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O2O國慶中秋推出的《餐飲七日談》:從選址、定位、產品、營銷、運營、組織、外賣七個緯度解讀新餐飲。
當下,外賣已經成為家庭餐、堂食之后的餐飲第三極。今天聊聊外賣方面的話題,歡迎餐友們一起探討。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年輕一代消費群逐漸成為消費主力。高效、新鮮、快捷成為消費者對餐飲商家的新要求。僅僅依靠堂食來發展餐飲業務顯然很難滿足大眾需求。
現在,幾乎每一個餐飲品牌,無論高中低定位,無論正餐、休閑餐、快餐業態,餐企老板都在仔細研究如何切入外賣市場。
在國內不用說了,大量的餐飲品牌上線第三方平臺,或者發力自營外賣業務;在國外,各大品牌CEO也紛紛宣布今年的戰略重點一定是發力外賣,包括麥當勞、Panera Bread、Chipotle等等。
面對2000億的外賣新市場,餐友們都在想怎么打這場自己不太擅長的仗呢?
01
2000多億的外賣藍海市場
當下,外賣已經成為家庭餐、堂食后的餐飲第三極,不是堂食補充,而是成本重構。
2016年市場規模達到1662億元,增長率為33.0%,2017年市場規模預計將達到2045億元,預計2018年外賣將達到2413億,占餐飲總盤子的10%左右。
《2017中國網絡外賣服務白領市場價值研究報告》顯示,從2016年底到2017年6月,中國網絡外賣用戶規模增長8678萬,其中白領外賣消費占當月收入的8.3%,且呈現“高增低減”趨勢,即20元以下訂單大幅減少,40元以上訂單迅猛提升。
2017年超過50%白領外賣用戶重點關注食品安全與配送,三大外賣平臺的白領用戶消費頻次仍以平均每周2-4次為主,平均每周消費1次及以下的人群占比明顯減少。
外賣的興起,對餐飲商家來說,是一件半喜摻憂的事情。歡喜的是外賣突破了門店營業額的天花板;憂愁的是,外賣市場競爭慘烈,平臺收取傭金,做得再多,最終獲取的利潤也只是“毛毛雨”,有可能只有3%-5%,甚至形同雞肋。
本來餐廳開拓外賣業務是為了做增量,重構成本結構,提升整體利潤,但由于需要架設不同服務器、多硬件操作、多人員操作和管理,商家不但增加了運營成本,還拉低了整體的盈利效率。
很多越來越力不從心的老板們深刻意識到,外賣的當務之急就是想方設法降低成本、提升效率。外賣已經進入下半場,標準化、規范化、品質化、精細化將成為角逐之地。
02
巨頭加速布局外賣專營店
海底撈很早基于門店成立了Hi撈送,但在2016年10月又開始布局外賣獨立店,整個外賣系統有500多名員工。
海底勞將人員獨立編制、運營、產品、配送等業務全部獨立運作,一方面對門店流量的服務延續,另一方面也是順應形勢增加新業務。
獲得天圖近億元投資的松哥油燜大蝦,融資的用途之一也是大力開拓外賣專門店,計劃以網格化布局在深圳開出至少50家外賣店。
松哥油燜大蝦長期占據線上外賣平臺同類產品銷量冠軍,外賣日訂單突破6000單,占深圳小龍蝦外賣市場份額近50%。
樂凱撒之前都在購物中心開堂食店,顧客要去購物中心看電影的時候,發現樂凱撒在電影院門口,這沒有問題,但當顧客在家里的時候,樂凱撒的產品還值堂食的價錢嗎?不值了,顧客要看的是性價比。
現在樂凱撒整個業務重點開始向外賣轉型,希望成為披薩外賣領域的巨頭,為了完成轉型,樂凱撒在大量調研的基礎上,基于成本效率重構了整個外賣。
未來增加專門的外賣店,稱之為星球店。這點對手必勝客很早成立宅必送、尊寶比薩的外送+社區店。
星巴克已經在美國一些城市試驗外賣專營店模式。門店取消座位設置,全部都是外送或者外帶。門店不設現場菜單,只能給通過星巴克APP手機下單的顧客制作咖啡和其他飲品。
當然,飲品作為一個更接近外賣/外帶消費場景的品類,在以前已經發展出許多類似街邊奶茶鋪般的門店形態。
但星巴克作為國際的巨頭,一直以來強調人性化服務,此次專門推出外賣專營店的門店形態,足見改革發力外賣市場的決心。
03
從線上外賣切入堂食
與餐飲玩家切入外賣不同路徑,Kao鋪先以線上外賣切入又開線下堂食店,這種創新模式2年開店125家,還進入歐洲市場。創始人呂強將“組織架構”的創新作為突破點。
Kao鋪分11個部門,采取“阿米巴模式”,目前,市場部、招商部、銷售部和設計部這4個部門已具備獨立營利能力。
在“阿米巴模式”理念下,建立了“海陸空三軍”,在創新型組織架構層面玩出了新打法。
“海軍”:市場部,主要負責在全球范圍內尋找跨界合作的資源;
“陸軍”:運營部,主要責任是完成QSCV地面管理,檢查各個門店運營,并且負責各個門店的活動;
“空軍”:技術部,掌管Kao鋪大數據分析,負責百度、餓了么、美團、Kao鋪自己的微信公眾賬號。
這種組織架構的實質是,讓每個部門都成為利潤中心,而非成本中心。
在“阿米巴模式”實施之前和之后,每個公司部門的營利數據和管理能力,都發生了很大變化,“其實每個人都有管理才能,只是盡心程度不同”。
04
外賣的本質是零售業
外賣的本質不是餐飲業,而是零售業,更適合電商的打法,所以效率化和品質化成為必然趨勢。
對柳正天來說,在華為工作的8年里,加班是常態,而盒飯則成了加班的標配,吃一頓現炒盒飯曾是奢侈的夢想。
后來他出來創業,創辦了義泰昌現炒快餐,堅持每一道菜都是新鮮現炒,最大限度保留現炒的口感品質和營養價值,用“現炒”在一眾外賣快餐中打出了自己的差異化。
為了保證速度,柳正天運用華為“切割問題、優化局部、提升整體”的思維方式,將業務切割為接單、炒制、配送等幾大環節,通過優化局部,提高整體的業績。
義泰昌在效率方面也有自己獨特的打法,華為工程師出身的柳正天重視數據化運營,用清晰訴求、數學建模、數理邏輯搭建起一套“IT運營系統”,即數字化廚房,極大提高了出餐效率,已經突破了日均2000單。
樂凱撒陳寧認為核心能力就是系統,只有系統足夠強大效率才會提高,為此樂凱撒組建了一個21人的信息技術公司。
首席技術官為華為 2012 實驗室(被譽為“華為最神秘組織”的核心研究機構)的互聯網專家,還有系統架構師、軟件工程師、產品經理、測試工程師等,一年光是人工成本就要一千多萬。
05
外賣新變化
“配送扣點太高了”,是很多商家普遍吐槽的,3公里收20%的配送扣點,感覺還可以接受,而100-500米也要收20%的扣點,感覺這錢花得比竇娥都冤。
針對這點,9月初,美團外賣內部發布消息,正式上線“到店自取”功能,餓了么很快也會跟進這一功能。
在政策層面,為了進一步加強餐飲行業監管,國務院食品安全辦聯手14個部委,在國慶前發布了《關于提升餐飲行業質量安全水平的意見》。
“堅持源頭控制、產管并重、重典治亂,夯實各環節、各方面的責任,著力提高監管效能,凝聚社會共治合力,進一步治理‘餐桌污染’,推動食品安全形勢持續改善,不斷提高人民群眾滿意度和獲得感。”食品藥品監管總局食品監管二司司長馬純良在9月27日表示。
猜想:2000億的外賣行業有很多突破點,哪個突破點是下一個螃蟹:獨特口味(單品思維)、標準化產品(產品思維)、準點配送(服務思維)、加盟(快速發展思維)、全天候品牌(縱向思維)等!
找到突破點,并識別下一個螃蟹,快速突破,是外賣從業者必須的不斷去思考的一個問題!
更多外賣干貨案例文章:
– END –
作者 | LiLo
來源 | 餐飲O2O
整編 | 小貝
11月12日—18日,餐飲O2O定制日本深度研修考察團,餐飲大咖全程帶隊講解,餐訪企業董事長親自接見,深度研修40多年匠心企業打造單品爆款的邏輯,200多年企業的卓越管理運營,日本極致效率化的供應鏈與中央廚房,以及新型業態的創新之道!
點擊下方圖片了解日本餐飲研修團詳情行程
點擊關鍵詞,關注更多精彩內容
▼
巴奴 | 胡桃里 | 云味館 | 松哥油燜大蝦 | 老板戀上魚
九毛九 | 遇見小面 | 西貝 | 海底撈 | 外婆家 | 桃園眷村
行知研習社 | 創新故事會 | 匠心故事會 | 選址 | 創新
中國餐飲精英交流學習社群
▼
合作/投稿/咨詢等,歡迎騷擾O2O君!
電話/微信號:13332662349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O2O,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518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