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是不是覺得品牌起個好名字很重要?這些基本捷徑與思考值得細讀下

    溫馨提示:本文約3140字,燒腦時間19分鐘,筷玩思維記者陳敘杰發于成都。

    什么是好的品牌名?

    有人給出了西貝、喜家德、海底撈、喜茶、外婆家、全聚德等品牌案例,其中的問題是:如果不是這些品牌知名度在外并有好的品牌體驗做支撐,誰記得它們?

    問題背后的問題是:到底是先有好品牌名才有好品牌,還是先有好品牌才有好品牌名?皇茶到喜茶的案例告訴我們,品牌夠強大,“適時改名”無所謂;海底撈的案例告訴我們,品牌夠強大,品牌名也自然強大。

    “名”和“牌”到底誰先誰后,這個問題且不討論,對于一些想創業的人來說,如何定一個好的品牌名可能是其心頭大事,對于一些想要轉型并快速發展的小店來說,改個好的品牌名也非常重要。

    ?先有品牌而后有品牌名

    雖然從外界看是品牌的發展離不開品牌名,但是,取名的時候,其思考路徑又是什么樣的呢?筷玩思維(www.kwthink.cn認為,在思考名從何來的時候,還得先分清品牌與品牌名的先后順序。

    大體而言,思考取名的人無非集中在此三個群體,第一類人本身有其它品牌或者沒有品牌,他可能只是光想取一個好名字而已,他可能想儲備某個商標,也可能靠販賣商標為盈利模式;

    第二類人有了基本的品牌定位,也有了基本的品牌框架,但還沒落地,他需要一個好的品牌名來激發整套框架,這個群體位于某個項目的創業初期;

    三是有了品牌也有了品牌名的人,這類經營者對于原有的品牌名不滿意,或者經營者認為原有的品牌名無法支撐自身品牌未來的商業格局,這是品牌重構階段。

    嚴格來說,第一類和第二類情況可以放在一起,因為兩者都是在搭框架,而第三種是在原有框架上做重構或者改良。

    種種情況都指向了一個終局:先有品牌而后有品牌名,確切的說,是先有品牌藍圖,先有品牌定位才有了好的品牌名,由此看,品牌名要從品牌中得來,要從品牌藍圖和品牌的戰略規劃中得來,而不是簡單的拍腦袋做決策。

    這也意味著:在品牌名未定的階段,品牌決定了品牌名,品牌戰略也決定了品牌名,這不是一個雞生蛋蛋生雞的關聯關系,在前中期,品牌名只不過是一個既有呈現而已。

    既然說品牌名從品牌中得來,那么,從品牌的“具體什么中”得來?

    ?哪些決定了品牌名的關鍵要素?這三條基本捷徑可記住

    所謂的品牌,從字面的釋義看,品代表了品質、品味、品級等,代表了消費者可以在品牌處體驗的部分;牌代表了招牌、位置、地點、場景、調性等,代表了信任狀和去哪兒體驗的問題,但品牌涵蓋的內容太廣了,在字面釋義外,幾乎某個特定組織的所有行為都可以稱為“品牌”。

    品牌二字決定了一切,也決定了起名,但關于起名這一環節,我們只需要找到品牌中與起名相關的幾個核心要素即可。

    從大環境看,品牌起名的方法論從90年代至今已有好幾次迭代了,如早期的寓意起名法,其中的代表是“全聚德”等;早后期到中期大多是IP/人名起名法,至今用的最多的便是定位起名法,就是“某個想法”,然后后綴加所屬品類名。

    簡單說,當下取名的思考就是確定“某個想法”的合理性和應用范圍。不過,無論取名的方法論如何迭代,總有換不掉的思考。

    1)、客群起名法:作用是告訴“誰”,對此群體說出“品牌”與“你”同在

    比如說在2010年后,定位年輕人的大眾餐飲,其典型就有了西少爺、霸蠻等品牌,好像也只有雕爺、黃太吉等這類能極大地接近客群所求的名字才會在朋友圈傳播。

    所謂的客群起名法,先得思考我的客群是誰,長什么樣子?是單一的年輕人,還是白領女性?又或者是全客群?

    然后在這個客群定位內思考,他們喜歡什么?喜歡什么感覺?喜歡什么樣的名詞?在喜歡之外還得做排除法,思考他們不喜歡什么。

    找到喜歡的,就有了選擇,而找到不喜歡的,就有了邊界和范圍,這樣才能避免雷區。

    2)、調性起名法:說出“品牌”與“你”同在之后,再給客群一個更深層的連接

    調性指的是在已定的人群內進一步細分,雖然品牌定位了某個年齡段的年輕人,但這個群體基數也非常龐大,而且也不是僅我一家做了這樣的定位。

    將十個同樣年齡段的年輕人放在一起,他們也會有分歧,都是定位年輕人,有人愛吃麥當勞,有人愛吃漢堡王,有人無所謂什么品牌,這個差異化,就在于品牌的調性劃分了。

    再比如說,都是20多歲的小姑娘,她們對于口紅色系的選擇也不盡相同,有人喜歡粉色,有人喜歡正紅色,有人喜歡桃紅,有人無所謂顏色,思考調性就是讓喜歡你的人更喜歡你。

    比如說“奈雪”、“奈雪的茶”、“奈雪の茶”,這就是三種人群調性的劃分,第一個“奈雪”定客群,“的”與“の”的選擇定調性。客群起名是選擇消費群體,調性起名是讓客群更喜歡品牌。

    那到底什么是調性呢?調性是一種“味道”,打個簡單的比喻,消費者可能不懂香水的構造與成份,更不懂如何分辨什么是好的香水,但只要標上價格,消費者一聞味道就知道要不要買。

    3)、優勢起名法:不細分客群而是細分品類,告訴客群選擇“我”的理由

    如果說品牌的客群模糊不清,或者說無法從客群取名,也無法從調性來取名,那就回到品類,從自身優勢來取名也是一個辦法。

    所謂的優勢取名法也是在找市場機會,更是確定自身價值點,如果我是一家串店,小郡肝串串打出了小郡肝,那我應該打什么優勢產品呢?切記不是普通產品,而是優勢產品,此處有兩層思考,一是我有哪個產品是消費者吃串串最愛的食材?二是這個食材跟業內對比,我是否有超越他人的優勢?

    如果從食材找不到優勢,那么我在“工藝”上是否有優勢?比如說區域內一片紅鍋肆虐,我是否有新的玩法?是否有新的吃串串套路?

    找優勢也就是找品類價值點、找市場機會和客群需求等,然后再對標自身,最終系統化的打出去,典型的案例來自于巴奴火鍋到巴奴毛肚火鍋的轉型等。

    總體而言,在筷玩思維看來,品牌取名有很多個方法:客群是一個方法,調性是一個方法,客群+調性也是一個方法,甚至從自己喜歡的概念去找也是一個辦法,又或者直接用創始人的人名、IP也是方法之一,此外,還有競爭對標法……

    種種來看,客群、調性、優勢是最方便也是最直接的方法之一,不過,在取名這一環節,并不是說定了一個名字,然后注冊下來就完事了。

    因為起名簡單,維護難!對于大多數人來,甚至都沒想過如何維護品牌名。

    客觀來說,品牌名是一個戰略,也是品牌的臉面,甚至也是品牌的指導員。

    ?兩點后續補充:品牌名不是立一個牌子就完事,它更是品牌發展戰略的信任狀

    大多事情的整體周期都可以分為三個階段,一是分析,二是立項,三是執行與維護。

    無論是創業前階段的定品牌名,還是經營后期的品牌名(品牌升級,這些通通要經過分析之后才能立項,在立項后,并不意味著事情就結束了,相反,立項后,事情才剛剛開始,而品牌方要做的事情就是對品牌名進行執行與維護。

    1)、前階段是品牌定品牌名,后階段是品牌名定品牌

    可以這么理解:從品牌的藍圖提煉出品牌名之后,品牌名得用起來,所謂的用起來并不是掛個招牌,也不是注冊個商標這么簡單。

    打個比喻,奈雪の茶一看就是女性風格,由此奈雪門店的色系、產品風格、品牌調性等都得符合“奈雪和の”這兩個詞;大董和小大董的區別為:一個是“正宮”,一個是“小弟”,在人均客單價和產品等層面,“小弟”都得排在“正宮”后面,與此同時,“小弟”升級也會倒逼“正宮”同步升級。

    又比如說西貝莜面村,從品牌看,它的一個屬性是“西北”(西北菜,另一個屬性是“莜面村”,從“面”到“面村”就意味著其產品是以西北面食為主;再比如巴奴毛肚火鍋,“重慶味”、“毛肚”得是特色,光是毛肚,巴奴就得成為制定品類標準的第一人……

    也就是說,起了品牌名后,整個品牌的用餐場景、餐廳氛圍、整體VI、產品與價格體系等都得遵循品牌名來執行。

    2)、去錯補缺

    海底撈光是打出這三個字,就成了一個消費理由。從海底撈這三個字可以看出:1)、這是一家很棒的火鍋;2)、這家火鍋棒在以服務封神;3)、吃火鍋,首先海底撈……

    玩個游戲,我們先假設沒有“海底撈”這個品牌,再假設有個火鍋店取了“海底撈”這三個字為名,那么,在一片血海的競爭環境中,它是否直接打出“海底撈”這三個字就行了呢?

    假設早前沒有“海底撈”這個品牌,消費者對這三個字沒有認知,它在此時的競爭下,就需要加上火鍋這個品類后綴,然而在這時候,光是“海底撈火鍋”這五個字也不足以成為消費者選擇的理由,如果從品牌名看不出優勢,則需要考慮加入什么來將自身的優勢說清楚。

    這里有三個辦法,一是加一句品牌標語,如烤匠的“不吃火鍋就吃烤匠,成都烤魚排隊XXX”;二是直接在品牌名中加入優勢,如“喜家德蝦仁水餃”、“巴奴毛肚火鍋”等,同時搭配文案、圖片等;三是前兩者的結合,方法是品牌名重構+品牌標語。總之,如果消費者不認識你,品牌名的作用就是將“自我介紹”說清楚。

    關于品牌取名的總體思考,其流程是這樣的,先是整體分析,從自身優勢、差異化、品類現狀、競爭格局、消費需求、消費群體風格等來找準一個方向;然后是立項,定了品牌名后,就得執行,從商標、視覺、整體調性等來維護品牌名;最后的執行也是一個驗證的過程,品牌方得思考品牌名這短短幾個字能否將“自我介紹”說清楚了,有哪些欠缺?這時候,補齊即可。

    繼6月10日成都峰會、6月26日昆明峰會后,筷玩思維將在7月份集結全國近20位餐飲產業鏈大咖聚首重慶,一場以“刷新·重新認知餐飲”為主題的連鎖餐企轉型升級的干貨盛宴正蓄勢待發,相關贊助合作事宜全面約談中。

    官宣:筷玩思維啟用“筷幫”品牌,正式推出會員成長體系。筷幫是什么?筷幫是筷玩思維面向全平臺累計200余萬粉絲推出的以資源導入為核心的會員服務品牌,旨在借助一系列的專屬組合特權與您建立更長期的雙贏關系,全方位提升和豐富您在筷玩思維全體系內可享受到的陪伴式成長體驗。

    喜大普奔、限時特惠!現在成為筷玩思維會員僅需298元/年,太劃算啦!!點擊下方“閱讀原文”即刻購買“筷玩思維成長會員”吧,無筷幫、不老鐵!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筷玩思維,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76710.html

    (0)
    上一篇 2019年7月1日 11:34
    下一篇 2019年7月1日 14:00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