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2011年,巴奴把烏雞卷推上火鍋餐桌后,其他品牌紛紛跟進,烏雞卷日漸走紅。
但“雞紅是非多”,尤其是海底撈“塑料烏雞卷”事件之后,網友調侃,烏雞卷里有沒有烏雞不知道,但有塑料片……
其實,烏雞卷之所以走紅,跟其健康養生屬性不無關系,但直到現在,烏雞卷里的烏雞含量,還沒有明確的行業標準。
本期我們挑選了市面上常見的11款烏雞卷進行測評,來看看什么樣才是好烏雞卷,你的火鍋店能用不?
“雞紅是非多”
烏雞卷里必須有多少烏雞?
“菌湯配烏雞卷,一口肉一口湯,美味又健康”。2011年,巴奴推出了野山菌湯的最佳伴侶——烏雞卷。
之后,海底撈、呷哺呷哺等陸續跟進,烏雞卷很快成了火鍋界的“座上賓”,成了行業爆品。
餐見君隨機問了幾家火鍋店,他們均表示,烏雞卷的點單率一直不錯,消費者群體也很廣泛,女士、帶小孩的幾乎必點。
“鍋圈食匯菜品熱度榜”,烏雞卷位居蝦滑之后,成為第二大核心產品。
在“成都烏雞卷排行榜”中,撈王的烏雞卷位居top1,點贊量超過2萬人次。而在“鄭州烏雞卷排行榜’中,巴奴以近300人的推薦指數排名第一。
所謂“人紅是非多”,烏雞卷紅了,問題也隨之出現。
翻開各火鍋品牌的菜單,發現烏雞卷的售價在20—38元之間不等。有老板反映,“這是因為烏雞卷的生產廠家太多,不同品牌產品,一斤價差高達十幾元。”
而且,現在市售的烏雞卷,是以烏雞肉、雞肉等為原料加工而成的一種復合調理品,至于烏雞肉的含量有多少,還沒有統一的標準和定論。即使檢測,烏雞與普通雞肉屬于同類肉源,想分清也有點難度。
“有的用鴨肉充當雞肉,有的含有雞骨泥類的、有的煮熟后肉質散碎,等等,在無法準確辨識的情況下,很容易買到次品”。
如何挑選烏雞卷?
從顏色、氣味、狀態、口感來辨別
老婆餅里沒“老婆”,王子面里沒“王子”,可烏雞卷里沒有“烏雞”,就有點說不過去了。
面對混亂的市場現狀,到底什么樣的才是高品質烏雞卷,火鍋老板們如何挑選?
為此,《火鍋餐見》組織了一場烏雞卷測評活動,現場邀請了餐飲老板、美食記者、研發專家來充當測評官。測評地點為鄭州市企業總部基地。
測評對象:我們主要挑選了市面上的常見品牌,并選擇了同一品牌中不同烏雞含量的產品,以做對比。比如越匯有至臻、黑標系列;永達則包括了永達流通和康食尚。
測評規則:分為明測和盲測兩大環節,測評專員根據現場觀察、試吃的感受,勾選測評表中對應的結論。最終收有效問卷11份。
同時,我們還邀請了專研雞肉食材10年的專家,現場向測評官普及烏雞卷知識和測評標準。
。
價格
每斤價差11元,跟烏雞含量多少有關
整體看下來,同等含量(500g)的烏雞卷產品定價,從7元到18元不等。(市場上基本上是按箱采購,一箱30斤,下圖中是餐見君換算到每斤的價格對比)
最便宜的是鮮盟和香滋來,售價為7元/500g,最貴的是越匯黑標(烏雞卷含量在48%以上)18元/500g,不同廠家生產的烏雞卷單價相差11元/500g。
為什么差價這么多?資深研發專家表示,這也很正常,售價跟原材料的組成(烏雞含量)、食品安全管控、研發等方面的投入有關。
這幾年,隨著烏雞卷市場的火爆,入局的廠家越來越多,大打價格戰,已將烏雞卷拉下了高毛利神壇。
“另外,烏雞卷沒有統一的質量標準,有的企業就加雞肉、鴨肉等,這些原材料就比較便宜。”
包裝
不透明的避光,透明的能看到肉質
一般火鍋店老板采購時不太在意外包裝,其實包裝也有不少講究。一般標識突出、美觀個性的,說明品牌更有營銷意識。
上圖中,像越匯的系列產品,采用白底紅標黑字,比較有辨識度。而且包裝不透明,有避光的考慮。
其余品牌大都采用可透視包裝,只是在標簽的設計上有所不同,好處是能一眼看到肉質的組成、顏色。
對于烏雞卷來說,一般是冷凍儲存,只要運輸和儲存條件合規,基本不會因包裝的不避光而變質。
顏色
涇渭分明&模糊一片,哪個好?
對于顏色的測評,分為下鍋前和煮熟后,均為盲測,所有產品均在清水鍋涮煮。
資深研發專家告訴我們,優質的烏雞卷,顏色涇渭分明,肉質為正常的肉粉色。有色素或添加劑的烏雞卷,顏色模糊一片,分界不明顯。
上圖打“√”的品牌,如越匯至臻、越匯黑標48%、永達流通、喜富等均屬于顏色分明,有明顯區隔;剩余沒標注的,色與色之間的界限不清晰。
顏色的測評結果并不代表整體,因為有些廠家用普通雞肉冒充烏雞肉,肉眼是無法識別的。或者有的廠家用色素和添加劑,比如常見的是添加墨魚汁和焦糖,會把肉變成褐色。
在現場切片時,我們還發現部分烏雞卷中有黃色,這一般是雞肉的雞油含量過高。
氣味
有微微腥味是正常
正常的烏雞卷有雞肉的自然香氣,和微微的腥味。
從上述測評結果中能看出,大多數烏雞卷產品都帶腥味,這與烏雞本身的基因屬性有關,無法完全避免。如果出現明顯難聞的腥味,則是肉質不達標、添加劑過多導致。
有時為了掩蓋這些味道,一些廠家會添加香精來中和,就容易喪失烏雞最本真的肉香味。而且,大豆分離蛋白(一種添加劑,下文有解釋)含量過高,也會出現明顯的香精氣味。
狀態
不散碎、無水跡、無雜質
生的烏雞卷,一般狀態為:不散碎、無水跡、沒有骨頭和淤血等雜質。
在測評過程中,鄉潤和鮮盟的烏雞卷,清晰可見脆骨類的異物;發達和鮮盟的有淤血現象,顏色是紅色而不是正常的肉粉色;鮮盟和香滋來的出現散碎。
餐見君了解到,不散碎是烏雞卷的基本標準。行業中,通常添加酪蛋白(牛奶中的提純物)、TG酶(類似于酵母)來實現烏雞卷的完整性。
而且,烏雞卷中是不允許出現脆骨、淤血等雜質的,容易引發食品安全問題。
煮熟后的烏雞卷,正常狀態是:不散碎、無明顯縮水
發達和鮮盟在涮煮時,均出現大量的水沫和散碎情況;香滋來、喜富、發達和鮮盟出現明顯的縮水狀態。
關于水分問題,一般來說,正常范圍內的縮水是沒問題的,但也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比如每斤單價在10元以上的品牌,生產廠家一般不會在水分上做文章。在10元以下,也分為兩種情況:
一種會在生產過程中添加大量大豆分離蛋白,保水狀態非常好,但卻不一定是好產品;一種是沒有使用保水劑的烏雞卷,會出現嚴重縮水,但品質也許在線。
大豆分離蛋白是肉質品行業常用的添加劑,1公斤大豆分離蛋白最大程度能支撐15公斤的水分。也就是說,添加1公斤的大豆分離蛋白和15公斤的水,就能相互融合形成支撐物,達到和15公斤肉一樣的口感。
另外補充一點,如果烏雞卷在煮熟后表面特別光潔,則有可能是添加了膠體。
口感
滑嫩、有嚼勁、有肉感
品質達標的烏雞卷,入口滑嫩、有嚼勁、有肉感,吃后有一定的味覺記憶點。
市場上在售的烏雞卷,大部分執行的是SB/T10379速凍調制食品標準,產品配料上,除了主料烏雞肉以外,還添加有普通雞肉、大豆分離蛋白等。
要想實現涮煮后的口感好,有肉香,不僅原材料的肉質要有保障,也要考慮雞肉的脂肪含量等因素。如果脂肪含量過少,涮煮后味道會寡淡。
從表格中我們可以看出,越匯系列和永達流通,在口感方面表現最好,香滋來、發達、鮮盟都出現“無肉感”的評價。
需要說明的一點是:口感因人而異,現在的結果只體現測評專員的感受。
最后
從11款產品的測評結果中,我們可以窺探出整個烏雞卷市場的現狀、價格和品質。
眼下,烏雞卷的市場,雖沒有發展到,像牛羊肉以假亂真的惡劣地步,但是存在低價惡性競爭,已經對部分企業造成了不良影響。
特別是此次海底撈“塑料烏雞卷”事件,也將烏雞卷推向了輿論漩渦,現在甚至是未來一段時間,大眾對烏雞卷可能會存有一定偏見。
此時餐飲老板們更應該用品質說話,考慮成本的同時,選擇出最優質、性價比最高的食材,才能贏得消費者的好口碑。
《火鍋餐見》舉辦食材測評的目的,是為了普及好食材標準,幫助餐飲老板挑選出最優質、性價比最高的好食材,測評結果只是給大家提供一種借鑒。
餐見君歡迎各方觀點碰撞,也歡迎大家在留言區指正不足哦。有意向參與食材測評的,可以添加餐見君微信:hgcj66666。
往期精選
海底撈、小龍坎等10個火鍋大佬談效率
特勞特:每家餐企都需要發起“大決戰”!
海底撈被盯上了?
好食材推介:大佬爭破頭的鮮鴨血
鍋圈再融6000萬美元,累計融資額近10億!
失控的“加盟派”火鍋,還能跑多遠?
原創文章,作者:火鍋餐見,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720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