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
餐見君好,我是一家縣級市串串火鍋店的老板,隨著天氣變熱,越來越少的人愿意來火鍋店就餐,上座率低,生意下滑嚴重。我該怎么做才能吸引顧客來店消費,并且愿意回頭?
答
本期解答嘉賓:劉偉,宏滿堂重慶火鍋創始人,深諳餐飲行業發展運營規律,一位思想前衛、行為穩健的“80后”。以下為劉偉口述。
1
籌備
生意只有兩季,努力就是旺季,不努力就是淡季。經過連續幾年的觀察,我發現店內一個有趣的現象:2017年夏季中午平均上座4-8桌,晚上10桌左右,同年冬季基本坐滿,很少翻臺;到了2018,夏季中午平均8-10桌,晚上將近20桌,同年冬季店里新增11張臺后,還能實現翻臺。
一句話概括總結,夏季進店顧客人數越多,隨之冬季的生意會越好。因此,火鍋店淡季不只是為了做活動才去做,而是為了占領消費者心智,有策略性、針對性地做活動。
其實在過年的時候我們已經開始籌備,過年的店內包桌的顧客較多,我們會送“開年鴻運大禮包”,大禮包里面有啤酒券、酸梅汁券、火鍋店代金券等(下文詳細分析各類券),同時,我們整個集團旗下的板塊都會推放。
鋪的面越廣,送出去的券就越多,到店消費的人也會越多,我們連續好幾年都按照這個流程走,經實踐證明提前鋪排籌備,活動效果更好。
2
講故事
因為價格選擇你的顧客,最后大多會離開,但因為食材、品質或服務選擇你的顧客,基本上不會離開。所以,想讓喜歡自己店的人了解自己,首先得給顧客“講故事”。
冬天生意較火爆,服務員基本顧不上給顧客灌輸食材知識、燙涮技巧什么的,夏天正是個好時機。
舉個例子,我們店里供應的是鮮毛肚,上菜后服務員會走到顧客跟前說,“夾一片毛肚,在沸水里左涮涮三下,右涮涮三下,不放心再朝鍋里游游泳,便可吃了”,詳細教客人怎么涮毛肚,才能保證口感最好。
再比如,服務員在推介主打菜品鮮切羊肉時,就可以說,“夏天氣溫高,大家都喜歡喝冷飲、出汗,在中醫理論里,羊肉屬于滋陰補陽佳品,而且羊肉性溫,無論什么季節吃都不會上火”。
當然,食材科普一定要有真實依據。
夏天到店吃火鍋的人絕對是忠實顧客,把店里的特色和理念慢慢講給這部分人聽,自然而然地,他們就成了店里的第一批“意見領袖”。
憑借著對火鍋的熱愛和精通,他們的朋友也會對其產生信任,就這樣,轉介紹客戶來了。
3
刺激活動
A
越吃越便宜
重慶火鍋有個不成文的定律,連著吃4頓就再也離不開這個味道了。大數據統計,重慶火鍋的夏季消費頻次為兩周一次或三周一次,吃4頓火鍋至少需要2個月,我們的活動周期就定在了5月初至7月初。
別人家的折扣都是越做越高,我的折扣則是越做越低,原因也在于此,最大程度增加復購率。以10天為單位,從95折、9折、85折,依次遞減至7折甚至65折。具體操作如下——
5.1-5.10,95折;
5.11-5.20,9折;
5.21-5.31,85折;
6.1-6.10,8折;
6.11-6.20,75折;
6.21-6.30,7折。
與此同時,我們采用城市級自媒體、微信朋友圈推廣、微博推廣等線上多渠道進行活動曝光,最終引導至活動頁面完成銷售轉化,順其自然地把競爭對手的顧客引流到自己店里。
B
“啤酒節”
夏季火鍋店消費者的痛點,簡言之,一是空調,二是飲品。我們把空調溫度調到最低,然后就開始在飲品上下功夫,啤酒節送券,內容設計如下——
28元100扎酸梅湯(單價10元/扎);
58元300瓶啤酒(單價5元/瓶);
68元300瓶啤酒+100扎酸梅湯/獼猴桃汁。
意味著它有可能吸引消費者不止一次到店消費,畢竟兜里還有那么多飲品券沒用完,在吃火鍋的場景下,自然會出現一種心理暗示:就去他家。
到店消費的女性,多會點酸梅湯,點單結束后,我們的服務員會告知:您今天點了兩扎酸梅湯,飲品消費20元,現在店里正在推出“28元送100扎酸梅湯”活動,時間截止到7月份,剩余的酸梅湯券可預存在門店里,需要為您辦理嗎?
如果是顧客是男士,啤酒當然是不二之選,這時候不建議一開始就推活動,不然誰會點不在活動范圍內的啤酒品牌呢,可以選擇在客人結賬時,服務員告知活動規則,總而言之,顧客都會得到便宜,很愿意辦理。
68元的方案是針對情侶、夫妻,滿足火鍋店的多樣化就餐場景。啤酒節結果是:活動持續了30天,共售出啤酒卡3000多張。
100扎酸梅湯或300瓶啤酒顧客喝不完怎么辦?除非每天都來店里吃火鍋,否則肯定消費不完,活動結束前,可以贈送顧客券上剩余金額同等價值的鍋底或菜品,避免客流斷層。
至于這么做會不會賠錢,所有的活動設計都源于大數據和商業邏輯,火鍋利潤主要來源是菜品,酒水消費并不多。
嘗到第一次啤酒節的甜頭,今年我們已經著手策劃第二屆夏日啤酒節了。
C
517“吃貨節”
5月17日,諧音“我要吃”,吃貨節是店里全年活動中優惠力度最大的一次:儲值517元送517元,相當于打5折。結果是:沉淀700多名儲值客戶,平穩過渡火鍋淡季。
我簡單說下這次活動的設計理念,店里的桌均消費330元,顧客充值后,卡里會有1000多元余額,可以滿足至少3次到店消費,剛好到7月初,火鍋店生意開始好轉。
此外,我們店里常年都會提供“解辣神器”冰粉,現在很多火鍋店都有這道小吃,但我們是公司派團隊專門去成都學習的秘制配方,在口味方面相對來說較有競爭力,在當地還算有些名氣。
說到最后,我的火鍋店處于地級市,人均消費70-80元,所以這一套方法并不通用于所有類型的火鍋店,還是要細分消費客群,分析大數據,找到適合自己的淡季引流策略,營銷不是“照搬就好”。
統籌|巖巖
編輯丨田果
視覺丨李青超 馬亞丹
法律顧問丨李欣華
火鍋餐見原創出品,轉載請聯系授權
(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
往 期 閱 讀
冰粉|位置不夠,營銷來湊|打造“酒水戰略”
歡迎關注
【火鍋餐見】
原創文章,作者:火鍋餐見,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730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