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碼申請試聽
來源 | 品牌觀察報(ID:pinpaigcbao)
快遞員送外賣,外賣小哥送快遞?這句話按現在情況看來是毫無違和感。坐擁覆蓋全國的網點以及從事物流配送的經驗能力,順豐悄然進入送餐行業。名為“豐食”的小程序已經在微信低調上線,順豐將其定位為面向企業員工市場的送餐服務,專注于企業員工專屬福利,集合品質餐飲,安心送達。目前,豐食上已有近百家知名餐飲企業入駐,包括必勝客、德克士、真功夫、吉野家、達美樂、云海肴、西貝、周黑鴨等。在大眾的印象里面,順豐一直都是優質快遞服務的代名詞,雖然收費比較高,但提供的服務也是相對有保障的。如果要在眾多的快遞公司里面選擇一個最讓人放心的快遞公司,那么順豐一定是大多數人的首選。既然順豐做快遞這么出色,為什么不繼續堅守快遞領域,而是闖入了外賣領域呢?其實稍微回顧一下順豐的“產業鏈”,對于送外賣的這一布局,也就不會覺得驚奇了。上市之后,順豐就不愿意把自己禁錮在現有的業務領域里。嘿客、優選、便利店、冷鏈、聯通電商……..在生鮮、零售、電商里反復折騰。因此,嘗試新穎的、可持續的、利潤較高的增值服務,對順豐來說是勢在必行。也就是說,順豐這次布局外賣,并非“事出突然”,而是在描繪的是另一幅跨界藍圖。背靠順豐,豐巢在快遞柜市場上不斷“攻城略地”,成為中國快遞柜的“老大”。而作為豐巢背后的快遞巨頭,順豐近兩年的日子也不好過,相比2017年的3000多億元市值,順豐股價在持續走低后,市值目前僅為2000億元。最新財報顯示,順豐一季度凈利潤9.07億元,同比下降28.16%。在快遞業務之外,順豐一直都想將業務延伸到上游的電商市場,這顯然是一塊大得多的市場,但競爭也更加激烈,順豐的努力并未換來理想的效果。順豐電商的業務發展并不順利,在6年換了7個董事長、燒掉了大量現金后,迄今仍然巨虧。從順豐E商圈、嘿客,再到順豐優選,順豐海淘、豐趣海淘,9年來,順豐電商一直在不斷嘗試、失敗,可始終沒有找到屬于自己電商平臺的發展方向。順豐也嘗試過做電商件,但在2012年開啟切入電商件的嘗試并不成功,較高的價格讓順豐在電商市場缺乏吸引力,除了少數高端電商平臺,順豐一直沒辦法打開電商市場。客戶:服務好,但是你太貴。一方面,快遞的發展似乎已經觸及了行業的‘天花板’,整個大環境的競爭開始了極速加劇。面對‘四通一達’的強力挑戰,順豐固然能夠穩守,卻也不得不接受市場份額被超越的現實。另一方面,順豐也知道永久固守快遞行業不可取,于是努力的嘗試著進入其他行業和領域。比如推出了同城貨運的‘順豐打車’,比如生鮮方面的‘順豐優選’….但結果都不盡人意。總而言之,雖然順豐上市上市之后試圖向著其他行業和領域擴張,擺脫單調的快遞行業,但整體而言,順豐的形勢并不樂觀。我們都知道,順豐的業務主要是快遞,并且憑借著高質量的服務和較快的配送效率而受到眾多消費者的青睞。要知道,外賣行業同樣也涉及到配送環節,所以在消費者給予順豐配送效率和服務高度評價的情況下,順豐憑借著“天生”的優勢,有著很大的機會。從小程序可以看到,“豐食”平臺的主要目標群體是企業用戶,為廣大餐飲商戶搭建了新的服務供應渠道。對于餐飲商戶來說,可以實現線上訂餐、接單系統、配送系統等運營支持。同時還可以利用順豐的資源,為商家匹配到更多長期、穩定的企業團餐用戶。在企業用戶端,用戶可通過微信豐食小程序,直接下單預定,還可以選擇在不同時間預訂,支持早餐、午餐、下午茶、晚餐。另外,還可提前預定一周的餐食。相對與美團和餓了么的個人用戶定位,順豐的企業團餐定位也從一定程度上避開了跟兩大外賣巨頭正面剛的風險。而且在國內,團餐外賣還是屬于比較空白的區域,兩大外賣平臺還是將大多數的精力面向個人顧客,豐食可以乘這個空隙布局自己的外賣產業。另外“豐食”作為互聯網餐飲新概念品牌,為企業量身打造了專業靈活的「辦公室用餐」解決方案,選餐方便快捷。覆蓋全國7個主要城市,合作品牌商家超過30家,1500+餐飲門店加入“豐食”平臺,從源頭上保證了口碑與質量,優質有口碑的品牌進駐從一定程度上給“豐食”背書。反觀當下,受到疫情影響,“堂食”受限,企業團餐迎來大爆發,豐食應運而生。值得一提的是,雖然豐食配送費高,但主打低抽點。不久前,廣東省餐飲服務行業協控訴美團外賣傭金過高讓眾多餐飲商家不堪重負,豐食用意不言而喻。外賣和快遞在“最后一公里”配送的交集,是“快遞+外賣”這一同城配送模式形成的前提,同時也是外賣行業進入精細化運營階段后,外賣平臺控制配送成本的主要方式。等餐時間過長,這是當前外賣服務的最大痛點,而“豐食”只做短途跑腿配送業務,類似于閃送,保證了外賣送達的及時性——千萬不要小看這個。如果“豐食”在及時送達上積累起了口碑,這就意味著它解決了原先所有其他平臺都沒有解決的左等也不來,右等也不來的送餐慢的頑疾,客戶肯定會紛紛倒戈,將海量的訂單砸向“豐食”!過去幾年,外賣行業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也逐漸顯現出頭部企業壟斷的局勢。其中,美團與餓了么占據著最多的市場份額。我們不得不說的是,美團的成功,無疑是有先見之明的阿里對餐飲業藍海的一次正確判斷。那么這一次的團餐布局,對于順豐而言也是一次具有前瞻性的押注。對于餐飲行業,有人說“這是中國市場的最后一片藍海”,這是不是“最后一片”,我們尚且不討論,但我們都知道的是,這的確是一片藍海,根據艾媒咨詢統計,2019年中國團餐市場規模高達1.5萬億元,占整個中國餐飲市場的33.23%。預計2020年中國團餐市場規模將增長12.67%,屆時中國團餐市場總規模將達到1.69萬億元,餐飲市場的占比將提升到35.65%。粗略估算,團餐的體量大約為在線外賣的6倍。從表面上看,“豐食”是順豐打造的一款企業訂餐平臺,深層次上,則是順豐利用自身在配送、渠道、線上運營等方面的優勢,想要搶奪的下一個餐飲流量入口。一方面,目前的團餐市場大多被專業的團餐企業所掌控,單一的商家因為單量和配送等原因難以入局。對于餐飲商家而言是一塊尚未被開墾的處女地。并且還有很多社會企業需求還未被開發。算是一個新的流量入口。另一方面,而且,團餐市場是最賺錢的品類,沒有之一。對任何一個企業而言,它的終極夢想是要實現規模化經營:從一家公司做到多家公司,從一個品類做到多個品類,從普通公司做到上市公司,從國內品牌做到國際品牌……,而在團餐市場,規模化經營是一種常態。比如說,拿下一個學校食堂,所有學生都是你的客戶,就算產品的單價并不高,因為規模夠大,一年下來,照樣會賺得盆滿缽滿。送外賣不是順豐的第一次跨界,顯然也不會是最后一次。如今,市值2000億的順豐已經不是單純的快遞公司。一年多以來,順風同城急送深入餐飲、商超、生鮮、服裝、醫藥、奢侈品、汽配等各個行業,在提供標準化配送服務之外,還提供了適用于不同場景下多種配送模式的定制化服務。此番推出外賣團餐平臺,作為同城業務的自然延伸也不難理解。而在順豐這些布局下,我們不難看出順豐有著更大的野心,不僅僅是要做快遞的老大,這家快遞巨頭正謀劃一個更龐大的藍圖——周邊三公里,我什么都可以送。作為跨界“攪局者”之一,順豐此番入局團餐,又把順豐的生態圈擴大了一把。行業老大哥已不滿足6000億的2C快遞蛋糕,它的野心是打造屬于自己的商業帝國大物流閉環,將這些年積累的To C端的能力和資源逐漸嫁接到To B業務上,從而切入上游供應鏈。數字化供應鏈大閉環離不開商流物流資金流的相輔相成,商流是動機和目的,資金流是條件,信息流是手段,物流是過程。順豐正在以物流與資金流為立足點和突破口,構筑大物流時代。如果說在此之前,順豐同城急送還是在快遞本職業務內深度拓展的話,那么,從“豐食”項目開始,你認識的順豐,已經不再是一家傳統的快遞公司。
勺子課堂推出《加速復蘇!門店成本優化特訓營》,5月13日-16日,蜀趣餐飲CEO陳斯琦、前麥當勞運營經理吳靚等四位專家老師連續4天線上深度直播,課后群內落地方案指導,教你從人工、食材、能源三方面做好成本優化,夯實基礎;從外賣、點評、社群三方面做好引流轉化,提升利潤!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
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勺子課堂,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647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