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海峽導報
就餐高峰期,是餐飲從業者忙得不可開交的時候,一些不法分子趁機鉆空子,以誘導店主或店員報出其支付寶付款碼數字的方式實施訂餐詐騙。近日,漳州就有部分餐廳不幸“中招”,餐飲人應引起警惕。
9月2日,漳州市區某連鎖披薩店店員林某報警稱,當天中午時分,她的同事馬某接到一個外地電話,對方自稱要訂購兩個12寸的披薩,半小時后由朋友到店取。當馬某詢問對方是否使用微信轉賬支付餐費時,對方說微信沒錢,且打算請客不希望朋友代付。
由于當時店內繁忙,對方語速很快,馬某便詢問對方想要用何種方式付款,對方以著急的口吻表示,需要店員提供支付寶付款碼的數字。馬某便向對方提供了付款碼的數字,但對方又以操作失敗為由,要同事提供新的付款碼。
此時,正巧林某來到前臺,作為同事的馬某便召喚林某打開其支付寶,向對方提供了付款碼數字。結果,對方在獲得新的付款碼后,找借口掛斷電話,而林某隨即收到短信通知,支付寶綁定的銀行卡被扣款777元。林某和馬某頓覺不對勁,再次回撥該電話,無法接通。林某急忙報警求助。
無獨有偶,同日,漳州臺商投資區一家披薩店也報警求助。而該店家遭遇了同樣的詐騙手法,好在這樣的騙局在關鍵時刻被店員識破,沒有造成損失。
當日,民警經過比對發現,這兩起案件的涉案號碼相同,當即,漳州市反詐騙中心迅速做出封堵指令。
對此,漳州市反詐騙中心民警介紹,這是以網上訂餐為名實施的新型詐騙手段。騙子往往挑選繁忙時段以訂餐為由同店員聯系,并以各種借口指引店員向其提供付款碼的方式實施詐騙。
職業餐飲網提醒,切記分清“收款碼”與“付款碼”,手機支付軟件上的條形碼、二維碼和數字編碼千萬不要輕易告訴他人。
-END-
編輯丨馬聰
(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
罰款20萬起步,最高100萬元!餐飲業最新廣告法禁用詞來了! 奶茶店開業公安局送花籃?店主店長2人被行拘 因商標侵權,一餐企被判賠償48萬元!
原創文章,作者:職業餐飲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956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