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依
來源:職業餐飲網(ID:zycy168)
48元可以吃一頓豪華早餐,還能吃到撐,但有一家面館卻只能買一碗面,而且是一碗重慶小面!
按道理,這樣的店早八百年前就該倒了,然而它卻活得好好的,靠著這碗48元的面,110㎡的店,竟然能日賣700碗。
更厲害的是,這家店開張才三個月,就穩坐大眾點評小吃區域第一的位置,并蟬聯至今,甚至被估值800萬!
它就是陸拾叁香,老板是黃春燕。
(陸拾叁香的創始人黃春燕)
高中輟學懷揣85元打拼
因夢想而開店
1983年,黃春燕出生在江西一個小農村,因為家里窮,高中就輟學了。
回家之后,黃春燕想學廚,但是高額的學費,卻不是這個貧窮的家庭可以負擔得起的。于是,年僅17歲的黃春燕,便只身一人到廣州打拼。
剛到廣州時,黃春燕身上只有85塊錢,住不起旅館,她找了個大芭蕉樹,在樹下睡了幾晚,直到找到工作進了服裝廠。
后來她又進了鞋廠,因為吃得苦,又很節約,這樣一點點積累,到21歲時,黃春燕就積累了一點資本,便開始了自己創業。
因為對市場也不熟悉,所以黃春燕是看到什么賺錢就做什么,她開過美容店、服裝店、棋牌館,還做過科技企業孵化器,沒想到的是,她運氣一直不錯,資產也越積越多,人也越來越閑,而小時候想做廚娘的愿望也越來越強烈。
終于,2016年時,黃春燕下定決心進入餐飲業,開了一家屬于自己的面館——陸拾叁香。
沒想到的是,這個一碗48元的重慶小面店,居然開業三個月就占據大眾點評區域第一的位置,還蟬聯至今,接著4家風投公司打算注資她,甚至還有人想花錢買下黃春燕的小面館。
但是喜歡做廚娘的黃春燕自然不能同意,再加上因為不懂餐飲,所有都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導致前期投入太大,110㎡的店前期花了70多萬。
如今陸拾叁香日銷保持著日銷700碗業績,店面估值已到了800萬!
02
做不一樣的重慶小面
3個月登上區域第一,日賣700碗面條
雖然說,黃春燕一開始因為不懂餐飲,導致前期投入超額,但好在,陸拾叁香一開業就獲得了市場的認可。
在創立的三個月內,陸拾叁香就登上了區域第一名,日賣700碗面條。
在廣州餐飲行業競爭激烈的大背景之下,尤其在這兩年重慶小面的熱潮之下,各種小面館如雨后春筍般的出現,陸拾叁香又是如何短時間內迅速的脫穎而出的呢?
這其中最關鍵的就是它做的是不一樣的小面。
產品上:面條創新+人無我有的食材=高溢價
這兩年做重慶小面的餐廳,都面臨一個共同的難題,就是在產品高度的同質化的背景下,怎么樣把產品做出特色和差異。
陸拾叁香恰好就很好的解決了這一難題,店里每一款產品都是黃春燕親自參與研發,從食材到口味,都和其他的小面館完全區隔,從而也就獲得了高溢價。店內菜單上14款面條,最便宜的一碗面也要28塊錢,最貴的更是賣到了48元一碗。
(1)面條不加堿、不加水,用雞蛋+牛奶代替
為了讓面條更加勁道,一般的重慶小面會在制做面條的過程中,添加堿和水。
但是,陸拾叁香的面條,不僅不加堿,甚至連一滴水都不加,而是用雞蛋和牛奶來代替。
之所以這么做,黃春燕解釋說:“廣州的面館的面條都加堿,我吃多了會覺得燒心,所以就想研究一款不加堿的面條,但同時又能兼顧勁道的口感。”
當然,這款面條與一般的面條差異在于,一般的面煮好放不到20分鐘就糊了,陸拾叁香的面放一個小時都還有湯。
于此同時,在成本上,普通小面館一斤濕面成本在3塊錢左右,而陸拾叁香的面條要11塊。
(2)人無我有的食材,全部來自山區
陸拾叁香除了面條有改良創新之外,在食材的選擇上也是獨樹一幟。
黃春燕喜歡去全國各地的山區采風,在這個過程中,經常會發現一些特殊的食材。
黃春燕將這些特殊的食材帶回廣州之后,或是和面條進行組合搭配,亦或是成為一道獨特的小吃產品,而這些產品正是顧客在別的地方吃不到的。
(3)用63種植物香料取代普通的調味品
除了在面條和食材上不一樣之外,陸拾叁香在調味品的選擇上也是不一樣的。
進入陸拾叁香,門臉上除了陸拾叁香的招牌,還有各種香料名字,諸如白芷、孜然這類常見的,還有一些可能根本就沒聽過的,比如蓽菝、排香草,而這些香料就是陸拾叁香名字的來源。
陸拾叁香的調料不是市面上的成品調料,而是63種天然植物香料,多是中藥,不僅對人體有好處,而且融合到面條中,有特殊的香味。
這個想法源自于黃春燕自己的喜好,她喜歡研究香料,自己嘗試著往小面里加香料,卻發現效果不錯,于是就自己研究,還經常到農村、山區找香料,最終確定了63種香料。
黃春燕將這些香料名稱打在門臉上,一是能形成視覺沖擊,二是能加深消費者對品牌的認知。
體驗上:儀式感+服務,靠口碑三個月就打出知名度
目前市面上做重慶小面的餐廳,多數都是快餐模式,顧客進店只能解決最基本的溫飽問題,價值感比較低。
但是陸拾叁香不一樣,從細節的地方去做體驗,顧客獲得的價值感更高,更有記憶點。
(1)“前七后八”,兩塊錢打造出就餐儀式感
觀察市面上的重慶小面店,不難發現,他們大多都是快餐模式,但陸拾叁香不一樣,它不僅僅能讓消費者解決溫飽,還能吃出價值感,這些都源于黃春燕對細節的把控。
比如陸拾叁香里有一個很重要的吃法:前七后八,這是針對陸拾叁香免費提供的一道粥品麥羹而言的,“前七”是指在餐前吃7小勺,可以幫助打開味蕾;“后八”則是指餐后吃8小勺,清除口腔殘余的麻和辣的味道。
雖然粥是免費的,會增加成本,但這種儀式感卻能提升陸拾叁香在消費者心中的品牌形象,達到與同類產品差異化的效果,讓消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此一來2塊錢就能不用愁客源了。
(2)做服務,一個客戶就帶來超3萬的營收
一般的小面館都談不上服務,但是在陸拾叁香有。
黃春燕對店員進行過特別培訓,要求員工學會察言觀色。
比如在上茶水的時候,如果發現顧客咳嗽,必須要主動詢問顧客是不是感冒了,如果是感冒了就要換成白開水,并且推薦口味相對清淡的產品。
這樣的細致服務,為陸拾叁香積累了不少的老客戶,靠著這樣口碑的傳播,在短時間內就在周邊的商圈和住戶中打響了知名度。
“曾經有一個老客戶,吃過一次之后,就成了我們的忠實顧客,在一段時間里,光他一個人在我們家消費就接近5千,而幫我推薦過來的客人,消費總額都超過了3萬塊錢。”
管理上:平均兩天就要暗訪一次門店
為了確保自己店里每一個員工,每一道菜品都能給消費者帶來不一樣的體驗,黃春燕還每兩天暗訪一家店
之所以說暗訪,是因為每一次去,她都是以消費者的身份去體驗。
在體驗的過程中,黃春燕一旦發現產品有問題,就拍下照片,發到工作群里,讓員工自行指出問題,具體到哪一個步驟出現問題,還要追責到具體的負責人。
黃春燕還專門設置了一個“光榮榜”,上榜5次,就要罰款200,然后發紅包到工作群,雖然錢不多,但是能很好地監督員工。
因此,憑著這樣細致的服務和獨特的產品,陸拾叁香占據大眾點評區域第一的位置也是實至名歸。
03
小結
作為一個餐飲小白,黃春燕一再強調,自己創立陸拾叁香之前并沒有想過太多,很多的決策也并不是依據商業邏輯做出來的。
但也正因為黃春燕是餐飲小白,所以沒有被固有的思維限制住,沒有循規蹈矩,反而走出了一條不一樣的路子,開出了一家與眾不同的重慶小面館,同時也為餐飲人提供了一種新的方向和思路:原來小面館還能這么做!
原創文章,作者:今日新餐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675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