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困村變“網紅村” ,村民吃上“旅游飯”
廣西富川瑤族自治縣朝東鎮岔山村,曾經是貧困村,經過4年脫貧攻堅的工作,如今岔山村成了遠近聞名的美食“網紅村”,蓬勃發展的鄉村旅游更是讓村民們在家門口吃上“旅游飯”。
據了解,岔山村位于富川瑤族自治縣境內,是歷史悠久的古村落,已經有300多年的歷史,從2016年開始,當地大力發展旅游業,通過古村落和美食集合吸引游客,油茶是當地瑤族同胞最愛的小吃之一,也成為招待游客的首推產品。如今,岔山村從村頭到村尾,幾乎家家戶戶都經營著油茶館和農家樂。
自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岔山村大力發展鄉村生態休閑旅游,打造了“互聯網+古街+美食”的發展模式,帶動了傳統農業種植業,促進了餐飲、民宿業發展,成為了遠近聞名的旅游村。2015年,岔山村共有建檔立卡貧困戶116戶525人;2019年全村貧困人口全部摘帽,年人均收入達到1.5萬元。
山東維爾康三陽食品豬肉獸殘超標9倍
2020年8月19日,山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關于20批次食品不合格情況的通告2020年第23期(總第254期)。
濟南市濟南華聯家園超市有限責任公司經八路店銷售的標稱為山東維爾康三陽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維爾康4號后腿肌肉(豬肉),磺胺類(總量)和恩諾沙星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檢驗結果為1048μg/kg、951.7μg/kg,標準值為≤100μg/kg。
“海底撈”狀告“河底撈”商標侵權,一審駁回
“海底撈”認為“河底撈”餐館擅自在其開設飯店的牌匾以及服務用品上使用“河底撈”標識,在企業名稱中使用“河底撈”字號。河底撈餐館使用的“河底撈”標識與海底撈公司核準注冊的“海底撈”商標為近似商標,河底撈餐館在其經營場所使用“河底撈”商標,屬于飯店服務業中典型的商標使用行為,構成在相同服務上使用近似商標,侵犯了告海底撈公司的“海底撈”商標專用權。
長沙市天心區人民法院認為,無論從字體的字形、讀音、構圖、顏色,還是從原告、被告經營的菜品等方面,均不會使一般的消費者對河底撈的餐飲服務的來源產生誤認或者認為其來源與原告注冊商標海底撈之間有特定的聯系,故被告河底撈餐館不構成對原告海底撈公司的注冊商標“海底撈”的商標權的侵犯。
長沙市天心區人民法院一審駁回了原告四川海底撈餐飲股份有限公司的訴訟請求。一審宣判后,原被告雙方均未上訴。
海天味業市值超越中石化
據媒體報道,作為餐飲行業的龍頭老大,海天味業市值超越中石化,這不禁讓人產生醬油強過石油的感慨。
截至8月18日收盤,海天味業(603288)每股股價報158. 33 元,總市值5131億元,不但超越了恒瑞醫藥、寧德時代、美的集團等大白馬,更是超越了石油巨頭中國石化 4915 億元的總市值,升至A股第12位。
8月18日,海天味業股價上漲至每股162.50元,創歷史新高,換手率僅為0.18%。今年以來,海天味業股價上漲了78.24%。與2017年8月31日收盤價31.39元/股相比,三年來股價上漲了400%。
疫情期間,人們在家中與世隔絕,對醬油等調味品的剛性需求進一步加強。其次,輕工業生產自動化浪潮愈演愈烈,調味品的產銷基本一致,對降低能耗、降低成本、提高生產效率起到了顯著作用,實現了利潤率的增長。最后,海天味業還著力將業務向產業鏈遠端延伸,推出火鍋底料等相關產品,依托品牌、產品和渠道拓展增長空間。
瑞幸申請注冊“鹿茶”商標
近日,瑞幸咖啡(中國)有限公司申請注冊“鹿茶”商標,國際分類為“43-餐飲住宿”,商標狀態顯示為“商標其他情形”,商標流程為“商標注冊申請—申請收文”。
瑞幸咖啡申請的“鹿茶”商標,或與此前推出的小鹿茶有關。小鹿茶作為瑞幸咖啡的戰略茶飲產品,于2019年7月8日正式在全國范圍內推出,并依托瑞幸咖啡線下門店上線。瑞幸咖啡相關負責人表示,瑞幸咖啡主打一二線城市的辦公市場,小鹿茶則主打三四線等下沉市場,前者仍以咖啡為主、茶飲為輔,后者則以茶飲為主、咖啡為輔,不存在用戶上的分流。
去年9月,瑞幸咖啡在北京召開媒體溝通會,宣布旗下子品牌“小鹿茶”獨立運營。瑞幸咖啡相關負責人表示,瑞幸咖啡主打一二線城市的辦公市場,小鹿茶則主打三四線等下沉市場,前者仍以咖啡為主、茶飲為輔,后者則以茶飲為主、咖啡為輔,不存在用戶上的分流。
另外,早在2019年8月,瑞幸咖啡的關聯公司北京瑞吉咖啡技術有限公司就申請了“鹿茶”商標,國際分類為35-廣告銷售,并于2020年6月完成商標的注冊,此外,2019年4月北京瑞吉咖啡技術有限公司還申請注冊了小鹿茶的商標,國際分類涉及廣告銷售、餐飲住宿等。
九龍坡餐飲企業優化菜品,推出定制配餐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節約糧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制止餐飲浪費,切實培養節約習慣,不僅要求消費者在餐館按需點餐、不剩飯菜,同時還要求餐飲企業加快推廣“光盤行動”,引導消費者理性消費。
8月17日,記者走訪九龍坡區部分餐館了解到,餐館正積極優化菜品,做精減量,店員也會提醒消費者適量點菜,并主動建議客人打包,還有的餐館推出定制配餐,最大限度杜絕浪費。
培訓專業點菜員,餐館推出定制配餐
8月17日中午,丁女士和朋友共四人來到位于石橋鋪的重慶劉一手火鍋用餐。入座后,店員將菜單遞給丁女士后,溫馨提示道:“美女,你們可以先少點幾個菜,吃了不夠再加,避免浪費。”點單結束后,丁女士一共點了7個葷菜,4個素菜,一個小吃。店員隨即向丁女士建議:“你們四個女孩子,葷菜可以少點一個,要是不夠吃,我再給你們加菜就行。我們店上菜速度很快,不用擔心等菜時間太長。”最終,丁女士采納了店員的建議。“我覺得店員的建議很合理也很貼心,確實應該吃完了再點,要是一次點多了,吃不完就浪費了。這也是為消費者著想,為我們省錢了。”丁女士對店員的點餐建議表示贊同。
▲菜香源工作人員在粘貼,“文明餐桌”宣傳海報
重慶劉一手火鍋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門店專門培訓了一批點菜員,負責幫助顧客合理點餐,從點餐上拒絕浪費。店內也張貼了拒絕餐飲浪費的相關宣傳海報,引導消費者按需點餐、理性消費,節約一米一粟。
此外,記者從重慶菜香源集團了解到,公司研發部已計劃開發小份菜、半份菜,還計劃提供私人訂制的上門服務,根據客戶需求和實際人數進行定制配餐,精確計算食材配給。同時,公司物供中心在采購蔬菜和糧食的時候也適量購買,避免大量購入后的存儲不當產生的浪費,后廚在菜品洗摘分揀的時候,充分發揮餐飲品類豐富的優勢,物盡其用。店員也會主動建議客人將剩余的菜品打包帶回家,杜絕浪費,讓消費者體驗更加健康合理的生活方式。
區商務委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已在全區大型餐飲店開展餐桌文明、“光盤”行動主題宣傳活動。并在餐飲店內張貼制止浪費的宣傳海報,擺放宣傳桌牌,發放宣傳單,倡議書等,指導餐館開展節約糧食的行動。接下來,區商務委還將走上街頭,向廣大消費者傳遞“拒絕餐飲浪費”的理念,積極營造“儉以養德,文明節約”的良好氛圍。
市商務委引導企業優化菜單,鼓勵行業、企業制定獎懲措施
記者從重慶市商務委獲悉,重慶商務部門將牽頭,積極引領綠色餐飲發展方向,創新與節約用餐相適應的經營服務方式,引導企業優化菜單設置,推動餐飲信息公開透明,公示菜品主輔配料、口味、份量等內容,定期更新菜單,適時調整菜式。
▲菜香源在每個餐桌上設置了“光盤行動”提示牌
同時,探索推行“點菜員”制度和提醒制度,加強行業規范培訓,倡導“N-1”點餐模式,即10人點9人菜、9人點8人菜……以此類推,不夠再增加菜品。推行分餐制以及“小份、適價”服務,推行公筷公勺、分餐制、環保打包等服務方式。
并積極推動綠色廚房創建,加強標準化建設,從進貨、加工、配送等環節把好節約關。鼓勵行業提供智能點餐、綠色用餐以及優質高效服務,拓展大眾消費市場,創建綠色廚房,大力發展網絡訂餐、半成品餐及外賣等形式多樣的餐飲服務。
針對宴席等餐飲浪費“重災區”,鼓勵行業、企業制定獎懲和提升消費相結合的有效措施,優化訂餐方式和供應模式,創新計費方法,適應節約新風尚,讓行業主體成為餐桌文明的自覺推動者,推動行業新發展。
原創文章,作者:辰智,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566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