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番茄資本發布了《2018年3-6月食品與餐飲行業月度報告》,比較詳盡的將上半年已經公布的機構投資數據做了披露,如何看待這其中的趨勢與變化,在接下來的每周里,我們將發布一些自己的觀點,以開宗明義。
宏觀背景條件下的投資趨勢數據是:
餐飲投融資的方向重點轉向快消品、飲品及供應服務商領域,表現為:2018年3-6月,已披露的投資事件共66起,總金額35.44億人民幣,平均單筆投資額6329萬人民幣,總體投資案例集中在A輪與B輪,其中,供應鏈及服務商融資金額占比49.2%,快速消費食品占比22.9%,飲品占比22.3%,而快餐及正餐各僅占2.8%。
2018年上半年機構投資出現了3個典型特征:
1. 資金安全及成長性成為機構投資首要考量點
在資本寒冬下,投資成本相對重的快餐與投資成本重的正餐迎來的是真正的融資冬天,而供應鏈及服務商由于受餐飲大環境迅速發展尤其是外賣領域的高成長性影響,加之本身不直面市場餐飲競爭的格局以及關聯屬性空白的想象力空間,則備受機構青睞。
不過,隨著信息的不斷對稱,供應鏈及其服務商領域的競爭已經開始加劇,紅利將開始逐步減少。
2. 餐飲品牌區域化格局正在形成,區域品牌成為機構關注熱點
自2015年-2018年以來,中國餐飲業區域化格局逐漸形成,大部分餐飲品牌開始認知到由于信息對稱因素及產品南北差異因素的影響,形成全國性品牌的時間越來越長,機會越來越小。對比條件下,做區域性品牌更容易存活,更容易建立區域壁壘,品牌受影響面較小,控制能力較強,根基更為穩固。重點體現在諸如像海底撈、西貝、喜家德、巴奴等都在建立區域品牌壁壘,以保障股東投資收益。
3. 飲品領域成為餐飲行業新發展生力軍,成為機構投資的強心劑
自2015年12月因味茶創始人繆欽獲得京東劉強東2億元A輪融資開始,茶飲品借助與星巴克發展邏輯,開始了近3年來暴雪式的快速發展。緊接著,2016年8月喜茶創始人聶云宸獲得了IDG及今日資本何伯權1億元的A輪融資,2017年2月至今奈雪創始人趙林獲得了天圖資本連續3年連續3次過1億的投資,至2018年,獲得機構投資的茶飲品的品牌還有:鹿角戲、關茶、1314茶、煮茶、teasoon、騎士老虎茶等諸多品牌,但前三名為喜茶、奈雪、關茶。
他們的共同特征為:直營、區域性、SKU少、投資回報期短。
相對于三年前投資快餐行業獲得的穩定性及想象空間,飲品借助于星巴克的成功發展邏輯及更低的投入以及線上外賣的可高增長性,更容易獲得機構的橄欖枝,這也是瑞幸咖啡短短一年時間蓬勃發展并獲得2億美金融資的特征表達。從2015年至2018年的數據看來,喜茶的速度更快,更像消費品中的絕味邏輯,而奈雪采用的是軟歐+茶飲的方式,更像周黑鴨發展邏輯,這兩個品牌目前代表中國飲品領域的兩種典型發展方式,至于到底誰將問鼎并引領中國茶飲市場的前茅,再過兩年可見端倪。同時,線上飲品的發展成為機構追逐的新的熱點,互聯網的發展帶動了整個餐飲業信息對稱后的紅利驅動。
形容2018年上半年的機構投資,讓我只能用這句“眼中饕餮,手中白石”來表達,即如果想在機構投資中脫穎而出,必有饕餮之食,也必備出世利器。
番茄資本 / 駿達
內容發布方簡介
番茄資本作為中國第一支專注于餐飲行業早期投資的基金,同時為餐飲品牌提供中后期FA及并購服務,定位深耕投后管理服務,為投資項目提供資本后期再融資服務、戰略輔導、股權激勵咨詢、餐飲九大管理系統輔導、供應鏈資源對接、人才推薦等一系列投后服務。
近一年多時間投資孵化出包括豐茂烤串、臺資味、阿甘鍋盔等多個餐飲獨角獸品牌,創立初始即與絕味、巴奴、極致薈資產等知名餐飲企業和投資機構達成戰略合作關系和長期資金供給,并為番茄投資的優秀項目進行優先再投資、收購兼并等退出通路,形成了一個募、投、管、退的完整體系。
掃碼關注公眾號
獲取最新餐飲投融資資訊
更多精彩內容查看:
《干貨 | 餐飲行業投資機遇解讀》
《2018年3-6月中國餐飲投融資報告》
《2014—2017年中國餐飲投融資報告解讀》
《第一個餐飲上市班——餐飲IPO成長營》
↓ 點擊閱讀原文,申請融資
原創文章,作者:窄門餐眼,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739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