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10至15年內退休、未來接班人要愛海底撈、懂業務、能洞察人性,創業3元老無資格……” 昨日,海底撈掌門張勇發了一封“啟動接班人計劃”的公開信,這封信里沒有大話空話套話,但隱藏了很多有用的信號,餐見君梳理出了9個要點。(文末附張勇公開信全文) 張勇在信中說自己要退休了。但完成這個計劃至少需要十年,最多不超過15年。正如他所說,“但凡事預則立,早謀劃終歸會顯得從容些。” “10年后我就滿六十歲了,擔心我們的學習能力跟不上,害怕我們淪為企業發展的絆腳石。” 他表示,所有人都有機會參與到這個領導者接班計劃中,只有3個人不可以:聯合創始人施永宏、CFO茍軼群、COO楊小麗。 ▲從左到右依次是佟曉峰(已辭任)、施永宏、張勇、楊小麗、周兆呈 因為他們太貴了,對未來的董事會來講,性價比不高。 在資深餐飲行業觀察人士譚野看來,排除三個元老級創始成員,是因為他們太老了。從張勇調侃施永宏“比我老,比我胖”,還回憶與CFO和COO結識時的年齡就能看出來,張勇試圖推行年輕化。 “元老當政,論資排輩是民營企業的痼疾,張勇從最高層一刀切,就是向外界宣示年輕化的決心。”譚野說。 張勇對接班人的畫像是:“愛海底撈、業務熟練、又能洞察人性的領導者。” 這3個要求里也傳遞出一些信號。譚野認為,愛海底撈,意味著這個接班人要有忠誠度。未來,職業經理人將成為海底撈的領導主體,如果職業經理人對公司沒有感情,就會只注重短期績效目標,而忽視公司長期價值。 懂業務,其實體現的是海底撈一以貫之的人才選拔原則——管理層幾乎全都是從一線層層晉級而來,比如店長需要通過門店所有崗位的考試。那未來的接班人也應該歷經必須的基礎崗位,甚至是供應鏈、信息化等崗位的歷練。 洞察人性這個要求最高。領導的本質就是管人,而人又是最復雜難管的,張勇本人就是一個人性洞察高手,所以海底撈未來的接班人也一定要情商高。 “努力工作的店長,背后一定有一個努力的家族長。努力工作的家族長,背后一定有一批優秀而努力的教練。這些優秀而又努力的教練,背后一定有一個行之有效的升遷體系。”張勇在信中稱。 眾所周知,海底撈的員工流失率只有不到10%,本身海底撈就有遠高于行業的人才儲備能力,如今啟動接班人計劃,更令行業刮目相看。這背后確實是它的薪酬升遷/淘汰體系在起作用。 海底撈一直堅持雙手改變命運的價值觀,給員工充分造夢空間和動力。(如下圖) 做得好了會往哪里升,做得不好會往哪里降,員工非常清楚。只要通過考試,就能得到晉升。 店長以上又有家族長、教練、決策委員等不同職能機構。而教練則是最有潛力的管理層候選隊伍。 在這個體系里,他們設計了兩個關鍵點:一是升遷不能夠越級,只能一步一步地升。比如所有店長都是從招聘初級員工一步步培養的,沒有空降店長;二是降級可以越級,高級崗位只能降到初級,因為中級要留給初級升上來的人。 這給員工了非常公平的內部競爭環境,這也是留人和發展人才的關鍵。 信中張勇說,去年十月份左右,海底撈對家族長以上干部的收入實行了“限高令”。也就是說,無論他們多么能干,多么努力,其收入都將被控制在一個固定數目內。 “只有這些新的工作才能給你帶來額外的、不菲的收入。” 這充分說明,張勇在用機制逼迫內部人才成長,也是間接激發組織活力。 很多企業做大了容易得大企業病,老員工占著更多資源,享受更多收益,卻貢獻最小的產值。此舉,張勇就是用利益去倒逼干部去學習,去進步,去創造更大的價值。 往期精選
原創文章,作者:火鍋餐見,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722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