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剛剛!陸正耀、楊飛首度回應!到底是誰在做空瑞幸?

    4月2日,瑞幸承認虛假交易22億元,股價盤前暴跌近80%,盤中六次熔斷,截至收盤,跌幅75.57%。
    4月3日,瑞幸董事長陸正耀朋友圈首度發聲:“今天更要元氣滿滿!小伙伴加油!”

    另一位瑞幸咖啡高管——CMO楊飛剛剛在朋友圈表示:“資本的事我也不清楚我也不想問大家也別問我。我就知道經歷這么多看到這么多,做人呢,兩件事最重要:必須實事求是,永遠元氣滿滿!#謝謝關心,我們反思”。

    隨后瑞幸發布致全員信:相關人員已停職并被接任

    各位瑞幸小伙伴
    剛剛,公司在美國SEC提交公告,公司coo劉劍及其下屬等4位管理人員,涉嫌財務數據造假正在接受公司內部調查。
    公司對此次事件的發生表示震驚,董事會已在獲悉情況的第一-時間成立了特別委員會開展獨立、全面調查、目前相關當事人已停職,公司保留進一步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目前,公司已安排其他管理者接任停職人員原負責的工作,并將盡全力減少此次事件的負面影響、 希望大家一如既往地盡職盡責,積極做好本職工作。公司將及時向監管機構、公眾和各位伙伴更新調查結果。
    今年是非同尋常的一年,百年不遇的重大疫情讓國家和個體都遭受了嚴峻考驗。但在全體員工的共同努力下,公司將繼續努力經營公司業務、持續為客戶提供高質量的產品和服務。此次事件也將會讓公司進行深刻反思和調整。通過優化治理結構。強化企業價值觀和組織建設,夯實健康發展基礎,讓后續發展更加有力。
    伙伴們,公司對此次事件給大家帶來的困擾深表歉意。道阻且長,行則將至。瑞幸咖啡創業2年多來,一直有風雨有收獲, 凝結了全體瑞幸員工的努力和夢想。期望我們能不忘初心,繼續保持艱苦創業的韌勁和不斷進取的激情!
    投資情緒影響,市場上掀起了對瑞幸咖啡券的報復性消費。
    4月3日,有消費者在北京數碼01大廈店買咖啡時發現,門口已經排起長隊,至少有200人在等待取餐。“平時都是立等可取,但是今天至少20分鐘開外。排隊的人當中,不少都在分析瑞幸財務造假,有點幸災樂禍的意思。”
    目前瑞幸咖啡app已陷入崩潰,無法正常打開下單頁面。“我在app和小程序間來回切換了10分鐘,才成功下單……”

    店員干脆直接貼出告示:


    01

    兼職調查員:上海88家店,每家店兩個人調查


    據了解,當時在瑞幸咖啡全國門店投入了1400名兼職及92名全職員工,監控時長達11260小時。
    紅星資本局注意到,知乎用戶“久不回”疑似參與了這次兼職調查,并與渾水發布的調查概況基本吻合。
    今天(4月3日)上午,紅星資本局聯系到“久不回”本人,其向記者確認了參與調查的情況。


    “久不回”稱,去年12月7日,有兼職招聘領隊讓其填寫相關調查問卷,包括客流截圖等。每次工作時都需要確認兼職人員姓名、聯系方式、到店時間、門店編號這些信息。


    在記錄客流人數時,以1小時為單位,記錄有多少人拿著商品離開柜臺、外賣人員送餐量等。在記錄外賣取餐時,每個袋子僅記錄一次,“久不回”表示,這與實際情況存在一定誤差。
    上海地區88家店,每家咖啡店安排2個人,分別上早晚班。每人平均每天工作6小時左右,工資每天發放100元,“久不回”所在的團隊共招聘了100人(80位女性,20位男性)。
    當時“久不回”共統計了3天,包括2個工作日和1個休息日。按照工作要求,兼職人員除了上廁所外全程必須在場。

    統計過程中,“久不回”稱還存在兼職期間手動修改補充數據、查看范圍存在死角等情況。還有些兼職利用聽來單的聲音進行統計。
    這些兼職人員不是咨詢公司自己招聘來的,而是通過當地領隊找的,當時有些兼職實際上并不在店內守候,其敬業精神存疑。
    “久不回”同時表示,招聘兼職的甲方剛開始(大概11月份)在朋友圈發布有“匯生咨詢”的招聘信息。


    02

    到底是誰在“做空”瑞幸?


    關于瑞幸造假的傳言早就有了苗頭,兩個月前,做空機構渾水公開了一份匿名做空報告,指責瑞幸涉嫌財務造假。
    據報道,有做空產業鏈人士分析,做空報告是匿名提交,渾水只是代為發布,真正的做空勢力(對沖基金)隱藏在渾水后面。具體涉及到的調查公司為,匯生咨詢和久謙咨詢。


    值得注意的是,前者還與瑞幸咖啡三大股東之一大鉦資本有著合作關系。據悉,渾水做空報告公布之后,大鉦資本隨機終止了與匯生咨詢的合作。

    站在兩家調查公司身后的對沖基金是雪湖資本。自2009年創立以來,這家公司一直以較低的曝光度保持著神秘感。
    據悉,這是一家規模不大的團隊。有業內人士透露,雪湖在北京、上海地區的工作人員總計不過六七個人,主要團隊在香港。
    公開報道顯示,雪湖資本是一家專注于亞洲市場的對沖基金管理公司,投資主要面向美國和香港上市的中概股公司。
    例如,雪湖長期持有好未來、華住集團、呷哺呷哺等公司的股票,此前還因為出現在海底撈IPO的基石投資者名單中,引起外界關注。
    目前,雪湖資本擁有三只海外基金,旗下管理資產超過20億美元。
    據其官網介紹,雪湖資本受托管理資金主要來自全球性機構投資者,包括頂尖大學的捐贈基金、非盈利基金會、家族基金、養老基金及國家主權基金。
    和雪湖資本一樣低調的,還有它的創始人及首席投資官馬自銘。
    馬自銘擁有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數學和經濟學雙學士學位。在創立雪湖之前,馬自銘曾供職于一家位于紐約的專注投資亞洲的對沖基金。
    更早些時候,他還是頂尖對沖基金齊夫兄弟投資公司全球多空股權投資團隊的成員。

    雪湖資本雖然年輕,但也因為名人加持披上了一層光環。據悉,馬自銘成立雪湖后,得到了高瓴資本創始人張磊的支持。
    馬自銘曾公開表示,張磊不僅是自己最早的投資人,更是自己的導師。另外,融創中國董事長孫宏斌之子孫喆,也曾任職于雪湖資本。
    長期以來,雪湖資本堅持以基本面驅動的投資邏輯進行操作,重點研究領域包括科技、消費、醫療和金融等行業。
    馬自銘認為,雪湖的優勢在于自身的獨特性,“與其他海外基金相比,我們更懂中國公司核心業務發展的內在邏輯。與中國本土基金相比,我們更懂西方資本市場的規則。”
    馬自銘認為,證券交易所的核心是為公司提供合理定價和融資的渠道。
    談及赴美上市的中國公司紛紛破發的情況,他表示,這是由于今天的美國投資人對中國公司的甄別能力已經強過二十年前,一些公司上市時定價較高,但實際上并不值那么多錢。
    所以,瑞幸動了誰的“奶酪”,明眼人一看就明白了!


    03

    瑞幸“騙局”結局會如何?


    這可能是許多人的難眠之夜——瑞幸管理層、大股東、員工,機構和散戶投資者,以及無數在社交網絡上哭訴“我的咖啡券還沒用完怎么辦”的普通用戶。
    中概股的財務造假之殤也重新被擺上臺面,并切實影響到這個鏈條上的各方勢力,瑞幸公司、服務瑞幸IPO的中介機構、甚至它的一級市場投資人都會為此付出代價。
    對照瑞幸自己的公告來看,渾水報告中的兩點指控都得到了佐證,甚至實際情形更加糟糕——造假從第二季度就開始了,而不是第三季度。
    坐實財務造假的罪名,對于瑞幸咖啡的打擊是毀滅性的。
    一個共識是,相較于其他市場,美股對于上市公司的財務造假行為容忍度更低,處罰也更嚴格。這是因為有酷法可依。
    在安然、世通等幾起著名的財務丑聞曝光之后,美國在2002年頒布了《薩班斯法案》,對所有在美上市公司生效,該法案除了對上市公司內控制度提出嚴苛要求,還對證券欺詐、財報造假等行為定制了高達20年以上的重刑。
    按照舊例,造假上市公司受到的懲罰包括直接破產倒閉、相關管理層和機構處以重金處罰以及承擔刑事責任、非法獲利全部沒收并翻倍處罰、賠償中小投資者損失,宣布破產永久無法重新上市等。
    值得注意的是,瑞幸“自查”公告中指出捏造交易的是瑞幸COO劉劍和向他匯報的員工,瑞幸官方也在凌晨就造假一事在內部發文稱“對此次事件發生表示震驚,相關當事人已停職”;
    但瑞幸董事長陸正耀和CEO錢治亞恐怕難辭其咎,他們會受到怎樣的處罰尚不可知,但未來的職業生涯必定會蒙上陰影。
    除了SEC的懲罰,一場聲勢浩大的集體訴訟也正在展開。幾天前,多家美國律所就表示,在2019年11月13日至2020年1月31日(渾水做空報告發布的日子)間購買過瑞幸咖啡股票的投資者如果試圖追回損失,可以與律所聯系。
    這說明,渾水的報告此前就已經被許多美國投資者采信,并作為攻擊瑞幸、維護自身經濟利益的武器,此番做實罪名,訴訟規模只會進一步放大。
    還可以預見的是,瑞幸的設備和原料供應商會停止供貨,應付賬款也會遭遇擠兌,這些都將直接加劇瑞幸破產的可能性。
    除了瑞幸自身之外,眾多與它關聯甚密的投資機構或投行也或將遭遇連坐。
    有PE機構合伙人說,理論上投資機構在入股公司之前,都會有相應的盡職調查等程序,就是為了防止公司數據造假。
    但如今瑞幸被爆出如此致命的數據造假,在一級市場投資過瑞幸、尤其是與其擁有強烈品牌關聯度的投資機構;
    除了自身蒙受財務層面的損失之外,更有可能觸發LPA(Limited Partnership Agreement)協議中的相關款項,LP可以要求強制贖回。信譽受損也會令其未來的募資十分艱難。
    由此,陸正耀的老朋友,大鉦資本創始人黎輝和愉悅資本劉二海將成失意之人,大鉦和愉悅均是瑞幸A輪和B輪投資人;
    今年1月,大鉦資本曾通過配股出售了其在瑞幸咖啡約20%持股,實現約2.32億美元的資金回報,但該筆交易完成后,大鉦資本仍是瑞幸咖啡的最大機構股東,愉悅資本則為第二大。
    對于瑞幸IPO的保薦投行,也很有可能因為“沒有履行應盡的責任”而受到投資者起訴,甚至被SEC責罰。
    一個可供參考的先例是,2019年,香港證監會就曾對瑞銀作出譴責,并處以罰款3.75億港元,原因正是UBS在擔任三宗上市申請的其中一名聯席保薦人時“沒有履行其應盡的責任”。
    去年瑞幸咖啡IPO的中介團隊中,瑞信、摩根士丹利、中金國際、海通國際為其聯合承銷商,安永為其審計機構。
    毫無疑問,瑞幸造假事件會是中概股歷史上的慘痛一課。
    一位投行人士說,中概股在美國IPO,都按照SEC的標準設置了內控機制,但有一些是流于形式,并沒有落實,“這是一次機會,讓中概股公司認真思考,如何向資本市場證明自己確實提高了管理能力和公司質量”。
    瑞幸造假事件暴露的關鍵一環是審計,“金額這么大,審計師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上述人士稱,應該根據公司的具體業務情況來調整審計工作的強度,像瑞幸這樣擁有大規模門店的公司,就需要增加樣本的取樣范圍,增加取樣的頻次,比如從服務年審的一年一次提升到至少一年兩次等。
    此外,董事會也應該定期召集管理層開會,由后者應答、接受問詢和質疑,“要形成制度,而不是流于形式”。
    渾水以做空中概股聞名,從它的戰績就能一窺中概股的積弊——輝山乳業已因債務危機退市,更早之前,東方紙業(ONP)、綠諾科技(RINO)、多元環球水務(DGW)和中國高速傳媒(CCME)等中國公司均因渾水的做空揭露報告而導致股價大跌,分別被交易所停牌或摘牌。
    然而這些公司的墜落都不如瑞幸一般意義重大。
    從創立到IPO,瑞幸只花了17個月時間,創下全球最快IPO紀錄,也成為最能代表中國新經濟的明星公司。華爾街對中國企業的數據真實性一向警覺,渾水對瑞幸的勝利只會讓這種情形愈演愈烈。
    更深遠的影響可能是對一級市場。未來,所有超速發展、持續燒錢的公司,其商業模式都會面臨機構投資人和資本市場的嚴苛審視,同時IPO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某種程度上說,這也愈加順應了眼下資本市場對于中概股的要求——想要IPO,先賺錢再說。
    “造假黑天鵝”飛出后,根據美國和國內資深律師們的分析,瑞幸咖啡及其高管將迎來三大“不可承受之重”:集體訴訟和證監會罰款,這可能會導致公司“傾家蕩產”;如果構成惡意證券欺詐,相關個人要承擔刑事責任。
    這里還是科普一下集體訴訟制度,在美國,如果一個投資者就某一事件起訴一家上市公司,只要這位投資者勝訴,則因為同樣原因利益受到侵害的投資者也將獲得賠償,而情節嚴重的,被告到破產清算也是有可能的。
    去年4月,阿里就曾以3.25億美元的和解金,創下過中概股在美集體訴訟案有史以來的實際賠償最高紀錄。而當時訴訟的起因是,阿里被指控在上市前隱瞞監管機構對其打假能力的警告。
    這樣一個“小bug”都能被罰3.25億美元,22億元虛假交易的瑞幸,要是不主動出來認錯,被告到破產清算,可能是分分鐘了。
    于是,在面臨集體訴訟的最后期限,瑞幸主動“認罪”,決定“丟車保帥”,以避免破產清算!
    瑞幸騙局會成為陸正耀式資本打法的終結者嗎?


    -end-

    來源 | 綜合:紅星新聞、AI財經社、36Kr
    整編 | 餐飲O2O小貝

    餐飲O2O“戰疫”專題文章

    ↓↓↓
    — 自救案例 —


    — 分析與報告 —



    — 餐飲O2O幫扶對接 —


    合作/投稿/咨詢等,歡迎騷擾O2O君!

    電話/微信號:1333266234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O2O,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55769.html

    (0)
    上一篇 2020年4月3日 20:48
    下一篇 2020年4月3日 21:20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