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年從0做到40億,曾經的餐飲界“神話”,“嫁入”豪門后卻

    ↑ 點擊上方“餐飲O2O”關注我們


    提到火鍋,你肯定想到了海底撈;

    此前有報道稱海底撈2017年的利潤將達100億。

    但今天我們講的這家企業并非海底撈……

    它曾經是中國火鍋界老大,營業額5年沖到40億;

    2008年,它在香港上市,被譽為“中國火鍋第一股”;

    它的門店曾開到700多家,如今外界傳出門店不到200家;

    它就是小肥羊火鍋;


    從神壇跌落到低谷,小肥羊這些年經歷了什么?它的衰敗又給我們帶來哪些啟示呢?


    1

    5年40億的“神話”的小肥羊


    1999年,包鋼工人張鋼成立小肥羊飯店。2001年7月,完成連鎖店整合以及股份改革制,誕生了內蒙古小肥羊餐飲有限公司。


    自第一家省級加盟商于2001年在河北市場被授權,小肥羊以此為基點,開始了連鎖加盟擴張之路。


    2002年,小肥羊的營業額達到25億元,一躍成為中國本土餐飲業的老大。


    一年后,小肥羊加盟店已高達721家。2004年,如日中天的小肥羊實現了43.3億元的營業額,名列全國餐飲企業百強第二。


    但未能在快速發展過程中建立標準化體系的小肥羊,與加盟店的關系松散,缺乏必要的控制力。


    問題累積,最終集中爆發,致使加盟店在品牌、菜品、品質、財務等眾多層面失控,消費者終端體驗變差。


    為向更高層次發展,2006年7月,小肥羊引入3i和PraxCapital兩家私募基金2500萬美元的注資,為餐飲業吸引國際資本開了先河。


    有了資本推動,小肥羊痛下決心進行了一場大規模的戰略收縮式調整:經營不善的加盟店,只要合同到期,堅決不再授予經營權;


    加強與優質加盟店的合作,通過控股、參股等形式進行大規模的收編;收回省級代理權,直接管理區域加盟商旗下加盟店。


    2008年6月12日,小肥羊如愿在香港上市,成為國內首個在境外上市的品牌餐飲企業。2010年實現凈利1.88億元人民幣。



    2

    “嫁入”豪門,卻迅速衰落


    上市不到一年,也就是2009年3月25日,百勝斥資4.93億港元入股小肥羊,占20%股份;隨后不斷增持,直至2011年5月3日宣布以近46億港元現金私有化小肥羊。


    僅僅兩年多時間,小肥羊便把自己 “嫁入”豪門,和肯德基、必勝客成為了兄弟。



    對于中國很多餐飲企業而言,能夠借力資本,以收購和加盟等快捷方式提高市場占有率,是多么夢寐以求的事!


    2016年,百勝分拆,馬云入股。并入百勝集團的7年,小肥羊毫無表現,頻陷關店潮。


    外界傳出,目前全國小肥羊的門店數已經不足200家,其中直營店更是僅剩30家左右,它很有可能被百勝當做“有毒資產”甩包。


    3

    小肥羊為什么迅速敗落?


    并入百勝的7年時間,小肥羊到底發生了什么,它為什么會從火鍋行業的大哥大迅速敗落?


    1、缺乏創新


    標準化自帶的復制、擴張功能對于西餐而言是核武器,但對于火鍋餐飲來說可能是把雙刃劍。


    標準化雖然有利于管理和獲取規模利潤,但火鍋菜品標準化帶來的弊端則是菜品更新緩慢,這在變化迅速的火鍋行業,不能說不是一種弊端。


    就連海底撈都推出了四格、毛肚等新品,而小肥羊的菜品并沒有什么新的變化。


    2、品牌認識趨于模糊


    最初小肥羊創造性地提出“不蘸小料”的涮羊肉,將自己成功地與傳統涮羊肉的品類進行了區隔,形成了一個類似于七喜“非可樂”定位的獨特效果。



    而如今品牌訴求很模糊,人們現在一提到海底撈就會聯想到服務,但是提到小肥羊貌似想不出什么有特色的東西了。


    3、中西文化差異


    之前小肥羊作為民族品牌,有著與中式文化結合的獨特場景設計,隨著西餐的標準化逐漸喪失。


    但火鍋相比快餐多了社交屬性,火鍋與西餐在場景設計、文化等方面顯然都有較大的沖突和差異,難以一套了之。


    4、中國火鍋業的井噴


    在百勝忙于對小肥羊進行改造時,中國火鍋業卻開始井噴,更多火鍋新形式和新品牌如雨后春筍般冒了出來。



    海底撈迎合大眾從野蠻到精細化服務需求轉化,快速實現了直營擴張,逐漸成為火鍋品類第一。


    更多火鍋新形式和新品牌如雨后春筍般冒了出來,小肥羊隨著競爭對手的成長,不僅失去了成為火鍋品類領導者的最佳時機,而且發展路徑逐漸變得狹窄。


    4

    同樣是火鍋,海底撈為何贏了小肥羊?


    海底撈和小肥羊,一個來自四川,一個來自內蒙。


    但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性,都是在北京成為火鍋王者,并且都是以宴請為特性,可海底撈最終戰勝了小肥羊,原因在于海底撈把握了主流的火鍋發展趨勢,也看清了他的消費者和目標市場。


    2000年后,中國消費水平一直在提高,而小肥羊卻一直都在原地踏步,未抓住中國人對火鍋這個物種升級的趨勢。


    海底撈則暗合了最好的時機,一直都注重出品的升級。


    從服務、空間環境、產品質量都遠遠超過了小肥羊。


    當時,海底撈借了一個勢能,就是當時全國火鍋行業最大的問題是服務不好,海底撈說自己的服務好,就是借了整個火鍋行業之勢,把自己的服務做到最好。



     

    火鍋在中國的餐飲百強中占到了三分之一,這個物種在中國餐飲業還有會長期的存在,可力量會慢慢被削弱。


    就是在這種趨勢下,慢慢出現了很多細分類的火鍋,如魚火鍋、羊排火鍋、漢方火鍋等等,但是這類火鍋卻很難成為主流物種。


    所以,想要做強大的火鍋品牌,一定要從主流出發。

     

    而在抓住主流的同時,一定要看清你的消費群體和目標市場,像定位高端的海底撈,它的目標市場定位和面向消費者群體就比起小肥羊要明晰很多,它在產品和服務的改善上,也就更有針對性,從而也有更大的提升空間。




    另外海底撈的前臺服務也極有特色特色,首先是引導進場的熱情,讓顧客有種“上帝”的感覺。


    在點菜環節,海底撈的點菜“半份“制可謂為明智做法。


    對于火鍋來說,菜品多才是特色,因此半份的分量推出有助于品嘗更多的菜品。


    再次說到點菜系統,IPAD點菜的隨時下單以及服務員都在身邊讓你感受到點菜的方便(一般餐飲,下完單后再點菜非常麻煩,服務員不在,上菜速度慢等)。


    因此,在海底撈”少點多次“的方法可以避免吃不完浪費,并且隨時可以根據當時口味情況點自己想吃的菜品。

     

    另外,海底撈對于O2O布局也非常全面,它的就餐場景有四種:


    1.官網訂餐

    2.APP訂餐

    3.直接店面用餐

    4.微信點餐


    顧客可以隨時隨地方便地點餐。

     

    不管在前臺的服務還是O2O布局上,小肥羊都要遜色很多,它依然保留著它那傳統一套的作風,不與時俱進。


    有專家表示:“當一家企業失去了敏銳的市場嗅覺,喪失了自身的文化價值,忽視了消費者需求變化時,逐漸被消費者拋棄或成必然。”


    – END –


    來源 | 銷售與管理(Marketing360)、

    整編 餐飲O2O—小貝



    愛學習的老板都會點的圖片


    點擊關鍵詞,關注更多精彩內容

    巴奴 | 胡桃里 | 云味館 | 松哥油燜大蝦 | 老板戀上魚

    九毛九 | 遇見小面 | 西貝 | 海底撈 | 外婆家 | 桃園眷村

    星巴克 | 美味不用等 | 匠心故事會 | 選址 | 創新


    中國餐飲精英交流學習社群


    合作/投稿/咨詢等,歡迎騷擾O2O君!

    電話/微信號:13332662349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O2O,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52436.html

    (0)
    上一篇 2017年5月9日 21:31
    下一篇 2017年5月9日 22:03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