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餐飲案例分析之《川調四味粉》

    川調四味粉

    晨樹是陪我騎行川藏線的小兄弟,去年突然想進入餐飲行業,最開始是打算開個面館,因為我對面一無所知,所以最后在大家的綜合意見下,他選擇了紅薯粉作為目標單品,之所以選擇粉作為目標,除了產品本身具有大眾化消費群體的廣闊市場空間之外,更主要的是:我們可以為他提供技術支持。

     

    盡管我一再給晨樹告誡創業的艱難和可能的風險,這家伙最終還是義無反顧的開了,并且直接選址在太古里對面的東糠市街,這里曾經是一條背街陋巷,以前這里的皮面月租金一千多元,太古里開街后,瞬間暴漲到一萬這個級別,晨樹機緣巧合遇對了房東,給他們以很低的價格就拿下現在的鋪面。

     

    一切準備就緒以后就開業,結果出人意料的是,晨樹他們的這家小餐廳,居然沒有經歷新餐廳最開始那種艱難,開始的第一個月就實現了盈虧平衡,從第二個月開始就已經小有盈余,與其他絕大多數餐廳開業后要連續虧損好幾個月相比,晨樹的四味粉顯得太順利,太容易了。

     

    當然,這主要得益于這個店所在的口岸和位置,雖然這條街上也經常有餐廳倒手轉讓,好些新開業的店熬不了多久就關門走人,但不得不承認的是,晨樹他們之所以不用經受虧損的折磨,主要還是因為這附近有足夠多的固定上班人群和流動消費者,畢竟,這里已經成為成都新的商業地標。

     

    雖然這個店開業就不虧錢,但要往上突破則變得很困難,晨樹為此努力了好幾個月,在這幾個月中,我幾乎沒有給晨樹他們以任何幫助,他經常給我電話,或者見面來找我,我都讓他隨便整:既然你是創業老板,而且沒有虧損的壓力,那就先別管對與錯,只要你自己認為對的,就去嘗試!

     

    一方面確實是因為我不敢胡亂給晨樹建議,原因是我雖然研究過一些關于快餐的東西,但那僅限于理論,沒有現實中的實際經驗,我害怕胡亂指揮導致不好的后果;另一方面,則是我認為應該讓晨樹他們去主動思考和研究自己的發展之路,因為這是他們的項目,全程體驗里面的喜怒哀樂,才是完整的創業。

     

    結果,幾個月過去了,川調四味粉目前還是處于一個比較尷尬的境地:平均日營業額還沒有突破2000元,日客單量也剛剛超過100人,與開業相比,增長的幅度非常有限,那么接下來就是值得分析原因的時候了,昨天我到晨樹店里去時,也一直在探討這方面的問題。

     

    我曾經在“快餐四要素”這篇日志里寫過,菜品味道,并不是一個快餐的核心競爭力,如果滿分算一百分的話,這方面只需要做到75~85分即可,快餐競爭的,更多是味道之外的其他方面的競爭,其中又尤其是快捷和方便上面,從這個角度而言,晨樹他們的產品是沒有硬傷的。


    這不是理論判斷,而是有現實數據作為佐證:開業不久后,晨樹他們發現客流量和營業額無法向上突破,以為是粉太單一的緣故,因此開始在粉的基礎上,嘗試增加一些其他菜品,在征求我的意見時,我同樣讓他們決定,只要他們自己覺得可行,那就去試驗:只有試過才知道最終的結果。

     

    晨樹他們也確實做了不少嘗試,比如店里增加了飲品,增加了鍋盔,有一段時間增加冷串串和缽缽雞;后面還曾打算增加土豆片等小吃,但是所有這些增加菜品上的努力,都沒有實現日營業額的向上突破,也沒有因此帶來更多的客人,因此,我們可以據此得出結論:這個店的問題不在菜品上面。

     

    那么問題在哪里呢?我們回頭來看晨樹的店,大家會發現一個現象,晨樹他們店現在的流失和幾個月以前沒有質的變化,是因為他們從始至終,都是因為口岸而帶來的過路客在做客流支撐,真正的回頭客數量比較少,我也專門問過晨樹,目前有名有姓的回頭客,數量應該還沒有100人。

     

    作為做周邊方圓三公里的快餐,尤其是粉條這樣的普通食材,他的客流其實比較有局限性,如果周圍三公里范圍內的客戶不知道自己這家店,那它一定無法存活,而晨樹的店因為是在太古里對面,而且一開業就沒虧損,所以他們變相的被這種流動客數量影響了自己的判斷。

     

    什么意思呢?就是晨樹需要回到常規的小餐廳創業思路上來:他們這個店如果不在太古里,沒有這樣的口岸優勢,要怎么去做呢?很明顯,會花大量的精力去做客戶宣傳和告知,以讓盡可能多的目標消費者知道,以后這附近有這么一個店可供他選擇。

     

    這恰好也符合我前段時間聽的外賣課程,那位分享者明確表示,他們開店沒太多技巧,就是每個新店開業后,新店負責人必須鎖定周圍最近的四棟樓,去做現實中的地推活動,不管有沒有效果,都必須掃樓一個月,只要真正堅持做這個工作的店,就能活下來,實現盈虧平衡了,再擴大宣傳面積。

     

    而晨樹他們相當于還沒有做掃樓的工作,就已經實現盈利,這實際上已經擁有了得天獨厚的條件,那么接下來,他們要做的,其實不是增加其他菜品來吸引所謂的“更多客人”,而是應該以自己店為核心,把周圍一公里范圍內的固定上班族作為目標人群,把里面那些對粉不排斥的目標消費者給挖出來。

     

    為什么其他快餐要三公里,而晨樹他們只需要一公里?因為太古里附近的上班人群太密集了,且不說太古里那些工作人員,光是緊靠的時代廣場,晶融匯,IFS,銀石廣場這幾棟樓,上面的辦公人員可能就好幾萬,一公里之內有足夠密集的人群去找目標客群。


    作為一個沒有任何知名度的快餐新店,老板又不帶粉絲基礎的話,在周邊找到足夠多的目標消費群,是在味道沒有硬傷情況下,著重去解決的問題,很多小店,其實就是死在找不到目標消費者這個問題上,而晨樹比其他很多創業者都幸運的是:他們沒有做這個工作情況下,靠流動客就已經讓店里實現了盈虧平衡。

     

    我認同張哥的觀點,晨樹他們可以考慮讓心態歸零,從頭再來一次“創業”,與其他新創業者相比,他們現在的客流和穩定的生意,相當于解決了后顧之憂,不用背負虧錢的心理壓力,前面幾個月雖然沒有賺到大錢,但從里面學習和總結到了很多經驗,然后輕裝上陣,去在店周圍,尋找到足夠多的目標消費群。

     

    這就是我對晨樹他們四味粉的一個旁觀的判斷,當然,產品層面也需要繼續去完善,紅薯粉的貨源品質一定要穩定,粉的浸泡和烹煮時間一定要固定下來,充分考慮到上客的密集度來準備粉條,避免產品上出現讓消費者無法接受的硬傷,否則的話,這些就會給后續的營銷宣傳拖后腿,影響回頭客數量的積累。

     

    中午發出那條預告這篇日志的信息后,很多朋友提出寶貴意見,比如有人認為是不是粉店的風格和太古里不搭調?是不是紅薯粉太單一?是不是四個味道的創新,讓消費者不知道如何選擇?……大家提出的很多意見,我認為都只是表象,真正的原因,就是客戶積累的數量不夠。

     

    晨樹這家店要想賺大錢,或者爆發起來,只有一個途徑,那就是增加外賣的數量,通過外賣來實現商業上的目標,畢竟店面太小,店內一共才5張桌子,同時接待能力才20人左右,想完全依靠堂食來盈利,確實短期內有點不現實,那么接下來的問題是:外賣怎么實現突破?

     

    關于這個問題,今晚就不多嘴了,留給晨樹和小黃兩個人去討論哈,到現在我仍然對晨樹他們的粉店保持樂觀的態度,只要他們在客源渠道和客戶管理上找到突破口,外賣版塊做起來的話,突破2000元這個瓶頸是很容易的事情,甚至可以向更高的經營目標發起努力。

     

    在快餐這個領域,有時候沒有什么花招,也沒有什么技巧,最原始,最簡單的招數可能反而是最有用的哈!嘿嘿,最后還是要給晨樹和小黃兩個人打氣,你們作為新手,第一次踏入餐飲就能不虧錢,這已經是很值得慶幸的事情了哈,且不說那些你們不認識的人,就看看你們這條街,已經有多少店鋪換了老板吧!

     

    因此,切不可對無法向上突破而焦躁不安,更不可因此覺得這個問題不可解決:其他人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實現盈虧平衡,你們呢?卻輕松就實現了盈虧平衡,所以,你們可以更加輕松的做那些對別人來說非常困難的事情,試想一下:如果你們現在不是盈利,而是門可羅雀,每個月虧損?

     

    這種壓力會像大石頭一樣壓在創業者身上。夜不能寐,痛不欲生哈!

    關于本公眾號ID:luzhulongxia

    本賬號主要是刊載我個人的創業日志,內容包含兩個方面:如何將豪蝦傳按照百年老店的方式去做長久;以及如何將四川鹵煮龍蝦推廣到全國各地。我已經連續記錄了七年,并且會一直記錄下去,成為我人生成長的一個印記。正因為是我自己的創業日志,所以內容難免帶有強烈的個人主觀色彩,不求您的認同,歡迎大家保留你們自己的個人意見!特別說明:因為日志都是一氣呵成,寫好就發,所以錯別字有點多,這方面我已經病入膏肓,放棄治療啦!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豪俠匯蔣毅,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74762.html

    (0)
    上一篇 2016年9月2日 22:43
    下一篇 2016年9月3日 00:31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