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前外賣格局中,外賣平臺已經成為基礎設施。但商家對于外賣平臺的誤區一直存在,其問題產生最大的原因在于不了解平臺的排名規則。
為此,本文用一套丈母娘選女婿的邏輯,淺顯易懂地分析外賣平臺排名的規則。
如何通過丈母娘選女婿的道理快速了解平臺排名規則,根據排名規則和影響因素找到提升排名的方法和突破口,獲取更多的客戶,有效提升訂單量?
丈母娘分析法:
丈母娘家里有幾個如花似玉的女兒,
門外擠滿了上門求親的男子
丈母娘開始思考:
如何在最短時間內快速挑出最好的女婿?
這樣一套邏輯法在外賣平臺稱之為規則
外賣平臺規則:
外賣平臺首先靠C端的顧客,
他們是外賣的基因核心所在,
所以C端顧客就是丈母娘的女兒,
外賣平臺就是丈母娘,
而商家就是丈母娘家門前想當女婿的年輕人,
那么,如何破解丈母娘大法?
01
沒有機會,還打劫我們?
以往商家容易陷入這些誤區:1、排名就是為了打劫我們;2、排名位置有限,沒有機會。
而認識外賣平臺規則的正確姿勢應該是:
1、分配流量篩選商家
而是合理分配流量、讓用戶找到想要的商家、加速行業優勝劣汰:篩選優秀商家、淘汰劣質商家。
2、排名是“動態”的
外賣平臺上的排名是動態的:用三句話你就明白
顯然,你再也不會認為,外賣平臺上的排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動態的:因為不同人、不同時間、不同地方看到都不一樣,你還要為自己的不努力找理由嗎?
其實這些問題的產生最大的原因在于我們不了解平臺的排名規則,不知道應該從何入手才能提升自己的排名從而獲取更多的平臺曝光,獲取更多的客戶。
02
“丈母娘”的喜好,就是我努力的方向
如圖所示,要得到丈母娘的心,就要先知道丈母娘關心哪些問題?而外賣平臺也是一樣,綜合后主要有這三個因素:一個是基本因素,一個是業務策略,一個是個性化因素。
(一)我們先來看看有哪些基本因素?
1、先來看一個段子,三個人來到丈母娘面前:
A說:我爸是當官的;
B說:我家里有良田千畝;
C說:我有一個兒子,在您女兒肚子里……
丈母娘會選誰?毫無疑問,選C,只要你能用俘獲大量的顧客,在丈母娘那里,排名肯定不會靠后。
1、銷量:
有人問:月銷500 單和 2000單的商家,在同等條件下,哪個排名加分多?
A同學回答:月銷2000單的加分更多,其實是不正確的。
B同學說,要考慮它的銷售額、客單價是多少。
比如月銷500單的商家,做客單價200元的小火鍋外賣,一個月賣10萬;而月銷2000單的賣的是10元的盒飯,只賣2萬多,那么毫無疑問,賣10萬元的要比賣2萬元的商家要加分更多。
2、促銷:
我們再看一個案例:
丈母娘問:準備怎么對我女兒?
A說,每個月工資全部上交;
B說,我不但上交工資,還要買房買車送給老婆,房車都寫上你女兒的名字,貸款我來還,每個月再給她8千的零花錢……
那么,如果你是丈母娘你會選誰?
這就是一個外賣商家在外賣平臺給出的促銷活動的吸引力,它代表一種態度。態度是什么?即是【促銷因素】里的活動數量和活動力度兩個重要因素。
▲ 看看麻辣誘惑·北京的活動數量有多少。
▲ 即使是大品牌,也有很多類型的促銷活動。
3、口碑、評價:
正如丈母娘很在意你的為人,會通過別人對你的評價來判斷你一樣,外賣平臺也很看重顧客對商家的評價,如果商家的評價少,或者差評多,
因此,影響排名的基礎因素有以下三點:
1.銷量:最近7天的交易額(要注意不是30天的交易額),構成了你今天當天的排名指數,并且交易額分區域計算;
2、促銷:優惠活動數量和活動力度是兩個重要因素;
3、評價:用戶評價成為重要考量,其中一星、二星影響最大,甚至好幾個五星都彌補不了一顆一星、二星。
(二)業務策略:是否門當戶對
丈母娘對你的基本考察結束了,房子也好、態度也好、口碑也好,現在,還要看一個因素:是否門當戶對。
怎么門當戶對?外賣平臺上會給到:場景加分、新店加分、KA連鎖品牌加分、促銷活動加分、平臺配送加分。
場景加分代表“時間對不對”,早餐、午餐、晚餐、下午茶、宵夜,分別依據不同屬性,給到不同的專屬加分。
比如,你和丈母娘說:“我想娶小黃”,丈母娘說:“小黃今年才十歲,你等十年后再來吧”。這說明什么?你時段來錯了,你的排名和你創建時的時段標簽有重要聯系,你的排名只是你所屬時段里的排名。
再比如新店加分,新店為什么會給加分呢?就相當于一群小伙子里的那個處男,丈母娘會另眼相待,心里給加分。
同理,平臺為了照顧新商家,會給新店一個7天的排名加權,所以,要珍惜寶貴的新店加分,把物料、資源、人員等都準備好了再上線。
(三)個性化策略
考察完是否門當戶對,丈母娘還要考量每個女兒的喜好,讓合適的一對在一起,這就是個性化搭配。
對外賣來講,個性化策略由:用戶偏好店鋪、用戶偏好品牌,用戶購買力,推薦關聯店鋪,這幾個大項構成。
用戶偏好店鋪,通過什么來體現呢?通過:購買、評價、收藏、點贊、分享、瀏覽,這些用戶動作都能讓平臺記錄。
用戶偏好品牌,主要針對連鎖品牌,會突破地域限制,出現在偏好用戶的排名顯示里,比如用戶平時愛點肯德基,出差之后,他看到的平臺顯示里,肯德基也會排名靠前。
這時候商家就要注意,將自己的連鎖品牌輸入在平臺后臺系統,這樣平臺才能有效識別。
購買力,是根據用戶日常消費客單價數據,為用戶提供接近消費客單價的品牌。而推薦關聯店鋪,如果用戶是個嗜辣狂魔,他的平臺顯示上,排名靠前的更多是川菜、湘菜。
總之,讓平臺用戶在最短時間內找到最喜歡、最適合的商家店鋪,是平臺在考量排名最主要的依據和目的。商家要抓住這個“核心”,才能明白“丈母娘”的心思,刷排名也就容易了。
– END –
來源 | 餐飲公會
整編 | 餐飲O2O—小貝
更多精彩干貨
▼
點擊關鍵詞,關注更多精彩內容
▼
中國餐飲精英交流學習社群
▼
合作/投稿/咨詢等,歡迎騷擾O2O君!
電話/微信號:13332662349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O2O,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517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