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千萬別叫顧客“姐”,最好還要告訴他們如何占便宜!
你是否想過這樣一個問題——一家火鍋店平均投資幾十、上百萬元, 企圖在裝修上討好消費者,在產品上討好消費者,但最終,一個月薪 3000 元的服務員的一個不恰當的細節,可能毀了這一切努力。
一次和朋友聚餐吃火鍋,我問為什么不選擇另外一家火鍋店。朋友義憤填膺地說,她有次去那家店,服務員竟然叫她“大姐!”。她說,“我不就是那天穿了媽媽的大棉襖么,那個服務員明明比我還大!當時只想給他一句媽賣批,再也不要去那家店吃火鍋了。”
這看似只是一個小小的稱呼問題,實則影響深遠。服務好一個顧客,你才可能擁有服務他朋友們的新機會。相反,服務差成了餐廳的一種慢性自殺。表面看殺傷力不大,每次只是得罪一個人,或者一桌人,實際每個人背后都意味著一群人。
把顧客們都得罪完,你的火鍋店就可以乖乖歇業了。
顧客對一家火鍋店的感受
很大程度來自服務員
服務員是在最前線和顧客打交道的人,顧客對一家火鍋店的感受很大程度來自他們。
海底撈以“貼心的服務”牢牢占據顧客的心智,很多人沖著“服務”也要去海底撈一探究竟。知乎上有個帖子《海底撈有哪些讓人難忘的服務細節?》,吸引了 304 個回答,最佳回答收到了上千個“贊同”。
——什么樣的服務是好服務?
講真,這個問題有點大。因為服務和餐廳的類型相匹配,是相對的,你不能要求人均幾十元的小火鍋店去學人均三位數的海底撈比服務。
今天,我們就探討一個小一點的話題——什么樣的服務細節,讓消費者感到舒服?
從一個細節說起:
如何稱呼 90,95 后?
回到開頭的案例,當 90 ,95 后走進餐廳,該怎么稱呼?
我不會忘記前幾天在地鐵上,我看到一個同齡女生給小孩讓座,長輩對小孩說,“快,和阿姨說謝謝”時,她一副“黑人問號臉”的表情。
如何稱呼,這個問題看似細枝末節,但,不恰當的用詞,消費者是會記到心里去的。尤其是女性消費者,她們又恰好是各大平臺評論的“中堅力量”。
叫“姐”雖然能拉近距離,但不是人人都喜歡。
我問了以前曾做過服務員的同事,他們會怎么稱呼顧客,有沒有專門的培訓?他說,主要看眼力,中年以上的就叫哥、姐,小年輕就叫帥哥、美女。
這讓我想起,社交中常常會遭遇的一個難題,叫做“你猜猜我多大了”,以前我特別實誠地猜,往往把 95 后猜成 90 后,對方就不樂意。
后來我終于知道了,唯一的標準答案就是,往小了猜。
對顧客的稱呼也是,尤其是女性顧客,往年齡小了叫,往美了叫。比如,小仙女(微笑臉)。
你可以體會一下這個三個詞語,帶來的心理感受:小姐姐、姐、大姐。如果用一組表情來形容的話,我想是這樣的。
現在,感受到了吧。
千萬別再叫什么大哥、大姐了!
“小哥哥、小姐姐、小仙女”,麻溜兒地叫起來。
這些服務細節看似不起眼
卻會為你加分
俗話說的好,細節決定成敗,在開火鍋店的時候,看似很小的細節其實會有很大的作用,或者對店鋪產生很大的影響。
開火鍋店看起來非常簡單,只有幾個步驟,但是操作起來卻并不容易。想要開好火鍋店,首先應該從服務細節下手。
01
為顧客提供細致的服務
比如當客人走進了火鍋店,你聽出來他感冒了,這時候可以通知后廚,為客人準備一碗熱氣騰騰的姜茶。姜茶非常簡單易制作,但是到了顧客那里就是你優質服務的體現,這樣可以更好的把握住客人的心。
02
在服務過程中保持好微笑
在火鍋店的經營中,服務員應該要有責任心、耐心和愛心,不要帶著情緒上崗服務顧客。管理者也應該及時和員工進行溝通,關心好員工,給他們溫暖,這樣他們才能更好的保持微笑的服務客人。
※ 笑容是最好的妝容
03
點餐:別讓消費者點多了
作為火鍋店的服務員,一定要了解菜品,因為這樣可以更好的向有需求的客人詳細介紹和推薦。尤其聚餐場景,消費者需要一個“參謀”,在他們下不定主意時給推薦幾道菜;點菜結構不合理時(比如幾乎都點了涼菜),適當提醒;點太多時,善意“制止”。
04
結賬:告訴消費者如何占便宜
我的微信加了很多群,絕大部分都被屏蔽了,只有一個群我會不厭其煩的打開,然后耐心點開每一個鏈接,這個群叫做:互聯網紅包共享群。
消費者要的不是便宜,而是“占便宜”,紅包共享群的活躍,從側面說明了這一點。
這在就餐的結賬環節也體現得淋漓盡致。同樣吃一頓飯,一樣的菜品、一樣的環境、一樣的服務,能打 9 折,我為什么要支付原價?
有次結賬時,我直接掏出微信支付的頁面遞給服務員,她輕描淡寫說了一句“用支付寶支付有優惠哦”,我立刻收回手機,道,“好的,那就支付寶吧。”
有的商家有會員價,享受會員價的條件是:關注微信號。
服務離不開場景。如果消費者剛入座時候,你推薦他關注公眾號,他覺得這是一個推銷行為。但結賬時,你告訴他關注公號立刻享受會員價,你是在幫助他們“占便宜”,是一種服務。
※ 消費者的“占便宜”
服務細節決定成敗
細節看似不起眼,卻不代表不重要。它如同一枚釘子,可以在消費者心里扎得很深。
你稱呼一個女性顧客“美女”,她可能過耳就忘,但一聲“大姐”,她一定會耿耿于懷很久,很久。
外婆家總裁裘曉華說,我們要回于初心。回到開第一家店的時候,是怎么通過環境的打造,口味的提升,服務的提升來打動顧客的。怎么做到讓幾千個服務員熱情一致地說一句最簡單的“你好”,是我們每天不停去做、不停在現場強化的事情。
已有上百家門店的外婆家深知回歸門店的重要性。喜茶也是,創始人 Neo 說,大眾點評上的每條評論,他都會去看。
而你呢?不抓門店,不抓服務,不抓細節,不是作死么?
End
統籌|巖巖
編輯 | 阿寧
視覺 | 小雪
火鍋餐見編輯整理,轉載請聯系授權。
這是火鍋餐見為您分享的第 17 期內容
歡迎識別下方二維碼關注我們
快到鍋里來
!
點擊下方藍色文字,查看往期內容
這家火鍋店的故事,得從修路講起
干貨分享 || 火鍋人的傳承與創新之路
老字號涮羊肉栓客,其實賣的是習慣
干貨分享 || 新辣道360°供應體系建設
念念不忘,火鍋店里的那口甜柔
干貨分享 || 中高端火鍋市場定位與配套產品設計
聯系我們 | 18637183183(同微信)
內容交流 | 18039281106(同微信)
郵箱 | 1303859391@qq.com
歡迎來撩~
原創文章,作者:火鍋餐見,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737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