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飲品爆發,零售化逆襲…..“金主”都看好哪些餐飲機會?




    2018年的餐飲資本市場“寒風呼呼”。然而,有57家購物中心餐飲品牌“無視”寒風,讓資本忍不住敞開原本捂緊的錢袋子。


    在這份名單中,有一年虧損8.57億的瑞幸咖啡,也有“逆生長”的老鄉雞;有從網紅蛻變擁有持續爆品能力的楽楽茶,也有剛剛“晉升”為網紅的泡面英雄。有14年堅持走線下并打假的鮑師傅,也有重返線下的幸福西餅……


    這些品牌是餐飲業態的集中縮影,折射出資本寒冬中的餐飲機遇。你抓住了多少?又錯過了多少?



    番茄資本發布的2018年餐飲行業投融資報告顯示,截至到11月中旬,行業披露的投資金額為672億元人民幣,已經超過2017年的全年投資額。2018年餐飲業總融資案例數為361起。其中有57起融資,由在購物中心有實體門店的餐飲品牌獲得。


    從時間線來看,資本在5月份開始頻繁進場。6~8月密集度最高,總共有23筆投資,占全年投資事件的一半。飲品業態有14起融資發生在8月之前。9月開始,受到中美貿易戰、投融資政策變化等宏觀局勢影響,餐飲融資進入“中場戰事”,趨于理性和冷靜。




    1



    五大細分品類“瓜分”資本


    從宏觀來看,5個相對細分的品類“瓜分”了這57筆融資。資本的流向,就是消費者的所在,也透露出對應市場需求的擴大。



    ▌飲品


    受到瑞幸咖啡、喜茶、奈雪的茶等大宗融資事件的影響,2018年飲品品類引發了資本高度關注。全年,購物中心飲品品牌融資19起,占比33.3%。


    美團點評在2018年12月13日發布了“2019中國飲品行業趨勢發展報告”。報告顯示,2018年,我國茶飲市場全面爆發,截止到2018年第三季度,全國現制茶飲門店數達到41萬家,一年內增長74%。


    咖啡方面,全球范圍內,現磨咖啡占比是87%。而中國咖啡市場是速溶占84%,現磨占16%。瑞幸咖啡“承包”全年流量的結果是,現磨咖啡在中國市場的普及度有所提升,并將持續提升。


    飲品門店的產品形態,從原來的純“喝的”,演變為“吃喝組合”。后者是將茶飲與果汁、甜點、小食、沙拉、簡餐等進行搭配。比如,喜茶從純茶飲,變為茶飲+軟歐包組合。瑞幸咖啡也在咖啡之外,加入了夏威夷菠蘿火腿卷、鮮榨橙汁、沙拉等產品。


    臺灣風味“卷土重來”。2018年,騎士老虎茶、老虎山黑糖專売、丸鮮先后從臺灣來到大陸,搶食正在爆發的大陸茶飲市場。“黑糖虎紋”奶茶盛行一時。



    ▌快餐


    快餐一日三餐皆可選擇,是絕對的高頻剛需。2018年全年,快餐品類融資事件為13起,占比22.8%。


    從小編梳理的數據來看,獲得融資的快餐品牌,單品品類依然大行其道。品類定位進一步細分。最明顯的表現是,冒出了湯品類和泡面品類。



    南有“吃個湯”,北有“湯先生”。二者都創立于2015年,產品結構都是主打“養生湯品配米飯”。前者有70多家門店,集中分布在以廣深為代表的珠三角地區。后者有20多家門店,集中分布在以上海為代表的長三角地區。它們符合了2018年大火的年輕人“養生”消費潮流。


    泡面主題餐館的興起,讓餐飲業仿佛刮起一股“妖風”。入局者眾,但在三個月后陸續傳出泡面主題餐館倒閉的消息。泡面英雄無疑是最大的贏家。張馨予代言,獲2700萬融資,開出了50多家店。不過,泡面英雄可否變成“長紅”,還需要時間來證明。



    ▌烘焙


    2018年,購物中心烘焙門店品牌融資數為12起,占比21%。公開媒體報道顯示,烘焙門店凈利潤可高達38%。門店數不到30家的鮑師傅糕點,某些單店日流水可達六位數,據說坪效高過星巴克。


    美團點評2017年的店鋪收錄數據顯示,快餐小吃店數排名第一、300萬家以上;而面包甜點店鋪數排名第二、55萬家,訂單金額較2016年上漲161%。另據中國食品工業協會面包糕餅專業委員會數據顯示,烘焙產業年銷售額達5000億。前瞻數據產業研究院數據預計,2020年烘焙市場容量會高達到7000億。


    可觀的利潤和市場規模,使資本對烘焙行業垂涎。璀璨資本對幸福西餅進行了三輪投資,額度過億元。璀璨資本聯合創始人吳曉峰,此前接受贏商網采訪時表示,看好烘焙業態的資本前景。



    ▌小吃


    小吃品牌融資案例數為10起,占比17.5%。小吃品類具有休閑食品、低客單、易產生沖動性消費的特質。這一品類也有相對易復制、易擴張的特點,因而備受資本的青睞。


    在小吃盛行的背景下,博茂餐飲集中押寶小吃賽道,對重慶小吃進行品牌化、平臺化運營和管理。目前旗下有九園包子、普記擔擔面等小吃品牌。



    ▌共享廚房


    共享廚房為餐飲品牌提供外賣廚房空間和設備,并統一提供注冊、物業、運營等配套服務。


    食云集與熊貓星廚、吉刻廚房被并稱為頭部品牌。與它們短兵相接的還有閃電廚房、黃小遞共享廚房、食秀坊等品牌。



    本質上,共享廚房是外賣市場的獲利者。艾媒咨詢數據顯示,中國在線餐飲外賣市場規模,每年保持兩位數擴張速度。2017年外賣市場規模突破2000億元大關,2018上半年中國在線餐飲外賣市場規模已超1250億元,預計2018年全年整體市場規模將達到2430億元。


    這個業態,吸引了海底撈、真功夫、Luckin Coffee 等諸多餐飲品牌,也吸引了資本的追捧。



    2018年,共享廚房領域有3起融資事件,占比5.3%。其中,熊貓星廚獲得數千萬B輪融資,嘉御資本、啟承資本領投,紅星美凱龍、DCM、世界銀行等跟投。而吉刻廚房在pre-A輪獲得千萬級和A輪數千萬美元融資。


    入局的資本都在期待,做to B生意的共享廚房,能在共享單車、共享充電寶之后,演繹出新的共享經濟形態。




    2



    供應鏈優勢,

    讓18個品牌躋身億元融資梯隊


    如果說,餐飲業的上半場是做品牌,那么下半場則是做供應鏈。在2018年度,有18個品牌獲得億元以上融資,占比31.6%。它們的共同點是,都有相對優厚的供應鏈優勢。



    瑞幸咖啡“含著”10億元出生。之后又進行了A輪和B輪融資,總金額為5~6億美金。B輪融資之后,估值22億。且不論其IPO前景如何,一年極速擴張2000家店,至少說明其供應鏈具有一定的承壓能力。


    另一個10億級融資是由幸福西餅獲得,由華興新經濟基金領投,老股東美團龍珠資本、璀璨資本等跟投。幸福西餅特別甄選有烘焙工廠供應鏈能力的城市合伙人,進行城市外賣布局,并重返線下。



    三年復制70多家門店的吃個湯,并獲得億元融資,也得益于其自有供應鏈優勢。吃個湯是深圳市等候科技有限公司旗下餐飲品牌。等候科技成立于2015年,擁有等候供應鏈、唐宋配送、等候學院、湯管家管理等多家子公司。有了母公司這一“后盾”,吃個湯可將食材損耗降到了1.5%-3%左右,低于行業水平。此外,吃個湯還建立了亞洲最大的湯品中央廚房,日峰值產能可達5萬份。


    資方對供應鏈的關注也很高。專注餐飲投資的番茄資本,最近發布了《2018餐飲業投融資報告》。報告顯示,在2018年活躍于餐飲投資的高榕資本、IDG資本等投資機構,都偏愛投資供應鏈品牌。報告認為,資本對于純餐飲品牌的興趣度會持續降低。


    百福控股董事總經理王小龍認為,與餐飲品牌動態的“熱鬧”相比,供應鏈顯得有點“靜水深流”。“供應鏈很枯燥,沒有那么光鮮有趣。非從業者、消費者,一般對于供應鏈沒有感知。”但供應鏈卻是決定品牌長期價值的關鍵命門。




    3



    餐飲零售化:

    做各自領域里的“周黑鴨”


    2018年,餐飲品牌紛紛嘗試擺脫“純餐飲品牌”的帽子,積極進行零售化探索。餐飲零售化的“增長”想象空間,源于對服務半徑的計算。物理門店的服務半徑是1公里,外賣是3公里,而零售的服務半徑則可以是全國乃至全世界。


    在增長的誘惑下,餐飲品牌都積極進行零售化嘗試。



    在快餐領域,霸蠻以“學霸”姿態走在零售化探索的前列。其推出盒裝原湯米粉,并已打通微店、天貓、京東、有好東西、盒馬、BHG等線上線下主流零售渠道。零售業務貢獻了超過30%的營收業績。


    飲品門店要做自己的“香飄飄”。茶煮在3月份接受了龍品錫資本的千萬元融資后,很快推出瓶裝奶茶,進入7-11等便利店渠道。



    烘焙品類有天然的零售化優勢。關茶推出全系列的抹茶糕點、零食、冰激凌產品。精品中式糕點品牌于小菓,積極籌備進駐SKP精品超市BHG。AKOKO、獻上果子、夲宮PavoMea等品牌,也不甘落后。


    小吃品類爭做各自領域里的“周黑鴨”。麻辣誘惑、海鮮盒子、叫個鴨子、鹵人甲等品牌,也都相繼進行零售化布局。




    4



    地域性“土味”走俏


    小編梳理發現,2018年的餐飲資本市場,飄著一股濃濃的“土味”。選擇走“土味”路線的餐飲品牌,可以享受到的紅利在于:


    ● 品類認知度高,不需要教育市場。

    ● 有品類無品牌,賽道沒那么擁擠。

    ● 有一定的文化附著屬性,便于品牌化。



    中國本土地域性風味走俏,驗證了2019年羅胖跨年演講有一個“金句”:所謂的創新,就是用最新的手段,把古老的事物重新做一遍。


    豆漿和油條,原來是街邊隨手抄起就走的食物,也是老上海人“一日三餐都要吃的食物”。2018年4月,一個叫“豆漿愛油條”的上海品牌創立。它“新手段”體現在:


    ● 把豆漿油條路邊攤門店化、品牌化,專門開進人口稠密的社區購物中心。

    ● 產品還是豆漿、油條、糍飯糕、燒餅、小餛飩……只是賣相精美一些,裝盤用心一些。目前正在著手建立中央工廠,欲進行標準化生產。

    ● 運用大數據思維進行管理和運營。雖然門店只有4家,但品牌提取每周的產品、外賣、毛利等維度收集和提取數據,搭建數據框架。



    同樣“土味”滿滿的還有其他品牌。如慶豐包子旗下的子品牌“包小團”;在奶茶中,加入六道工藝古法煮茶的品牌“茶煮”……




    5



    結語


    2018年終究已落下帷幕。這些品牌在資本寒冬中拿到了融資。但融資并不是獲得了“免死令牌”。


    資本扎堆的飲品品類,很快就會進入“下半場式”淘汰賽。烘焙品類在2017年兇猛關店10萬家,2018年的數據是否會好看一些?


    供應鏈革命的愈演愈烈,意味著餐飲業必將越做越“重”。零售化看似美好,能把門店經營好,是否就能把各種商超、電商渠道經營好?


    2019年的餐飲業態,注定要在解決問題中前行。



    資料來源:贏商網

    往期品牌回顧
     

    喜家德水餃|吉祥餛飩|巴四老城區

    猿串燒烤 蛙來噠鍋兒匠辣子雞

    滿園春餅|星巴克|令狐沖烤魚|楊國福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今日新餐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67888.html

    (0)
    上一篇 2019年2月16日 14:00
    下一篇 2019年2月16日 17:04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