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在餐飲O2O聯合廚芯科技、@我們都餓了和@吃定舉辦的“2019裂變與增長中國餐飲連鎖創新峰會”上,西貝副總裁楚學友進行了主題為《人是組織力變革的核心》,詳細闡述了西貝對于人才的管理、激勵、復制以及企業組織能力的建設,以下為內容整理!
01
一切的增長與裂變
均在于人
服務業的根本是人,今天的標題叫裂變增長,裂變怎么裂變?裂變其實是人的裂變,人能不能裂變?人有沒有增長?這是最核心的部分。
西貝現在開了360多家店,其實最頭疼的問題就是怎么樣去復制一個成熟的有經驗的店長。
人是我們這個行業快速裂變的核心,因為這個行業不缺錢,如果有好的商業模式,要找投資也很好找。
另外也不太缺供應鏈,現在供應鏈已經非常完善了。
所以你會發現,整個供應鏈體系,我們餐飲業創業創新的所有的后端體系和前端體系都非常完善了,那我們來干什么呢?
我覺得可能最大的考驗就是關于人的部分,怎么樣把人的問題思考清楚,可能是一個特別重要的部分。
所以在人的部分上,怎么樣成就人、發展人、培養人,是我們最關注的部分,這是西貝的企業藍圖。
這個藍圖我們一直在修訂,最近一版應該是第15版,這個藍圖其實是價值觀的走向問題。
價值觀是培養人的最核心的部分,有價值觀的藍圖看著很虛,但卻是驅動人發展的源動力。
我們的核心價值觀叫“愛,從心出發,愛自己,愛家人,愛伙伴,愛顧客”,這條原來不是這么寫的,寫的就一個字“愛”。
后來我們發現這個愛怎么表達?你沒有表達,沒有它的闡述方式,你就不知道怎么表達那個愛。
所以后來我們就改了,改成愛顧客、愛伙伴、愛家人、愛自己。后來我們發現還是不太對,你人怎么可能是先愛顧客的呢?人一定是愛自己的,所有人都是自私的,第一一定是愛自己。
西貝有次開會,有個支部經理上來分享說,我們在賽場里特別的努力和奮斗,我們店里有一個儲備店長,老婆生孩子了都沒有回家去看。
后來這個支部經理還沒下去,賈總就上去了,說你等一下,為什么不讓他回家看孩子?
他自己覺得這個事情比較重要,有什么事情比自己的老婆生孩子還重要?西貝比你自家老婆生孩子還重要嗎?絕對不可能。
他說這件事情,因為我們是開季度大會,一千人開大會,是在過程中不斷地撥正大家的價值觀,如果你不愛自己,不愛自己的家人,怎么可能愛顧客呢?那不是違背人性嗎?
所以我們就在過程中不斷地尋找價值觀到底該往哪走,是每個言行中都會出現的部分。
藍圖就是一個行動的方向。這里面有很多具體的內容,如果你要問對人性這個部分,最重要的兩個考驗,其實就是兩件事,第一個是你夠不夠愛他,你有沒有成就他的心。
第二是錢有沒有給夠,如果沒給夠錢,光談愛也沒用。所以我們內部有句話,把愛傳出去貢獻他人,把利益分下去慷慨待人,這是我們的價值觀。
目前總體的情況,現在是2.6萬名員工了。我們目前是直營的門店,沒有加盟。
02
放權、試錯、激發善意
西貝的管理秘籍
我們的產品很簡單,就是人,我們內部有句話,什么叫西貝的好干部和好領導?
就是你培養了一個人,這個人他離開西貝的時候,比他進到西貝的時候具備了更高的能力,能夠有更高的職位和賺到更多的錢,這就是好干部。
這是我們的產出,西貝的產品是人這個部分。
每一個員工都要當成產品來思考,每個人到西貝之前什么樣,來了西貝之后什么樣。
我有個下屬,總監職級,入職三年多,去年他在我們內部小團隊分享他的個人夢想是什么。他說楚總,我要在10年之后坐上你的位置,我說太慢了,10年,你還要等多少年?你快一點,快點坐上我的位置。這是作為我們來講,我們的心態。
我們的目的是讓平凡的做出不平凡的事。
說到西貝對于人才的發展,其實有很重要的幾個部分,信任、放權、試錯。
我們自己內部有一個說法叫信任、放權和容錯,就是大膽去做,拿到結果以后有了問題再調整。
西貝現在360家店,主力店型是三代店,三代店的創立,就是放權和試錯的結果。
西貝目前有一個分部總經理叫王龍龍,三代店的店型是他去日本看了看開放式的廚房,中島的結構,他在想中餐能不能變成這種形態。
所以他在北京的東三環的財富中心試了第一家店,這個店的面積也不大,300來平米。
這個店的店型是由他初創然后設計出來的。這幾年我們所有的主力店型全部是這個店的形態,跟以前傳統的后廚封閉的餐飲不一樣了。正是因為我們給了分部足夠的權利,可以去投入六七百萬試一家店,才能夠得到這個結果。
我們現在很多店也在實驗當中,比如酸奶屋、肉夾饃也在實驗當中,我們也不知道最后的結果怎么樣,但是只能先試試看,看能試到什么樣的程度。
還有一個重要的是練,怎么練一個人。
人的成長是個緩慢的過程,不斷地試錯,這次掉一個坑里了,然后慢慢爬起來。第二次還是那個坑,他又掉進去了。掉了三四次,他自己有掉下去的痛感以后,他自己才知道要怎么樣去改變,你單獨告訴他腦袋里的知識沒用,他只有錯了,然后試,試了以后改,只有自己的身體體驗過那個部分,才能夠變成自己的東西。所以人都是練出來的。
賈國龍常說“誰犯錯,誰成長”。人從錯誤中學到的最多,成長也最大。西貝的傳統就是因事修人。
有一名店長叫王小華,剛上任當店長時,1分錢沒賺就讓餐廳賠100萬。然而即使這樣,賈國龍也允許員工自由裁量。
在他看來,小干部經過大鍛煉,將來就能當大干部。
結果王小華也確實沒讓賈國龍失望。
經過幾年摔打,王小華成為西貝支部經理,在北京、山東開了4家門店,手下100多人的隊伍,涌現出一批做事用心、能打硬仗的好苗子。
管理也是一樣,管理就是激發善意,這不是我們的話,是德魯克的原話。
德魯克、稻盛和夫、王陽明、曾國藩都是我們內部的理論淵源,我們也在不斷學習。其實沒那么多技巧,就是你怎么帶團隊成長和發展,因為人的創造力和動力如果發揮不出來,基本上你做什么樣的技術動作都沒有用。
人的驅動力只有從內往外散發出來,你是不是真的關心這個人。
比如剛才有個支部經理說他的店長家里老婆生孩子沒有回家。問了好幾個問題,第一個是你為什么沒有讓他回家,他說他沒有報告。他為什么沒有報告?你跟你下屬之間的信任感和親密度到了什么程度。
另外他老婆要生孩子了,你為什么不知道?你的下屬現在處于生命當中的什么重大階段,有什么生命的難題和課題你知不知道?你們的親密度和信任感如果按10分來算,你們互相之間打幾分你知不知道?
你可能對這個下屬非常信任,你給他打了8分,你的下屬只給你打了3分,中間的5分差距怎么辦?只有中間的5分差距彌補了到一定的程度上,我們說才有可能激發善意,形成相互信任和親密。
03
把錢分出去西貝的激勵措施
最后我們說的兩句話,把利益分下去,把愛傳出去,這是我們最核心的理念。
1、要“巧立名目”的發錢
我們2018年開會的時候分了8000萬獎金,賈總還把他個人的分紅也拿進來去分。這個獎金分布,其實有不同的考慮,你既要獎勵門店,還要獎勵不同的崗位,我們對像洗碗工這樣的獎勵也有一個專門的工匠精神獎。
比如傳菜員,你只有不同的激勵,對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激勵程度的時候,一個門店里所有的人會發現,你被他關注到,不能只在一個部分上去激勵。
賈國龍說,西貝激勵的邏輯是“幼兒園邏輯”。
所謂“幼兒園邏輯”,就是創造性地、“巧立名目”地發獎金——如果發成固定工資,就起不到效果了。
在西貝,各創業分部、總部職能部門報上來的年度獎項,百分之百全批。
西貝干部要學會創造性地發獎金,創造性地激勵。講得更直白,就是要學會賺錢之前先分錢,而不是賺了錢之后再分錢。善于分錢,才能越賺越多。
2、分錢,千萬別陷入精算邏輯
湖畔大學同學有一次和賈國龍爭辯:一名基層員工市場價月薪5000,你為什么非要給6000?
賈國龍回應,給他6000,首先他肯定高興,再給他賦能,讓他干出7000的活來。等到他能力漲上來再提高收入,理就不通,西貝就成不了人才洼地。
賈國龍經常敲打干部:“人都是有良心的,多給兩個億,沒準給你干出四個億,至少干出兩個億,不會讓你多掏腰包。設計待遇、福利時陷入精算邏輯,累死你,你能算過兩萬多名員工嗎?”
張慧,今天的西貝首席運營官。他曾為西貝菜品標準化做出重大貢獻,早年是西貝一家大店的總經理,六年奮斗,張慧顯著提升了門店業績,其間賈國龍送給張慧該店15%股份,但因前期項目投資過大,始終不賺錢。
2011年總部回購股份時,張慧萬萬沒想到,公司一次性把600萬現金打到自己賬戶。
“我沒那么高大上,就是公道地回購股份。當然如果一個人騙他、唬他,說公司賬上沒錢,項目還虧那么多錢,不給你,也能說下去。”
賈國龍說:“在這些事情上我一直是,你算的500萬,我多給你100萬都行。”
這個故事講的是西貝領導力的一條原則:“要想好,大讓小”。
賈國龍解釋說:“跟下邊人算賬,壓在中線上的利,給你;壓在中線上的害,我攬回來。當領導的如果能把這個問題解決好,下邊人就服氣。”
賈國龍堅信,價值是創造出來的。“我有同學做建筑設計,最煩碰上砍價的老板,60萬報價想盡辦法摳成50萬,結果人家就給你干出20萬的活,傻不傻?”
最后,西貝還有夢想工程
西貝的領導者就是筑夢人,成就別人,來成就自己。
西貝有個好漢工程,擁有1000名員工,你幫助1000名員工創造了喜悅人生,你就是好漢。
我們西貝內部都在爭當好漢,我們現在西貝內部有三個西貝好漢。我還不是,所以我還要努力。
每擁有一個好漢,西貝就多了1000名人才!
– END –
分享 | 西貝楚學友
來源 | 餐飲O2O
整編 | 小貝
更多精彩干貨
▼
點擊關鍵詞,關注更多精彩內容
▼
中國餐飲精英交流學習社群
▼
合作/投稿/咨詢等,歡迎騷擾O2O君!
電話/微信號:13332662349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O2O,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561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