置了一套獎金和福利制度,激勵大家干得越好,拿得越多。
     3  統一技術
    為保持李連貴熏肉大餅的純正風味,溫亞龍探索出5個統一辦法。即統一秘方配料、老湯油調配、烙餅技術、服務標識和招牌標牌。
    李連貴總部設立了調味藥料配送中心,向全國各分店統一配送調味藥料;設立專家管理中心,統一培訓管理李連貴熏肉大餅技術人才,向全國輸送制餅熏肉專家。四平市內還成立熏肉坊,肉制品集中熏制,專門供應市內的直營店。
     創新探索產品
    在繼承傳統飲食文化的同時,溫亞龍沒有光吃老本,帶著他的廚藝技術人員廣覓民間秘技,采集百家之長,創新開發了不少新品。比如熏制品增加了熏雞胗、雞翅、豬手等幾十種。用葉赫白蘑和雞翅熬制“老佛爺鳳翅湯”,把大餅切成條狀,用西紅柿調湯,成為李連貴的新招牌“瓜片燴餅”。
    在溫亞龍的多項改革措施下,李連貴企業在1996年年底就扭虧為盈,成功盈利300元。“你別看就盈利了300元,但是在當時的境況下真不容易!”
     

    未來
    走向世界靠文化
     
    如今,李連貴熏肉大餅在全國已有300余家門店,去年營收8個多億。一派生機之下,溫亞龍還不滿意。
    他把“品牌興業、品牌富市”當做自己的責任。“因為李連貴熏肉大餅這個品牌的內涵早已不是一個簡單的小吃,它已經代表一種文化,成為四平這個城市的標志之一。”他認為這個品牌有繼續蔓延全國,走向世界的潛力。
    為此,除了在國內低門檻、廣立店外,李連貴還自籌資金,先后在英國、日本、俄羅斯等國進行了商標注冊,為品牌走向世界奠定基礎。
    而在文化打造上,溫亞龍也下了很多功夫。
    對內:挖掘李連貴內在故事。踏入任何一家李連貴熏肉大餅的分店,展示李連貴文化的十多塊宣傳板就會映入眼簾,把李連貴的身世、熏肉大餅的來歷,各界領導的關懷等全面展現。
    對外:積極參加行業活動,傳播李連貴品牌。行業美食節,李連貴人必參加。此外,內部還組建大篷車隊,帶著制餅熏肉技術專家和相關材料用具,開啟品牌傳播之旅。“今年,我們大篷車就行程近30萬公里,跑了大半個中國,走到哪兒,就把正宗的李連貴熏肉大餅做到哪兒。”
    當采訪最后被問道未來規劃時,溫亞龍滔滔不絕地講著接下來的規劃:建立李連貴農業園區,建立產業鏈,實現大餅程序化生產…….
    采訪全程,溫亞龍兩眼有光,完全看不出他已至古稀之年。或許,他的活力也是李連貴熏肉大餅能歷久不衰的原因之一。
     


       E N D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 十大品牌 全名單!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新餐飲洞察,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50496.html

    (0)
    上一篇 2019年12月5日
    下一篇 2019年12月5日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