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何火鍋能成為中國餐飲第一大品類?


    01

    火鍋行業規模有多大?


    19 年我國餐飲行業收入達到 4.7 萬億元/+9.4%,15 年以來一直保持 著高于社零的增速,是一個穩定增長的市場。同時餐飲行業也是農產品、食品加工等行業最大的下 游之一,是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

    火鍋是我國餐飲第一大品類,總體規模 4362 億元。火鍋在我國擁有悠久的歷史,是大眾喜聞樂見 的中式餐飲形式,口味的豐度和廣度奠定了火鍋第一大餐飲品類的地位:

    1、根據統計,17 年我國火鍋行業的規模已經達到 4362 億元/+10%,并根據他們的預測,未來火鍋行業依 然能夠保持每年 10%的增速增長;

    2、在各式菜系的比較中,我國火鍋行業的市占率達到 13.7%, 高于傳統四大菜系,市占率排名第一。


    從門店來看,火鍋店的數量約占全國餐飲門店的 4%。

    截止到 18 年中,全國火鍋店數量約在 40 萬 家的規模,占到全國餐飲門店的 4.3%,近 6 個季度基本維持在 4%以上,可以說明火鍋行業利用 4%的門店貢獻了 14%的餐飲收入,單體火鍋店的創收能力較強。


    02

    主要的火鍋品類:川渝火鍋一騎絕塵


    我們按照地域的不同,對國內火鍋品類進行分類,可以分為川渝火鍋、北派火鍋、粵系火鍋、臺式 火鍋、云貴火鍋,其中川渝火鍋憑借著受眾較多的麻辣口味,牢牢占據規模第一的地位。

    1、川渝火鍋:

    川渝火鍋的典型代表為重慶火鍋、四川火鍋、以及衍生出的串串香等。川渝火鍋的鍋底 包含清油/牛油,有利于鎖住香氣,其主要的口味特點就是麻、辣、鮮、香。

    由于辣味具有一定的成 癮性,川渝火鍋的受眾較廣,根據美團點評的統計,川渝火鍋的規模占比約為 56%,17H1-18H1 的門店年增速達到+50.3%,是規模最大的火鍋品類,已經成為中國火鍋的“代名詞”。

    川渝火鍋不僅包括傳統的四川火鍋和重慶火鍋,還包括其他衍生出來的細分品類如串串香等。

    串串香一方面在傳統火鍋的底料和食材基礎上,增加了另一大餐飲品類燒烤的部分食材;

    另一方面串串 香也將調味前臺化,串串香結合了火鍋+燒烤的優點,能夠滿足消費者更多需求,成為川渝火鍋中 規模最大的細分品類。

    2、派火鍋:

    以北京火鍋(又叫涮羊肉)為代表的北派火鍋,是目前第二大火鍋品類,起源于北方。

    北派火鍋與川渝火鍋存在較多差異:北派火鍋在底料上追求清湯鮮美,其特點就是清水鍋底+銅鍋 炭火,麻辣并不是主要的口味特點。調料上以芝麻醬為主,主要食材為牛/羊肉。

    3、粵系火鍋:

    粵菜的主要特點就是清淡養生,追求食材的清鮮,粵系火鍋也是如此,底料口味清淡, 注重食材和湯底是鮮香程度。

    比較典型的粵系火鍋包括海鮮火鍋、潮汕牛肉火鍋、豆撈火鍋等。粵 菜火鍋對于食材的追求較高,因此粵系火鍋的客單價偏高,高端餐飲占比亦高于其他品類,達到 18.3%。


    03

    為何火鍋是餐飲第一大品類


    1、口味多元,消費群體廣泛

    咸鮮和麻辣是中國人最喜歡的兩大味道,受眾廣,消費群體廣泛。

    1)根據對我國飲食口味調查, 咸鮮味是最受歡迎的口味(占比達到 23.3%),麻辣為第二受歡迎口味(占比達到 17.2%),咸鮮 和麻辣口味在我國擁有最龐大的消費人群。

    2)從分類我們就可以看到,鮮咸和麻辣是火鍋最主要 的味道特點,川渝火鍋更是憑借著獨特的麻辣味道成為火鍋第一大品類。因此火鍋的口味擁有最廣大的受眾,消費群體廣泛。


    火鍋最大的優勢在于將調味前臺化,解決了餐飲業最大的痛點。雖然我國餐飲業擁有龐大的市場規 模,但是由于中國飲食文化的廣博,口味的特異性非常突出,這就產生了我國餐飲業最大的痛點— —眾口難調。

    而相比之下,火鍋一定程度上解決了這樣的痛點。火鍋在通過底料奠定了一定口味基 礎的情況下(通常這也是各個火鍋品牌均有獨特的口味配方,是塑造差異化的手段之一);

    將味道的最終選擇權交給消費者進行搭配(這種方式更像是雞尾酒中基酒+輔助飲料的模式),最大程度 上滿足了各個消費者的口味需求,這就是火鍋能夠成為我國第一大餐飲品類的最重要原因之一。

    2、標準化程度高,可復制性強

    火鍋主要涉及三大要素:食材、底料、蘸料,標準化程度高。

    從流程出發,火鍋主要涉及到三個要 素,食材、底料、蘸料。其中火鍋店主要提供新鮮的食物原材料/半成品即可,如牛羊肉、蔬菜等, 并不要求后廚特異性地深加工,更易形成標準化的菜單。

    而底料和蘸料在統一的配方下,亦能夠實 現統一的配置。火鍋的核心三要素的標準性決定了火鍋行業標準化程度較高。

    較高的標準化程度亦賦予了火鍋門店可復制性較強,外延成長的能力更加突出。

    1)由于中國餐飲 的烹飪壓力主要在后廚,對核心調料的使用取決于廚師的經驗和習慣,對調料依賴度較高的菜系是 難以進行標準化的,很難在保證品質的情況下進行大規模的門店擴張,因此相比國外,國內的餐飲 品牌市占率較低,市場格局分散;

    2)正是由于火鍋的標準化程度高于其他中式餐飲形式,使得火 鍋門店的可復制性較強,能夠在短時間內迅速擴張規模(如小肥羊在初創前 4 年就開出了 721 家 門店)。突出的外延成長能力賦予了火鍋成為我國第一大餐飲品類的潛力。

    3.坪效高,盈利能力強

    3.1 翻臺率高帶來高坪效。

    1)對比其他類型的餐飲店,火鍋店擁有很高的坪效優勢,17 年火鍋店的坪 效達到 2.63 萬元,是五個主要餐飲品類中最高的,甚至達到了正餐/團餐的一倍以上。

    坪效高的主 要原因系火鍋的翻臺率較高,2019 年海底撈的翻臺率高達 4.8 次,呷哺呷哺亦達到 2.6 次,高于 其他類型的餐飲門店。

    2)我們認為兩大原因是促成火鍋店的高翻臺率,一個是火鍋店由于省去了 廚師烹飪的環節,縮短了上菜時間和消費者整體的用餐時間。另一個是火鍋店的營業時間普遍高于其他餐飲店。

    以上海為例,火鍋店的平均營業時間為 13.2 小時,而海底撈甚至高達 18h,顯著高 于其他餐飲品類,營業時間越長,翻桌的次數越多,也帶來了較高的翻臺率。

    3.2人力成本低帶來高盈利能力。

    1)中式餐飲店最主要的人力成本之一就是廚師的成本,而火鍋店省 去了廚師烹飪的環節,人力成本較低。2017 年火鍋店的人力成本占比僅為 17.9%,明顯低于正餐、 快餐等餐飲品類;

    2)較低的人力成本也提高了火鍋店的盈利能力,2017 年火鍋店的凈利率達到 11.8%,亦明顯高于其他餐飲品類,是唯一凈利率超過 10%的餐飲形式。

    小結:

    我們認為,坪效高+盈利能力強兩大核心因素能夠為火鍋店的經營者更大利潤空間,這也吸引了更多人加入到火鍋行業中,充分的供給一定程度上刺激需求,形成正向循環,從而造就了餐飲第一大品類的地位。

    關注餐飲O2O公眾號,后臺回復:火鍋報告,獲取35P的火鍋報告全文。


    -end-


    來源 | 東方證券研究所
    整編 | 餐飲O2O-小貝

    餐飲O2O“重振2020”專題文章

    ↓↓↓
    — 自救案例 —


    — 分析與報告 —



    — 餐飲O2O幫扶對接 —


    合作/投稿/咨詢等,歡迎騷擾O2O君!

    電話/微信號:13332662349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O2O,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55514.html

    (0)
    上一篇 2020年7月3日 22:00
    下一篇 2020年7月4日 00:03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