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巴克把精品咖啡帶到中國,瑞幸將精品咖啡平價化,而今天報道的這家品牌,把平價做到了極致,還保證了星巴克一樣的品質。
門店小、外帶模式,15元/杯,主打性價比精品咖啡。
01
2平米的店,15元一杯,
月入10萬元,4年50家直營店
Manner Coffee開始于2015年的上海南陽路,從一家2平米的街邊小店起家,沒有椅子,也不送外賣,僅以一杯15元的手沖咖啡,做到月入十萬元,迅速脫穎而出,成為上海必打卡的網紅咖啡店。
02
對品質的追求
打造極致性價比精品咖啡
精致,從機器和咖啡豆開始
2平米的空間,容納了一臺4萬多的La Marzocco GS 3單頭咖啡機、有兩臺意式磨豆機,一臺 MazzerRobur,一臺Mahlkoning K30。盡管不能說這里的機器有多奢華,但對于這樣的一個小店鋪來說已經很出彩,也讓這里的咖啡有了好的基礎保證。同樣在水質上的處理也都做到了位。
用心,以最低的價格做出最好喝的咖啡
一杯小杯拿鐵只要15元,大杯20元,另外,自帶咖啡杯立減5元,賣咖啡豆自帶罐子則減18元。
相比之下,星巴克自帶杯子減2元,據店主估計,現在每天三分之一的顧客都是自己帶著咖啡杯,而其中不少是星巴克的杯子。而Manner Café提供的一次性杯子也是最簡單的白色、自己貼貼紙,這樣,又降低了不少成本。
雖然價錢如此低,但咖啡的品質絕不將就。Manner coffee最終成功的秘訣就在于咖啡的品質。只有注重了品質,那些因為好奇而來的人們才會成為“回頭客”。
03
Manner Coffee
刮起的小店風潮
2018年3月,郭一在北京的一個社區,開了10平米左右的壹別咖啡。
就在同一年,臺灣大叔游鴻達,專門去拜訪了Manner的創始人韓玉龍。韓玉龍告訴他,位于上海商城的店,月租4萬,日出杯量有400杯。
他默默盤算了一家店的各項成本后,認為這種外帶型小店模式可行。很快,4家10平左右的FLYKOI COFFEE,兩年時間,在北京、青島相繼開業。
在上海永康路上,僅有7平米的咖勒咖啡店中,店主關喻文剛剛送走一波客人。這是上午十一點鐘,他已經賣了40單,大概有60多杯。
這是關喻文開店的第14個月。雖然上海寸土寸金,但這么小的地方,他一天賣20杯咖啡就打平了。再賣20杯,就能收回物料成本,50杯以上就是純利了。
更讓人羨慕的是,由于這個地方做的是上班族生意,周六周日基本沒人,關喻文還能關店過周末。
上個月,1千公里外的長沙,李成漢剛剛開了他的第4家仰望咖啡。也是以外賣和外帶為主,優質平價,每天平均出杯穩定在200杯。
而在南京的人氣商圈明瓦廊,10平米的幺豆咖啡,已經營業2年多。店里5名員工,日出杯量300以上,租金1.5萬。算下來,一個月的收入在5萬+,幺豆不僅開了分店,還做起了加盟。
長期以來,咖啡行業因為重裝修、重空間,“7賠2平1賺”的行業魔咒,讓無數人的咖啡館夢,要么掙扎在生存線,要么在一聲嘆息中夭折。
而小店模式似乎讓人看到了曙光:門檻低、投入少,能滿足“開一家小小咖啡館”的夢想。
如果店主頭腦清醒、技術在線、能侃會撩,月入幾萬不是夢。如果再有一些管理思維,模式打磨好,像Manner一樣迅速開始規模化復制,財務自由不是夢。
不過小店模式雖好,但也不是萬能的!
從情懷角度來看,逼仄的空間難以承載“歲月靜好”的咖啡夢;
從生意角度看,因為受到產能的限制,加上客單價普遍較低,即便是天天排隊,一天能做出來的咖啡也很有限,天花板一清二楚;并且逃離不了低價競爭,也沒有競爭壁壘。
– END –
來源 | 贏商網、CEO品牌觀察、餐飲O2O
整編 | 餐飲O2O—小貝
更多精彩干貨
▼
點擊關鍵詞,關注更多精彩內容
▼
中國餐飲精英交流學習社群
▼
合作/投稿/咨詢等,歡迎騷擾O2O君!
電話/微信號:13332662349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O2O,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560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