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餐飲品牌生存的不二法則是啥?
存在即合理,互聯網時代下餐飲行業的游戲規則發生了變化,無論黃太吉的煎餅是否有路邊攤好吃,也不管“鵝滴神”的燒鵝是否真的能抗癌,似乎都擋不住這些打著互聯網思維招牌的餐飲品牌的走紅。
“高逼格的文案內容”+“吊炸天的照片視頻”+“意見領袖粉絲社群”+“新老媒體聯合發酵”+“千奇百怪的營銷方式”,似乎就是互聯網餐飲品牌生存的不二法則。
叫個鴨子:互聯網思維還是性暗示營銷?
提及鴨子,人們想起的不只是家禽鴨科動物,還有風月場所的賣藝男公關,“叫個鴨子”的品牌宣傳口號是“滿足你對鴨子的一切幻想”,其實就是在利用人們的潛意識想象進行炒作。
“叫個鴨子”成立于2014年,是北京味美曲香餐飲管理有限公司控股的中餐連鎖品牌,以自制秘方烹制的鴨子為主打產品,鴨子周邊美食為增值產品,目前僅覆蓋北京。
創始人唐克表示,目前“叫個鴨子”在微博上有超過4000的粉絲,幾乎所有的訂單來自微博、微信等社交平臺。叫個鴨子還透露了一個有趣的數據,其90%的訂單都來自女性用戶。
和大多數互聯網品牌一樣,叫個鴨子擅長在營銷上造噱頭,外賣團隊都是清一色的帥哥,配送人員佩戴谷歌眼鏡、開著Mini Cooper送餐,品牌包裝上也十分高大上,并在包裝盒、包裝袋及產品套餐設計上都留有一些印象小創意。
上線一年不到的時間里,叫個鴨子已經獲得了包括百度副總裁李明遠、華誼兄弟總裁王中磊、黃太吉創始人赫暢在內的六位投資人的天使投資。
叫了個雞:你和叫個鴨子什么關系?
不知道與“叫個鴨子”是否有什么關系,“叫了個雞”連品牌的名字都是照搬,口號是“只賣身不賣藝”,“年輕人的第一次合法叫雞”,再對比“叫個鴨子”的口號,這種復制還真的是毫無保留。
“叫了個雞”的創始人梅生自稱是個“無背景的小屌絲”,在互聯網行業從業五年,并非專業餐飲人士。在梅生看來,“叫了個雞”的運營模式甚至稱不上模式,用戶從微信或淘寶店鋪下單,“叫了個雞”再通過快遞的方式郵寄給用戶。
梅生表示,項目的靈感就是來源于“叫個鴨子”,看到叫個鴨子的第一反應就是要做個叫雞的產品,與他互補一下,本著好玩的心態,創造了“叫了個雞”。
鵝滴神:吃鵝抗癌?定位小而美
雞鴨都有了,鵝自然也不能缺席,十月剛剛上線的“鵝滴神”,產品主打燒鵝外賣,開業以來主要依靠微信終端、朋友圈的口碑傳播迅速拔地而起,在短時間內做成了一家初具規模的O2O餐飲品牌。
鵝滴神以自制秘方烹制的燒鵝為主打產品,配合“健康、抗癌、無公害”等噱頭,以燒鵝周邊美食為增值產品。用戶通過微信下訂單,電話確認地址后,鵝滴神會將燒鵝送貨上門。
目前,鵝滴神僅覆蓋北京區域。
與黃太吉等同樣靠著互聯網思維火起來的餐飲品牌相比,鵝滴神并不急于井噴火爆式的發展。創始人奕哥表示,人們做事情的邏輯總是要做大做強,用戶做到最多,速度發展最快,但是鵝滴神團隊就是要做一個小而美,緩慢而精致的事情,不怕品牌小,也不怕知道的人少,只需要被黏性很高的幾千位鐵桿用戶牢牢記住即可。
伏牛堂:傳統粉店?怎么可能
今年4月,北大法學碩士張天一寫下了一封名為《我碩士畢業為什么要去賣米粉》的文章,在朋友圈廣為傳播,“碩士粉”一時成為熱詞。
伏牛堂創始人張天一
盡管張天一本人反對將伏牛堂冠以互聯網思維米粉店的說法,他一再表示,伏牛堂是一個非常傳統的米粉店。但是從伏牛堂的運營模式來看,互聯網痕跡還是非常濃重的。
伏牛堂的商業邏輯其實并不復雜,就是在相對繁華的商圈中攝取一個不繁華的點,以低成本的店租輔以互聯網社交免費攝取精準流量。因為互聯網時代最大的特點是它的開放性,它可以無物理空間限制的傳播。
同時,張天一擁有苦心經營多年的多達幾萬人的湖南人社群,最后利用鄉情牌和高位低就的身份錯落感來引爆他的米粉。
黃太吉:估值12億 不如路邊攤好吃
在某一段時間,黃太吉幾乎就是互聯網思維的代名詞,黃太吉品牌于2012年成立,總部位于北京,注冊公司為暢香利泰(北京)餐飲管理有限公司。創始人赫暢曾浸淫過百度、去哪兒、谷歌的互聯網人。
目前,黃太吉在北京開有11家店,上海有1家,就在本月,黃太吉在重慶的首家店鋪正式開業,這與赫暢2015年底開到20家店的計劃已經相去不遠。期間,有風投公司對黃太吉的估值高達12億。
自黃太吉品牌成立以后,擅長互聯網營銷的郝暢輕車熟路。開奔馳送煎餅外賣、外星人講座、石頭剪刀布、美女老板娘等等各種營銷宣傳點子絡繹不絕,一下就讓黃太吉成為創業圈的當紅炸子雞。
然而,黃太吉營銷勝過口味的方式也遭到了很多詬病,很多慕名而去的用戶回來后吐槽,“味道還不如路邊攤的煎餅。”
誠然,黃太吉在特色化、品牌化的營銷上做的非常出色,但是黃太吉在煎餅上的專注,特別是用戶口味的掌控上,與互聯網營銷上的專注度相比,差了卻不止一星半點。
西少爺:中國合伙人式悲劇
今年4月,一篇《我為什么要辭職去賣肉夾饃》文章,在微信朋友圈,各大媒體上廣泛流傳,隨即一個“西少爺肉夾饃”的品牌迅速躥紅,在開張100天后,就創造了日銷售肉夾饃2000個,進賬萬元的佳話。
“百度高級工程師”、“產品思維”、“注重研發”、“快速迭代”“用戶體驗至上”等一系列互聯網創業的必備要素似乎都與這個肉夾饃品牌沾上了邊,看起來“西少爺”不火簡直天理不容。
然而,僅僅過了半年的時間,西少爺以另一種方式出現在媒體上,一條《西少爺肉夾饃鬧拆伙:創始人斥合伙人涉嫌詐騙》的消息炸開了鍋。創始人之一宋鑫寫公開信斥責CEO孟兵賴賬跑路,西少爺創業團隊正式決裂。在此之后,宋鑫創立了品牌“新西少”。
等轟來:網紅賣紅薯 夠顛覆嗎?
由人氣頗高的網絡紅人轟叔創辦,主營美式做法烘焙的紅薯餐點外賣,主打健康低卡紅薯代餐。2014年11月16日上線內測(距今剛好一個月),目前已經獲得了獲得娛樂工廠創始人張巍的投資。
等轟來的宣傳口號是——只賣給好看的人,創始人轟叔解釋,誰都會覺得自己好看,同時紅薯也是件低熱量健康的食品,有減肥美容的效果。
轟叔向億邦動力網透露,賣紅薯的靈感來自于他的微博ID轟叔的“諧音”,目前其微博粉絲已經超過100萬人,有著足夠的粉絲社群。其次,紅薯是一個低端的產品,重新定義、包裝后更能帶來顛覆的感覺。
文章來源:中華廣告網
+END+
原創文章,作者:餐謀長聊餐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97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