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被妥協”的巴奴,上新自助小料為哪般?

    據說一頓火鍋的成敗,80%取決于一碗小料。


    好馬配好鞍,好食材也要搭配適合的小料。一直因沒有自助小料臺而被詬病的巴奴,終于坐不住了。




    1

    被“妥協”




    近期,巴奴各門店陸續上新自助小料,含19種小料和4種應季水果,每位9元,概念餐廳每位10元。


    ? 圖片來源于網友


    經改良,巴奴蘸料分為兩種形式:一是巴奴專家小料,不用調,更省心,分別是針對牛油辣、青椒辣、番茄辣鍋底的三種小料;二是動手DIY,可以根據指示圖,調制川派口味專用小料、無辣不歡小料、麻醬黨專用小料、小清新專用小料等。


    ? 海底撈智慧餐廳小料臺


    要知道,這些年巴奴一直堅持“蘸料單份單點”,在火鍋界算是特立獨行。如今,巴奴終被“妥協”,改成通用的自助小料臺,這背后究竟有什么邏輯呢?




    2

    為哪般?




    有人會問,不就是份小料,至于搞得大驚小怪的嗎?其實不然,它的背后隱藏著巴奴的巨大“心機”。


    打造超級體驗


    巴奴上新自助小料臺,它直接關系到就餐體驗。小料臺幫顧客降低選擇成本,解決“眾口難調”,同時滿足消費者的參與感,也間接幫助門店提升翻臺率。



    顧客的要求有時候較瑣碎,一會要求來點香蔥,一會加點醋,服務員稍微不及時會讓顧客體驗不好。據圖片顯示,巴奴小料臺位于靠墻較空曠的位置,滿足客人方便快速拿取東西,以及容易管理這兩個條件。


    顧客點餐后,終于不用花太多時間在“等餐”這件事上,自己起身去拿,這時候最明顯的變化可能就是:客訴下降了。


    另外,上新自助小料也給足顧客新鮮感,任誰都會去嘗試調制自己的專屬小料。


    突出產品主義


    小料臺的背景墻上印著大大的宣傳語,“根據鍋底搭小料,吃法更專家”。巴奴通過打“專家”這張牌,試圖贏得在消費者心目中專注產品的匠人形象,這招實在高明。


    小料某種程度上也可以說是產品的一部分,其中,應季水果符合火鍋店夏季營銷規律,水果所帶來的新鮮、健康感轉移到品牌感知上,更加突出產品主義元素。


    ? 圖片來源于大眾點評


    除了蘸料和水果,巴奴日后是否上新自助小菜也說不定。提到湊湊火鍋,很多人難忘的竟是自助小料臺的涼拌魚皮,很多消費者甚至因為這道小菜而成為忠實顧客。


    降低人力成本


    上新自助小料前,配餐流程一直是后廚收到單子,調制蘸料,再由送餐員端到餐桌上。而如今只需專人及時補給,隨手清潔臺面,便可滿足供應,大大降低人力成本,減輕后廚負擔。


    不論是海底撈投入1.5億重金進行店面智能化,還是巴奴5月份上新機器人送餐,或許都能達到節約人力成本的目的。


    ? 巴奴概念餐廳上新機器人送餐


    如何在紅海中脫穎而出,與跟跑企業拉開距離,已成為頭部品牌自我提升和提高議價權的關鍵,或許這也是巴奴打開步子,迫于優化與創新的原因。




    3

    看得見的超體驗




    小至街邊麻辣燙,大到餐飲頭部品牌,都把自助小料作為消費者就餐體驗的重要一環。


    除此之外,對于中小火鍋企業來說,還有哪些直接落實到門店,打造顧客“超體驗”的行為呢?


    餐前


    來看看餐飲行業的兩個例子:等位服務和手機點餐。



    海底撈將就餐前的美甲、喝茶、吃零食變成“業內標配”。但如今,人們通常會選擇出去逛一逛,如果有一個提醒功能,相信很多消費者都會選擇它,提供網絡和充電服務可能也是消費者真正渴望的。


    雖說這些小舉動不起眼,可卻在暗中給了消費者一份價值感和體貼感。


    手機點餐,如今技術較成熟,只需關注公眾號,便可點餐下單。對于消費者來說,手機點餐可以減少等待時間,獲取實時優惠,還可以滿足自己的個性化需求,用餐體驗顯著提升。


    餐中


    就餐過程中,除了有好的口味體驗,還需要以消費者為中心,結合消費者習慣,為其提供更優的體驗。


    服務員需不斷餐中巡臺,將茶水倒滿,清理桌面上客人留下的紙巾等垃圾,并撤下空盤子,然后重新調整客人菜品位置,以便于客人更好地享用,同時用新盤子將客人的臟盤子換下。


    許多餐廳都有提供頭繩這項服務,可是鮮少有餐廳會把頭繩做得精致可愛。有的火鍋店就區別于普通的黑繩,用品牌的IP形象,增加品牌記憶點。


    餐后


    餐見君了解到,“助消化服務”是種服務營銷新形式,江中消食片曾跟小龍坎組成CP,以“餐飲后服務”作為切入點打健康牌,作為一種新嘗試。



    巴奴餐后送紅皮花生、薄荷糖,幫助顧客去除蒜蓉等蘸料產生的氣味;撈王聯合滴滴提供“餐后平安乘車服務”等,這類餐后行為既凸顯了品牌調性,也增加了一定的品牌美譽度。


    行業普遍認為,餐飲業已達分水嶺,各品牌在或難以拉開差距或缺乏實質性創新。


    如何在餐前、餐中、餐后這些細節上優化與提升顧客“超預期體驗”,或許是制勝關鍵。




    4

    小結




    有業內人士說,“消費者如今越來越追求極致體驗,甚至是超預期體驗,只有給顧客創造更近距離的感覺,而不是一次性生意,這樣顧客才會第一時間想到你”。


    顧客要什么,我就給你什么,本質上抓住一種顧客愛占便宜的心理。但說到底,顧客體驗還是要建立在產品穩定、場景多元、品牌力的基礎上。


    終究還是要落回到原點。




    統籌|巖巖

    編輯丨田果

    視覺丨李青超 馬亞丹

    法律顧問丨李欣華

    火鍋餐見原創出品,轉載請聯系授權

    (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

    往 期 閱 讀

    海底撈上小龍蝦海底撈進重慶品牌故事背后的套路



    歡迎關注

    【火鍋餐見】

    聯系我們|18637183183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火鍋餐見,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72828.html

    (0)
    上一篇 2019年7月8日 08:00
    下一篇 2019年7月8日 10:30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