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頂部勺子課堂關注 領取200個餐飲必備工具包
▲掃碼加入,讓顧客成為你的忠實粉絲
作者 |云搖
海底撈我們學不會,但有一個品牌拉出來和海底撈PK一下,卻還能贏!海底撈服務至上,拎包、帶孩子、甚至擦鞋、美甲,無微不至;它兩個服務員服務二三十個人。海底撈讓消費者感覺賓至如歸,讓你吃飽吃好再走;它講究的就是個快,讓你吃完麻溜走。海底撈京劇變臉,現場拉面,花樣百出,而它僅靠一個麻醬底料就圈粉無數。海底撈在全球擁有593家門店,而呷哺卻擁有1000多家門店,將近是海底撈的兩倍。呷哺率先上市,成為火鍋第一股,目前市值為113.26億港元,海底撈緊隨其后,市值卻為1950億港元,近乎20個呷哺呷哺。呷哺用事實證明,不僅海底撈學不會,能學好自己也很難!北漂養大的品牌
1994年已有幾次失敗的創業經歷的張勇,在簡陽開了一家串串小火鍋店,取名“小辣椒”,第二年張勇夫婦和朋友共同創辦“海底撈”火鍋店。海底撈從營業那天起,張勇就對客人關懷備至:不僅給客人送點心,還主動優惠。熱情的服務讓海底撈的名氣越來越盛,同時也讓張勇找到了經營之道:以服務立品牌。就在海底撈籌謀沖出簡陽時,臺灣人賀光啟正面臨著第二人生。1998年,出生于珠寶世家的臺灣人賀光啟,因經營不善敗光家業。無奈之下,他將臺灣流行的用電磁爐加熱的一人食小火鍋帶到了北京,取名“呷哺呷哺”。而呷哺初北京,在老北京的團圓大銅鍋下,一人一鍋遭遇了水土不服,一天也賣不出三鍋。但2003年非典來襲,意外成了呷哺呷哺轉危為安并由此大發展的契機。在10家飯店有8家關了門的情況下,本來大家接受不了的一人一鍋,卻恰恰因為干凈、衛生一炮而紅,那時,門店的翻臺率高達一天11次,絕對稱得上那個年代的網紅餐廳。除了獨特的一人一鍋的小火鍋模式,呷哺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它極致的性價比。小料4元一位,底料2元,肥牛套餐才46元,人均消費不到50就能吃到撐,能極大滿足消費者低價吃火鍋的心理。超高的性價比,快餐式的火鍋文化,俘獲了皇城根下,那些匆忙的年輕人。沒有美甲、沒有瓜果飲料,但呷哺依舊能讓他們心甘情愿排起大長隊。2014年上市的前一年,呷哺在全國共有394家火鍋店,243家開在北京,占比61.7%,營收19億,14億來自北京,占比73.5%。從2011年開始,呷哺呷哺始終致力于一件事,就是把在北京市場成功的“一人一鍋”模式推廣到更多地區,如今已經覆蓋全國68個城市。2014年,呷哺呷哺在香港IPO,成為餐飲連鎖火鍋第一股。上市后,呷哺呷哺的發行價從4.7港元一路漲到17.5港元,上漲了3倍多。平價火鍋之王,
已經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呷哺,卻像打開了潘多拉魔盒,開始被全民吐槽。幾年前,呷哺的小料還是4元一位,底料2元,人均30就能吃飽。而現在鍋底從4元到6元、9元,特殊的更是要16元,不斷挑戰消費者的底線。其次是越來越難吃了,就連呷哺的王牌麻醬小料,現在也變了味道。有用戶吐槽說,服務越來越差,菜品越來越難吃,價格倒越來越貴,有錢我去吃海底撈不香嗎?而且最講究效率的快餐小火鍋,變得越來越慢了,有很多網友吐槽,等了40分鐘,鍋底都沒上來。如今的呷哺呷哺,不僅口碑直線下滑,營收所依仗的店鋪擴展也阻礙重重。而且隨著消費者對餐飲需求的升級,以及其他火鍋品牌的崛起,“快火鍋”的熱度逐漸消退。2014年上市前,呷哺在全國共有394家門店,其中243家在北京,占比61.7%。這幾年,北京市場逐漸飽和,門店增加有所放緩。重慶、四川等地有自己的火鍋喜好,江浙食火鍋講的是聚會和精致,呷哺的全國擴張之路走得頗為辛苦。例如上海市場,12年開了56家店,到2018年不增反減,只剩52家。在口碑和開店速度雙重打擊下,卻在短短一個月內,呷哺股價卻從10.5港元附近,跌到最低的8.3港元以下,跌了20%!從2018年7月份最高近18港元算起,一年多以來,呷哺的股價跌幅已經超過50%!長青市場口碑下降,向外擴張之路困難重重,在這種情況下,呷哺開始了花樣“自救”。股價暴跌背后,
這些年呷哺一直沒有停止折騰,試圖撕下自己平價小火鍋的標簽。外觀上呷哺的裝修越來越像網紅快餐店,內部裝修一改原來的流水線風格,加入了更多文化元素,試圖從原有的快餐向輕正餐過渡。2016年,呷哺又推出了高端品牌“湊湊”,對標海底撈,進軍高端市場。湊湊人均120以上,比海底撈還要高出一截,但無論是服務水平還是品牌美譽度都難以與海底撈相比。湊湊的服務宗旨是“親切有人情味,并且不過多打擾顧客。”這個定位令人不明所以,我去高消費,就是希望得到很好的服務,你不理我怎么還成特色了?知乎上的一句評價簡直扎心:湊湊打完折和海底撈價格差不多,但是就價格比得了海底撈,其他啥都比不上。最近還針對年輕一代單人客群對品牌升級,推出新品牌“in xiabuxiabu”。延續一人一鍋的小火鍋模式,還加入串串、關東煮豐富了產品種類外,還引入茶米茶,希望通過時下熱門的奶茶帶來流量。年輕化的呷哺,撕掉了原有的標簽后,走上網紅火鍋店的道路,但面臨市場上層出不窮的單人火鍋,它并沒有特別強的競爭力。呷哺的這些努力中,湊湊寄托了呷哺去低端化的希望,但消費者卻并沒有那么買單,歸根結底,是“忘本”后的呷哺,也就沒有了核心爆品。呷哺為了從區域品牌到全國品牌過渡,不斷自我革命,最初的很多標簽都逐漸弱化,比如口味、餐廳形式等特色都慢慢升級,試圖顛覆自己的快餐模式。但呷哺的底層邏輯是快,一旦價格低廉、快餐式消費不再是消費者的首選,瘋狂擴張的店面卻也沒辦法在口味和菜品上,保持穩定水平,失去市場只是時間問題。丟掉性價比,失去口碑,抹去特色后的呷哺呷哺,還能靠什么角逐海底撈?有走網紅路子的:像香天下注重新品研發,曾推出風靡一時的奶茶鍋、泡面鍋、榴蓮椰奶鍋,吸引不少人前往打卡,頗有網紅氣質。有走單品特色路子的:新辣道-魚頭火鍋、譚鴨血-鴨血火鍋、蛙來噠-牛蛙火鍋、巴奴的毛肚火鍋,能精準對標消費者;有走特色服務路子的:李氏辣度以量化數值表示辣味強弱,對火鍋辣度精準分級,方便食客;就連海底撈都在不斷強化自己的服務特色,恨不得每隔段時間就因為服務好,上一波熱搜。反觀呷哺,因為性價比發家,卻在產品特色、爆品、服務都不占優勢的前提下,強行撕掉性價比的標簽。在火鍋品類多到眼花繚亂的情況下,消費者有了更多的選擇,在失去品牌的價值錨之后,想憑借之前品牌的口碑,不斷考驗著用戶的品牌忠誠度,無異于自取滅亡。在產品忠誠度面前,品牌忠誠度就是個笑話,在沒有新的爆品之前,品牌不能忘本。對餐廳來說,一個小小的投訴,很可能會毀了多年辛苦經營起來的好口碑。如果呷哺呷哺能夠早在危機初始,就做出措施,可能情況就會大不一樣。勺子課堂五周年,推出重磅新課《成功的客訴處理,就是營銷》!▲掃碼加入,讓顧客成為你的忠實粉絲
限時福利!《超級符號就是超級創意》免費領取!手慢無!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
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勺子課堂,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652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