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廳生意恢復到70%、80%就很難再漲了,業績增長停滯已經變成了新常態。為了活下來,餐企紛紛‘破界’,餐飲業下半年將進入‘生存大混戰’!
轉眼上半年已走完,而對于餐飲業來說,下半年依舊很難。疫情的“不確定”,讓餐飲人的日子不好過,客流難以恢復,為了活下去,很多餐企開始“跨界”,“搶”別人的飯碗:
疫情之下,為了破局,餐企紛紛“破界”,不同餐飲業態開始“明爭暗斗”,2020下半年餐企不得不卷入“大亂斗”的混戰中!
餐廳生意恢復七八成就已停滯,在生死邊緣徘徊
“老鄉雞只恢復到了疫情前的大概90%,但這已經是快餐品牌中恢復得最好的了。而很多品牌的處境顯然更加苦澀,有的恢復到70%、80%,后面就基本停滯了,再想往上漲就很難了,這已經變成了一個新常態 ”束從軒說。
業績增長停滯,這幾乎是每家餐企都面臨的困局。
1、疫情從“黑天鵝”變成“灰犀牛”,餐廳生意難恢復
3月武漢剛剛好轉,4月哈爾濱疫情反復,5月吉林出現多個確診病例,6月北京再次爆發疫情……疫情從一只黑天鵝,變成了一頭極具威懾力的灰犀牛。(注:“黑天鵝”事件,指非常難以預測,且不尋常的事件,通常會引起市場連鎖負面反應甚至顛覆;“灰犀牛”事件,指大概率且影響巨大的潛在危機。)一位來自北京海鮮餐廳的餐飲老板說,“一月爆發疫情,已經讓餐廳干挺了五個月,這次北京疫情反復,餐廳又沒有顧客,別說恢復生意了,還不知道能不能活下去”。疫情的不確定性,讓防控成為常態化,雖然很多地區已經清零,但今后很長一段時間,還是不能放松,“不扎堆、不聚集、用公筷、分餐制”,讓顧客不敢出來吃飯、聚餐,餐廳生意也無法馬上恢復到以前的火爆狀態。疫情后餐廳客流減少,愁壞了餐飲老板們,無論是樂凱撒、麥當勞、西貝等餐飲巨頭們,還是中小餐企,大家都在降價、促銷、搞活動,拉客流。雖然這種短期促銷,確實能夠拉拉人氣,但長期看來,并不能讓餐廳的客流恢復到疫情前的狀態,只是降價、打折還容易引起餐廳虧損,現金流不穩。因為疫情影響,顧客不但收入受到影響,消費欲望也降低,這讓餐廳恢復速度減速,很長一段時間都是店開著,沒人光顧,依舊活得很難。
“花的比賺的多”,餐廳持續沒有客流,虧本賺吆喝,餐飲老板們急得如熱鍋上的螞蟻,想方設法讓餐廳生意好起來。為了能讓現金流走起來,餐飲老板們開始“跨界”,什么火賣什么,哪個業態賺錢,餐廳就引入哪個業態,掙得少也比全員都待著強,就這樣大大小小的餐廳,都開始跨業態,搶“飯碗”。被疫情逼的玩“跨界”的不只是小餐館,傳統餐飲老字號也開始跨業態上新品。當我們點開美團外賣,會發現近期慶豐包子鋪都開始上架賣“烤串”了。以前只有早餐包子、豆漿、餛飩的傳統老字號包子鋪,也開始搶占夏季夜宵市場,開始賣羊肉串。2、擁有800家門店的中式快餐巨頭,開始擺攤大排檔為了盡快復蘇經濟,國家允許“地攤經濟”,除了KFC、麥當勞開始擺攤,主營家常菜,擁有800多家門店的中式快餐品牌老鄉雞,也“出攤”了。店門口支起大排檔,但是地攤所賣的非自家的招牌菜,而是符合地攤大排檔氣氛的啤酒、燒烤、鹵菜,都是夜宵標配。有燒烤店餐飲老板感嘆:白天人家賣快餐,晚上人家接著擺攤跟我們搶生意,品牌名更響,攤位更大,快餐巨頭也開始賣燒烤了,讓我們怎么活!”過去,老鄉雞很多店面是7×24小時營業,做早餐、中餐、晚餐,雖然有晚餐產品,但是沒有在夜宵上下功夫,這一次擺攤大排檔,一下子打開了夜宵市場,一個店的流水從第一天的幾百,漲到了第二天的幾千,第三天的破萬。這一次的跨界燒烤大排檔,不僅增加了收益,還讓品牌有了另外一條增長線。
疫情之下,只能做晚市生意的燒烤餐廳受到重創,聚餐人數減少,生意迅速下滑,很難恢復到以前的水平。木屋燒烤就是其中之一,不僅堂食恢復緩慢,沒了人氣客流,一天下來賣的都不抵成本。為了讓生意好起來,木屋燒烤團隊開始想辦法,將原來只能堂食的單品創新、改良成外賣,僅僅花了4天,木屋燒烤就上線了6款烤飯,從原來只有燒烤的模式,變成也做午市快餐。而上線烤飯以后,從單店1天48份,到最高142份,不僅讓日營收增加近5000元,還讓中午時段門店有了“人氣”,不僅突破了燒烤這個品類的場景限制,還讓餐廳全天都有了客流。夏季最大的爆品就是小龍蝦,堂食恢復緩慢,很多餐飲老板把目光投向外賣,而“小龍蝦”是外賣最火的單品,所以不只是小龍蝦館,很多川菜、快餐都開始上線小龍蝦外賣。“復工后,我們并沒有迎來爆單,相反我們的小龍蝦外賣單量還在變少,越來越多的堂食轉戰外賣,外賣都盯上了小龍蝦因為最好賣,大大小小的店都來做,顧客卻沒有變多反倒變少了 ” 武漢一龍蝦館老板左吉說。為了讓餐廳活下去,即使是跨業態賣上幾十單,很多餐飲老板還是決定試一試。疫情之下的不確定性,就像懸在餐飲老板頭上的達摩克里斯之劍,生存還是滅亡也許就在一瞬間。餐企為了生存,被逼無奈只能“破界”,打破自己的邊界,打破自己之前的定位論,因為當下,活下去已經成了第一要義。而邊界的打破,也意味著餐企將進入生存的大混戰之中,在跨業態求生存的戰場上拼命廝殺。但凡事都有兩面,這種大亂斗的廝殺局面,雖然“血雨腥風”,卻也會迸發出更多創新模式,像老鄉雞的夜宵新模式,像木屋燒烤的烤飯午市新品,機遇與挑戰并存,誰能在這場亂斗中屹立不倒,也必將成為2020餐飲下半場的佼佼者。西方諺語曾說,“雞蛋從外面打破是食物,而從里面打破一定是新生”。對于餐飲老板來說,疫情讓餐飲行業的洗牌加劇,大亂斗的混戰不可避免。餐企只有跳出“舒適圈”,從內打破自己,創新求變,嘗試更多可能,也許才能在2020餐飲下半場迎來“新生”!
百年老字號賣68元/位自助火鍋,顧客排隊近100米……
今天,瑞幸正式停牌!沒錢可燒后,4000家店何去何從?
“5天拆了6家餐廳,有人情緒失控、有人棄店跑路,我看見做餐飲最真實的樣子”
原創文章,作者:職業餐飲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937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