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底撈、喜家德都在做的菜品外包會成為一種趨勢嗎?


    經濟下行,行業同質化競爭,越來越多的餐廳開始嘗試擴展經營業態,探究非正餐時段的經營模式,增加營收點。


    比如,肯德基賣串串布局夜宵經濟,in呷哺呷哺賣關東煮布局早餐和休閑時段、遇見小面賣燒烤也是瞄準晚市和夜宵。


    但與之相對的是,拓展業態意味著增加菜品,而增加一兩個菜品并不是多炒一兩盤菜烤兩串烤串那么簡單,而是需要增加相應的人手,在廚房添置專門的區域,來進行產品研發。


    如果新增加的產品不能達到市場水平以上,又很難讓消費者買單。


    因此,餐廳增加菜品不是拍腦袋就能做的決定,而是一個系統的工程,牽涉到餐廳人員、研發、供應鏈等多方面因素


    并且,由于各種條件的限制,又使得餐廳加菜品更是難上加難。比如:遇見小面店面都處于購物中心,而購物中心是不允許明火。


    但如今,拓展經營業態已是必須之勢,餐飲房租高人工高,餐企加菜品拓展經營場景增加坪效人效更是無可厚非,連肯德基、呷哺呷哺甚至喜茶都在做的事,中小餐飲品牌也要緊跟趨勢。那么該怎么做?這種矛盾怎樣調和?


    聰明的餐企都在做外包,諸如喜家德、海底撈的涼菜,均是外包給大連一家專供餐企開胃涼菜的公司——大連蓋世健康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菜品外包或許將成為餐企尋找增長點的又一方式!


    01

    菜品外包是

    餐飲發展的必然趨勢


    1、供應鏈發展逐漸成熟


    產業互聯網給餐飲供應鏈行業帶來了很大的機遇,這個機遇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技術推動者行業的變革,移動互聯網的出現,使得對傳統餐飲供應鏈的再造不再是空談,另一方面,渠道的下沉擴大了餐飲供應鏈企業生存土壤,也能讓三四線城市享受到更便捷的服務。



    并且隨著專業化分工逐漸演變,加工功能從門店經營中脫離出來,形成以中央廚房為核心的加工渠道,與流通渠道并行。


    以前,餐廳需要找供應鏈企業采購食材,再自建中央廚房做半成品加工,最后物流配送門店,需要采購、加工、配送3個環節,每個環節都會造成損耗。


    如今,直接中央廚房跟供應鏈結合,將加工與采購并行,形成菜品外包,并且自建或者外包冷鏈物流進行配送。


    2、餐飲大環境“求精不求量”、“爆品思維”、“細分市場突圍”


    國內餐飲競爭激烈,大家都謀求“爆品戰略”、“尋找細分市場”,突破同質化競爭的紅海。


    這就造成對核心菜品的研究和打造能做到事無巨細,但核心菜品之外的菜品并沒有深入的思考,成本意識也不足。


    核心菜品外的菜品其實是適合外包的。


    因此,無論是供應鏈還是國內餐飲大環境來講,菜品外包都是很適合有一定規模的餐企。


    02

    菜品外包能為餐廳帶來什么?


    1、專業性強,定制化研發,快速落地


    前幾年流行“爆品戰略”,精簡菜品“少即是多”,就是強調把一件菜品做到極致。


    相對于精通多個菜品,顯然做好一個菜品或者一種品類的菜品更容易,因為他們一脈相承。


    而增加業態,往往添加的并非餐廳所擅長的業態,因此,相對其他同品類的餐廳,往往專業性較弱,對消費者理解也偏弱。


    這就造成研發成本高,研發周期長,餐廳不能快速試錯,并且出來的菜品也未必高于其他同品類餐廳。


    而這時,就可以考慮將菜品外包。目前,國內很多菜品外包公司都已經有了非常明顯的專業化分工。


    舉個例子,之前餐飲O2O組織去四川考察時,曾去過一個火鍋底料公司,據他們負責人說,他們給全國200多個連鎖品牌供應火鍋底料,并且他們給每家企業的火鍋底料都是定制化,他們對于火鍋底料口味的研究其實已經超過了大部分火鍋品牌。


    還有,海底撈部分涼菜外包的公司——大連蓋世健康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他們主要提供海藻、菌菇、木耳、海珍味等定制化產品。



    他們負責人講到:“涼菜是最容易造成食品安全的菜品,并且我們做的還是水產類產品,涼菜很容易滋生細菌和微生物,我們研發的涼菜微生物控標準比國內標準嚴格10倍以上,新技術獲得了國家證書”。


    “很多餐企把涼菜看成一道很簡單的菜品,但往往就出問題,其實里面有很多的道道,包括細菌的消除,微生物的控制,涼菜保鮮等等,從2002年我們就開始研發涼菜,沒有餐飲企業對于涼菜的研究高于我們”。


    “我們累計申請專利47項,獲得發明專利11項,解決了國內外日式前菜、歐式沙拉和中式涼菜這類餐飲冷食類食品微生物超標的行業痛點,并且保持口味穩定,口感脆嫩和營養豐富,實現餐飲涼菜工業化


    “目前我們為國內諸如海底撈、喜家德、亞惠等大型連鎖供應菜品,國外也供應711等大型企業



    可以看出,相對餐企而言菜品外包的公司專業性強,能夠針對餐企定制化研發,并且研發時間還短,還能保證食安。


    2、節約人工,減少后廚面積


    菜品研發需要人工,餐廳自己做,現場制作需要人工。并且制作還需要空間,增加后廚面積。


    租金和人工是餐飲成本的大頭,合起來占到40%多,并且還在逐年上漲。本來能夠賺點錢的菜品,這兩項成本一除去,基本就賺不了幾個錢。


    而將菜品外包,提前預制的菜品送到店內加工即可,也不需要加人手,節省了后廚面積,做到“前店后場”的模式,這個時候你才有利潤可圖,只不過把后廠交給了更專業的第三方,把利潤分出去,自己也得到更多。


    3、供應鏈優勢,價格更低廉


    增加一個業態,你就要新采購一批食材。


    做過采購的都知道,采購食材需要大量市場調研橫向對比,找出最適合最性價比的食材。并且,采購量越大,單價也就越低。


    而作為新嘗試的菜品,品牌也不可能大刀闊斧地采購,并且中小品牌門店數不多的時候,采購量很有限。


    而菜品外包公司的優勢在于,大型的菜品外包公司都是對供應鏈有很深的考究,一方面接觸面廣有很多的選擇,另一個方面量大價格低廉。


    有人會說,他們也有可能會壓價,但無論他們怎么壓價,肯定比你的采購價實惠很多。并且市場上價格也很透明。


    再算上,餐企采購的損耗率和出成率等,供應鏈優勢更明顯,畢竟配送到餐企的是完整的菜品。


    4、標準化,增加口味穩定度


    標準化是連鎖企業的生命線。反過來講,沒有形成標準化的企業都是連而不鎖。


    外婆家吳國平就曾說:“為什么外婆家不敢輕易加菜品,因為我要保證我200多家門店都加同一款菜品,還要保證口味一致,這就是非常困難的事。顧客如果在不同門店吃的感覺不一樣,就會覺得你肯定是哪家門店沒做好,而不是哪家門店做得好。”


    巴奴毛肚火鍋曾三上鮮鴨血,就是因為他要求的鴨血品質不穩定問題,最后下架,只在特定節日開放。



    而標準化的問題,對于菜品外包的公司而言,是已經得到解決的問題,即使是菜品定制化研發,也有一套有跡可循的路徑和方法論。


    試想一下,如果不能標準化,菜品外包公司還要針對不同的公司制訂標準,還要與商家就標準問題討價還價,這個生意還能做下去嗎?


    03

    哪些菜品適合外包


    1、能高度標準化的菜品


    沒有高度標準化的菜品,品質會出現不穩定,影響品牌的口碑。比如:串串、茶飲,鹵味、火鍋鍋底,門店只需簡單加工。



    2、有食安風險,隱性技術壁壘高,口味差異不大的菜品


    一次食安危機就有可能毀掉一家餐廳,若干次就能毀掉一個品牌。上海一籠小確幸的案例還歷歷在目。


    比如:涼菜就適合外包,易滋生細菌,微生物需要專業處理,對于食材的鮮度要求高,同時他又是高毛利。


    3、不影響餐廳主要競爭力的菜品


    比如:魚品類可以加一些特色小吃,外包出去。日式烤肉的,可以加一些其他日料菜品,比如壽司、天婦羅外包出去。



    所有的菜品外包都有個大前提,那就是核心菜品,餐廳的經營特色不能外包。


    最后,如果對于海洋蔬菜類,菌菇類,海珍味系列等開胃涼菜及日料類菜品外包感興趣的,可以加微信、電話:13009475785曲經理,了解餐飲菜品外包現狀。


    – END –


    作者 | Lilo

    來源 | 餐飲O2O

    整編 | 小貝



    更多精彩干貨


    點擊關鍵詞,關注更多精彩內容


    選址 | 運營 | 產品 | 股權 | 營銷 | 組織

    外賣 | 快餐 | 茶飲 | 燒烤 | 日料 | 小吃

    創新故事會 | 匠心故事會 | 行知研習社

    西貝 | 滬上阿姨 | 胡桃里 | 松哥 | 八合里

    大腕鰻 | 姚酸菜魚 | 黑白電視 | 蛙小俠

    餐飲投資 | 信息化系統 | 餐飲供應鏈


    中國餐飲精英交流學習社群

    合作/投稿/咨詢等,歡迎騷擾O2O君!

    電話/微信號:13332662349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O2O,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56062.html

    (0)
    上一篇 2019年12月13日 20:51
    下一篇 2019年12月13日 21:15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