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電商觀察網、 老板管理法則
作者:魏無忌、杜鵬飛
湯圓對于中國人,不僅僅是食物那么簡單,它承載著闔家團圓的意義。
如今的湯圓已經超脫了節日性美食的范圍,成為了日常美食。只要你想吃,根本不需要動手做,去超市買一袋速凍的就可以了。
而這一切都得益于一個人,他就是三全食品的創始人陳澤民。
20多年前,年近50的陳澤民辭去醫院副院長下海經商,發明了速凍湯圓,創立了“三全”速凍帝國。
(三全集團董事長陳澤民)
愛理工卻進醫學院
能力強成為副院長
陳澤民出生于1942年,是重慶江津人。
父親是黃埔軍校11期的學生,在國民黨炮兵部隊任職,那時的重慶,是國民政府陪都(戰時首都)。
日本的飛機,經常在空中轟炸,還在襁褓中的陳澤民,經常被抱著鉆進防空洞,在他3歲之后,就一直跟著父親在部隊過隨軍生活,輾轉各地。
圖源:正和島公號
家庭并不富裕的他從小就養成了節儉的習慣,并且信奉“致富要靠自己雙手”的理念。為此,中學時他還特意去學了理發,一有空閑就背上個小包出門,到農村給農民理發。
60年代,電視還沒普及,那時候廣受歡迎的還是收音機,通過一根長長的天線就能收到千里之外的聲音,陳澤民覺得很神奇,經常和小伙伴們一起鼓搗收音機。
善于動手、喜愛理工的他在高考時,報考了無線電專業,但命運總愛跟人開玩笑,他沒有考上,反而被分到了河南新鄉醫學院。
1965年,陳澤民在河南新鄉醫學院畢業了。
熱血青年抱著報效國家的愿望,主動申請去了四川支援三線建設,熱愛理工科的陳澤民又可以開始發揮他的能力,他畫建筑圖紙,組裝儀器設備,從里到外,樣樣精通。
不僅如此,他的醫術也很好,不久就成了當地有名的外科大夫。這個能力突出的年輕人得到了老干部們的喜愛,機會也就逐漸降臨到他的身上。
1979年,他被調到鄭州,并且一步步晉升為醫院的副院長。
02
50歲棄醫從商,借15000元創業
1987年,年近50歲的陳澤民開始搞副業。
陳澤民認為年近50的他在一個行業扎根多年,雖然事業上小有成就,但放眼整個人生還是太過無趣。
而當時的社會正興起了一股下海創業的浪潮,隨便搞一點兒小生產的個體戶都賺得盆滿缽滿。
1989年,他向親朋好友借了15000塊錢,用岳母的名義開起了冷飲部并取名“三全”,專門經營軟質冰淇淋。
圖源:充幫主充電器
感念于十一屆三中全會帶來的改革開放,所以陳澤民的冷飲部才叫三全。
雪糕生意火的不得了,三個月,陳澤民就把借的錢和利息還了。
轉眼到了冬天,冬天是冷飲的淡季,面對閑置的機器,陳澤民有了新的想法。
因為是重慶人,在四川工作的10多年里,他和妻子都很愛吃當地的湯圓,于是就自學了做湯圓的手藝,而且自己做的湯圓經常分給鄰居吃,大家都贊不絕口,再加上在醫院工作,接觸過低溫技術,經過對制冷設備的研究。
1989年,陳澤民終于發明了我國第一顆速凍湯圓。
1990年,受熱播電視劇《凌湯圓》的影響,陳澤民給自己發明的速凍湯圓起名為“凌湯圓”,并在第一時間注冊申請了“凌”、“三全凌”、“三全”商標。
圖源:充幫主充電器
之后為了推銷產品,近50歲的他利用下班時間蹬著三輪車去推銷速凍湯圓。
1990年12月底,陳澤民把速凍湯圓拉到了鄭州市很有名氣的一家副食品商場。商場負責人嘗了“三全凌湯圓”后,答應先進兩箱試試。第二天,商場就希望陳澤民長期大量供貨。
1992年5月,陳澤民正式辭職,放棄令人羨慕的鐵飯碗,下海專心賣湯圓,開始組建“三全食品廠”(鄭州三全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前身)。
圖源:見水印
1992年下半年,陳澤民把生產管理交給家人,一個人開著一輛4000元買來的二手舊面包車,拉著冰箱、鍋碗瓢盆、燃氣灶,到全國各地現煮現嘗地跑推銷。三全先后在北京、西安、太原、沈陽、濟南、上海等中心城市建立了銷售渠道。
1993年起,三全日產量達到了30噸。
03
專注產品研發,永保市場領先
1995年,三全發明了第一顆速凍粽子,在速凍湯圓和速凍粽子的雙輪驅動下,三全食品的發展迎來顯著提速,但同時也面臨各路人馬對“三全凌湯圓”的仿制和“山寨”!
圖源啊:全商網
按道理,陳澤民可以用法律進行維權,保障三全的合法利益,他卻放了“山寨”們一馬。
他認為,“與其讓海外企業長驅直入,倒不如本土同胞齊心協力,把市場迅速做大……而我要做的,就是苦練內功,永遠保持領先的位置。
圖源:OK貸—瑞騏金融服務
三全食品先后承擔了“十一五”、“十二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重點項目,還與解放軍總后勤部軍需裝備研究所共同承擔了第五代軍用野戰食品的項目,形成了產、學、研一體的研發體系和強大的新產品研發能力。
1997年至今,中國速凍食品競爭日益激烈,以思念食品和灣仔碼頭為代表的競爭者一直試圖挑戰三全食品的市場地位,陳澤民怎么做到“永遠保持領先”呢?
在2006年,被思念食品超越時,陳澤民想出的營銷策略是大幅度削減渠道經銷商,進一步集權,將外地的主要關聯銷售公司全部收購到自己旗下,然后通過集權牢牢控制終端。
依靠強大的掌控能力,三全在終端的優勢逐步顯現,終于在2010年再次以28%的市場占有率坐回頭把交椅。
圖源:樂和生活超市
被反超越的思念食品,逐漸掉隊,三全則在2013年收購了臺灣第一大速凍巨頭龍鳳食品的全部股權,市場占有率直逼整體市場的1/3,到2016年,三全的市場份額接近35%。
在與思念食品的賽跑中,陳澤民居然還尋求與對手的合作,甚至在思念逼得最緊的時候,陳澤民還邀請思念的老總李偉旁聽三全食品公司的重大會議!(思念食品總部就在三全對面)
這份自信來自于他的邏輯:一個山頭如果只有一只老虎和一群羊,那老虎也會變懶,如果還有一只獅子,那么老虎和獅子都能保持強壯!
三全與思念,就像伊利和蒙牛,百事可樂和可口可樂,阿迪達斯和耐克,肯德基和麥當勞……
圖源:優惠大全
2008年,三全食品在深交所上市,首日以54.37元價格收盤,當天三全食品市值達到50.84億元!
2009年,陳澤民選擇退居二線,讓自己的兩個兒子陳南、陳希接班,陳澤民逐步稀釋自己的股權。到2016年9月,陳澤民仍是三全最大股東,持股1376萬股,身價為58億。
2013年,陳澤民以62億的身家登上福布斯富豪榜,成為“河南首富”。
04
擁有兩項專利,擅長借勢營銷
從1989年創立到2008年上市成功,只用20年,陳澤民就將三全食品打造成了行業龍頭,他是怎么做的呢?
圖源:OK貸—瑞騏金融服務
雖然剛剛起步的三全食品只是一個小作坊,但陳澤民卻不看低自己,他以大企業的思維來衡量市場。
手工生產的湯圓,量小,成本高,只有把它改造成工業化的生產流程才能批量生產,擴大市場。
于是,他自己琢磨出了一套自動化生產流程,將餡料和面皮分開制作,細分出一個個生產模型,誕生了“二次速凍法”。
而后,在包裝上,他使用塑料托盤,定量15個將湯圓進行包裝。
具有超前思維的陳澤民申請了這兩項技術的專利,從源頭上防止了抄襲和仿冒,保護了自己的知識產權。
當陳澤民把自家的湯圓推向市場的時候,恰逢一部叫《凌湯圓》的電視劇在全國熱播,這部劇講述的是解放前重慶企業家靠湯圓起家的故事。
作為重慶人的陳澤民心想:這是一個很好的炒作機會。
他火速注冊了“凌”、“三全”等商標,將自家的湯圓稱為“三全凌湯圓”,借此給人一種出身川渝的正宗口味湯圓的形象,迅速的打開了市場。
圖源:河南財經網
三全食品還非常注重廣告營銷,從小作坊生產開始,陳澤民就會印刷傳單,分發到各地。
后來,三全越做越大,廣告也從傳單做到了報紙、電視等媒體上。
但不論企業做得多大,對于廣告支出陳澤民的心中一直有一把標尺。
他不尋求一時的轟動,不爭做標王,每年以固定的比例持續的投放,只要保證品牌的熱度就可以了。
錢應該花在刀刃上,對于三全來說,這個“刀刃”是產品的研發和生產工藝的改進。
如今,三全食品旗下有湯圓、面點、粽子、餃子等幾百款產品,在中國擁有20多家分支機構,近千家經銷商和十幾萬個門店。市場占有率超過20%。
圖源:網易新聞
據相關數據統計,三全食品2015年全年營業成本為28億元,16年增長為32億元。
而2017年三全食品全年營收52.56億元,股東全年凈賺7.20千萬元,公司總資產達到了43.62億元,凈資產19.98億。
2018年上半年,公司營收30.78億元,歸屬股東凈利潤為8.22千萬元,總資產為36.20億元,凈資產20.76億元,每股收益0.10元。
相比較17年同期,營收上漲了8.35%,凈利潤也上漲了12.83%。所以2018年的營收和凈利潤都創造了雙增長的好成績。
05
小結
從醫生到商人,年近50的陳澤民華麗轉身,借15000元起家,卻創立了一個龐大的速凍食品帝國。
當初,因為對理科的興趣使得他在戰備醫院的籌備中脫穎而出,后來,又因為喜歡吃湯圓而學會了制作手藝,沒想到成就了一段創業傳奇。
興趣是我們探索未知的開始,學習不能只是功利性的,我們所學到的任何知識,終有一天會回報我們。
可可藏香創始人姚巖 | 久久丫創始人顧青
姐弟倆創始人宋寶民 | 粒上皇創始人潘俊海
原創文章,作者:今日新餐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674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