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掉坑里了?餐飲SaaS服務最終比拼的是是否了解行業

    比起環境險惡、競爭殘酷的餐飲行業本身,智慧餐飲這一附著在餐飲業之上的產業,反倒成了資本、大佬們青睞的對象,大批資本和人才的涌入,締造了掌貝二維火、來客、香橙互動、客如云等行業風向標級的企業。

    餐飲SaaS服務商,是這其中尤為受外界矚目的玩家。2012年,國內餐飲SaaS系統呱呱墜地,就被賦予了“消滅傳統餐飲管理軟件”的符號和使命。雖然兩者同屬于餐飲信息化范疇,但事實上,SaaS系統在餐廳互聯網化的造詣上的確更勝一籌。

    成立于2009年的嘩啦啦,親眼見證了餐飲由信息化向互聯網化轉型的歷史時期。嘩啦啦聯合創始人王濟民,也是扎根餐飲業信息化領域近20年的老兵。在嘩啦啦的骨干隊伍中,不僅有來自BAT的技術大拿,也有為數眾多的資深餐飲從業者。

    這使其在以跨界玩家為主的智慧餐飲行業顯得有點兒“非主流”,經年累月的行業積淀,嘩啦啦對餐飲SaaS系統有著自己的認知和理解。

    傳統餐飲管理軟件和SaaS系統的區別

    在產品層面,兩者最重要的差別在于技術架構上的變化。傳統餐飲軟件都是架構在本地,而SaaS軟件架構在云端,這一技術上的根本區別導致了兩者一系列的巨大差異。

    基于互聯網云端技術的SaaS餐飲管理軟件與傳統餐飲管理軟件相比,在功能上具備了在線更新與完善的特性。

    傳統餐飲軟件到客戶手中就是最終版,幾乎沒有傳統餐飲軟件可以為客戶提供版本的更新升級服務,因為對傳統餐飲軟件而言,版本升級的操作成本太過高昂,需要到每一家客戶門店的現場去做更新,人工成本、時間成本巨大且毫無收益。

    但是SaaS餐飲軟件產品架構存于云端的特性,決定其可靈活調整、及時響應,大版本升級以月為單位。因此,客戶拿到手的產品不是最終版,安裝完終端設備只是合作的起點,客戶在功能上提出需求,或許下個版本就有了。

    技術架構云端化的特性,使得SaaS餐飲管理軟件可以服務于大量的餐飲商戶,商戶越多,軟件的價格就會越便宜,軟件本身的價格可以趨向于零。

    但是SaaS軟件產品不僅僅有產品,也有服務,兩者缺一不可,而服務是不可能免費的。因此,SaaS軟件與傳統軟件相比,價格上有非常大的優惠。

    由此,客戶群體也發生了變化。傳統餐飲軟件的客戶群體往往都是一些規模較大、實力較強的餐廳。隨著中國餐飲從高端轉向大眾的結構性調整,小型餐飲、小門店大連鎖餐廳逐步成為主流,這樣的主流市場群體承受不了傳統軟件動輒成百上千萬的產品費用。

    SaaS軟件用較少的費用滿足了連鎖餐飲企業的管理需求,使得那些小而美的餐飲門店、單品策略小店、甚至是檔口式餐廳,都可以享受SaaS化的餐飲管理軟件的便捷,這也是互聯網的普惠價值所在。

    作為2012年才粉墨登場的新業態,SaaS企業的規模和數量與數千家傳統餐飲管理軟件廠商相比,仍然“勢單力薄”,市場上仍以傳統軟件為主,據相關人士透露,餐飲SaaS軟件市場滲透率保守估計在10%左右。

    但大勢不可逆轉,以蘋果智能機取代傳統手機的歷程為例,其市場滲透率從0%到10%用了4.5年,而從10%到90%僅用了2到3年。

    百度入股客如云、阿里巴巴斥重金培育二維火,而諸如來客、掌貝、香橙互動、美味不用等等SaaS服務商均獲得了資本機構數千萬的投資

    巨頭和資本的嗅覺是最靈敏的,這也側面佐證了SaaS軟件或將成為智慧餐飲的一個巨大風口。

    嘩啦啦的核心競爭力:產品+科學的人才結構

    云端技術架構“高端”,是SaaS系統給外界留下的第一印象,似乎研發團隊技術越強,產品就一定更好。

    但筷玩思維認為,這是一種認知誤區。“產品”與“技術”是有區別的,產品是“落地”使用的。中國餐飲行業分散度高、業態復雜,其間有太多的細節需要摸索。而這不是光靠燒錢、技術就能夠解決的問題。

    嘩啦啦研發團隊各產品線、研發技術負責人、骨干中,有扎根餐飲行業20年的業務骨干,他們對餐飲行業的單店運營、連鎖業務、供應鏈系統和財務模型了解透徹,這形成了嘩啦啦最核心競爭力的前提——深度理解行業。

    技術人才尤其是云端架構師中,也不乏來自BAT的資深云端架構技術骨干,這也正是打造SaaS產品所需要的科學隊伍結構。就開發餐飲SaaS產品這件事來說,兩種成員缺一不可,否則要不就是產品會脫離實際飄起來、要不就是架構上會出現Bug。

    某連鎖餐飲企業高層告訴筷玩思維記者,其在連鎖門店使用某知名SaaS企業的產品時,發現這套系統“竟然”不能支持跨店財務結算。

    對現場運營效率要求極高的快餐連鎖門店,經常會為了提高效率而互相借用原材料、一次性紙杯等物資,這就需要跨店鋪的財務結算。而且加盟店、直營店的財務最終都必須由總部進行統一控制。

    但該SaaS產品卻無法滿足企業最基礎的財務需求,這就是SaaS企業“對行業不了解”的最直接體現。據了解,這家SaaS服務商的產品線負責人也是“技術達人”,出身華為、萬利達等名門。但卻由于人才隊伍結構失衡,導致了一系列產品硬傷。

    其中對餐廳現場工作效率損傷最大的,還要數SaaS產品門店高峰期斷網。不少SaaS企業目前都沒有意識到,國內互聯網基礎設施仍有不足,餐廳在高峰期客流量大的時候經常會出現斷網。此時存于云端的系統就無法使用,這甚至會對門店的財務監管造成混亂。

    反觀嘩啦啦的SaaS產品,從設計之初就采用了“在線—離線”架構。斷網時,本地程序可支持正常運營需要、支持結算和數據留存,當網絡暢通時數據即可重新上傳至云端。

    這只是中國餐飲業數以千百計業態中的一個“坑”,各個業態的規模、經營方式、業務流程均不相同,一些檔口熟食、蛋糕店甚至還有稱重環節,有些餐廳需要先結算、有些則需要最后結賬。

    “這個行業的細節太多,要沉下心來研究,產品不等同于技術,必須落地、落到細節。”

    SaaS行業的誤區:浮躁、過早進入搶市場階段

    互聯網的上半場,以搶占市場、高補貼、瞄準C端為主要特征,餐飲行業中的典型代表事件就是團購時代的“千團大戰”。關于上下半場的定義,不同的企業和媒體各有表述。

    但下半場的思路已經逐漸明朗:提高產業效率、降低成本,也就是所謂的“供給側改革”,在這個意義上,下半場亦可稱為“產業的時代”。而SaaS服務的出現,則可以被視為產業時代來臨的號角之一。

    但筷玩思維認為,SaaS行業打磨產品的階段并未過去。市場上對餐飲行業有深入了解、能夠將產業細節問題落實到產品上的SaaS服務商太少。

    做產業端、B端的核心是專業、極致和口碑,這與過去以消費者為導向的銷售思維有根本性區別。

    據筷玩思維了解,不少SaaS企業正在以“硬件完全免費”、“免安裝費”的方法企圖迅速撕開區域市場。

    用高補貼、甚至免費策略去搶占B端市場,短期內看似效果很好。

    但筷玩思維認為,商家的最終目標是做大做強,首要任務則是優化流程、降本提效。如果產品不能為企業創造價值、提供良好的體驗,或是商家有更好的選擇,就會毫不猶豫舍棄掉現有的設備。

    如果使用成本為零,那么棄用成本也為零。

    SaaS軟件領域是典型的產業互聯網領域,2B的業務形態,與之前互聯網行業已經取得巨大成功的2C領域互聯網企業相比較而言,有著巨大的、本質的不同。其中比較突出的表現,就是回歸商業效率的本質,對流量、對搶占市場等思維與觀念的突破。

    嘩啦啦的產品可以針對不同的業態,作出相應的合理配置。而且工程師只需要在后端進行匹配即可,2016年國慶期間,嘩啦啦用3天時間遠程為一個商戶快速切換了42家門店,就是一個典型的案例。

    加上其產品可輔助解決連鎖餐飲大部分細節問題,在經過與客戶高層對接后,通常就可以“占領”數千門店。

    “高質量的SaaS服務是不需要極高成本的推廣費用的,這就是2B市場的特點。”

    據介紹,嘩啦啦雖然在2017年的銷售額能達到行業第一,但目前公司的重點工作仍然是打磨產品和服務商家。好的產品和優質的服務體驗,是由無數細節構成的。“產品最終必須要落地的,這是它與技術不同的地方,技術是工具。”王濟民說。

    綁定筷玩思維深度合作,助力客戶迅速打進餐飲產業鏈并進入VC和消費者射程。各種形式合作請聯系:蘇先生 18518677068(同微信)。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筷玩思維,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77844.html

    (0)
    上一篇 2017年2月4日
    下一篇 2017年2月4日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