檸檬茶、燒仙草、楊枝甘露、豆乳茶……茶飲細分賽道,近兩年風景這邊獨好。但再大的名利場,也有追光燈照不到的地方,也有鬧市中的落寞人。
以燒仙草為例,相關的門店,滿大街都是,煞是風光,但與此有關的數據也很冷峻:95%以上的店面不賺錢。
嚴酷的現實告訴我們:選擇大于努力,但賽道選對了也不等于擁有全部。道路正確只是指明了方向,或者說價值判斷沒有錯誤,但成功到達彼岸,還需要價值讓渡和轉化的過程,這中間憑借的是工具和手段,也就是方法論。
同樣做的是燒仙草,這家頭部品牌業績彪悍:平均日售3000+元,最高日售1.5萬,毛利率65%,門店存活率為90%。它做對了什么?我們來聊聊。
燒仙草火爆源于傳統
▲燒仙草數理分析:需求圖譜
燒仙草這兩年確實很火。
通過百度大數據可窺一斑:即便受疫情影響,該品類今年整體同比上升22%,這個月環比上升14%。看今年上半年的數據圖,直線向上,中間沒有回波。
▲燒仙草數理分析:2020年半年搜索指數
從市場的實際情況來看,全國各大中城市,特別是華南、西南、華東和華中區域,稍微有點規模的商圈,燒仙草類的飲品門店比比皆是。
▲燒仙草數理分析:搜索指數
在武漢,用美團全城搜索,900+家燒仙草燒仙草門店。然后定位深圳,2100+家商戶;重慶,2000+;成都,1800+;上海,1000+;杭州,600+;南京,400+……
▲燒仙草數理分析:搜索指數同比環比數值
燒仙草飲品的火爆,源于傳統。燒仙草是臺灣、閩南地區的傳統甜品,碗裝,仙草凍配以葡萄干、花生碎、紅豆、杏仁、綠豆、芋圓等,再淋上適量牛奶。因此,燒仙草不僅指仙草凍,更代表這一整碗量大且料多的甜品。
顧名思義,“燒”代表做法,“仙草”為食材。仙草是沿海區一年生的純天然草本植物,外觀形似薄荷葉。味道甘甜清爽,有草本香氣,口感Q彈軟滑,有消暑解渴、清熱解毒功效。
▲仙草
仙草熬制成汁,經冷卻成凍狀,切割成小塊,加上紅豆、芋圓等小料,做成甜品。因傳統制作工序以加熱(臺灣稱為“燒”)為主,便叫“燒仙草”。
關于仙草的傳說,長達2300多年。《山海經》《白蛇傳》《紅樓夢》等諸多古籍中都有傳說和記載。例如,《山海經》中,嫦娥奔月,后羿一蹶不振,令部族出海尋仙草,以致民心離散、尋草未果。后來,后羿幻化而成“仙人草”,以自己的獻身平息世人對他的怨憤。這里的仙人草便是燒仙草的食材。
作為民間甜飲,由于取材和制作手法的在地化,帶有強烈的閩南區域標記。但在百度指數上搜索近一年的“地域分布”數據,燒仙草已經不再局限于南方地區,在全國遍地開花。
▲燒仙草數理分析:地域分布
時間維度上,從可追溯的年限來看,上世紀80年代末,是第一個爆發點,此后逐年創新高。時間線上,與甜品的餐飲化和臺式珍珠奶茶的崛起,以及市場發展非常吻合。
聚焦到大陸市場,截止到目前,2014年以后的增幅明顯,2019年為最高點,這又與新中式茶飲的起勢和爆發高度雷同。
▲燒仙草數理分析:2014年以后的市場趨勢
業內人士分析,在享有廣泛群眾基礎之上,商業力量的推動功不可沒,其中又以頭部品牌的貢獻最大,悸動燒仙草就是其中的代表。
市場驗證過的頭牌
市場是試金石。
一個頭部品牌的含金量如何?是否處于穩定的領導地位?需要市場的反復驗證和確認。從第三方機構拿到的一組數據可以印證:悸動燒仙草所有門店平均日售3000+元,最高日售1.5萬,毛利率65%,存活率90%。
這個品牌是怎么做到的?得從創始人吳斌說起。
吳斌,80后,典型的“喝著茶長大”的福建人。小時候和大人們一起采茶制茶,對于他來說,是非常有趣的課外活動。好茶用手炒,“好燙!”吳斌至今難忘幼年學習炒茶時手不小心碰到鍋邊的經歷。
提及童年記憶中的美味,便是奶奶做的涼粉(自制燒仙草,福建稱呼)。每年夏天,奶奶都會上山采仙草,用祖祖輩輩傳下來的古法熬制。半凝固狀態的仙草凍,淋上用井水沖泡的蜂蜜水,清甜冰爽,一仰脖,軟滑的仙草便喝進了肚中。好一個“爽”字了得。
在福建,老一輩的人都會自制涼粉,每次一大鍋,一家人一起吃,其樂融融。起初,外面沒賣的,只有自家做才能吃到。到上世紀90年代,陸續有人擺攤賣,幾毛錢一碗。
尋著記憶中的味道,2007年,在廈大讀書的吳斌無意中發現一家金門夫婦開的燒仙草小店,當機立斷之下買下了全套傳統技術,在上海開出第一家叫悸動燒仙草的門店。自此開始了燒仙草的品牌化和公司化之路。
最早杯裝化 13持續年創新
商業組織和行為構成商業文明,衡量一個文明的價值,在于它對行業的整體貢獻。
現今,悸動燒仙草的大眾標簽和媒體標簽很多,比如,首創燒仙草碗裝甜品的飲品化、杯裝化;堅持古法仙草的傳承與創新,致力于讓消費者愛上中國仙草,等等。
創立13年以來,這個品牌到底給我們帶來了什么?
一
持續教育消費者
悸動以碗裝燒仙草起家。早在2007年,悸動在內地首創杯裝燒仙草,實現這一傳統碗裝甜品的杯裝化,解放了雙手,填補市場縫隙,滿足了消費者多元化場景需求。
從開業第一天起,吳斌在產品上便堅持燒仙草這一核心品類,傳承古法,不斷創新,讓燒仙草與奶茶、鮮果碰撞出更多可能。
在宣傳方面也義不容辭地肩負起品類教育工作,一步步將這一小眾賽道拓展至如今規模,在華東形成市場成為首家燒仙草千店品牌。
在快消市場,對消費者的教育是一件費神耗力的事情。悸動燒仙草13年如一日的堅持,體現了一個頭部品牌的責任和良心。也正因為教育普及上的先期導引,燒仙草發展到現在才能方興未艾。
二
強定位:一杯6種料
在閩南,燒仙草飲品一直以仙草為底,加入紅豆、花生碎等各種小料,這是閩南的傳統做法,今天悸動選擇了將其杯裝化變成更受年輕人歡迎的茶飲產品。
細分賽道的底層邏輯就是聚焦,落腳到具體品類又可以將產品元素拆分以致“顆粒化呈現”。悸動用到的方法是通過強定位將工藝特征數量化,真正把這款產品的特征“一杯六種料”作為消費主張提出來,讓消費者認識到他的多料價值。不僅僅只是超高性價比,更具傳承傳統風味、口感正宗的獨特優勢。
在仙草凍和各種小料的組合上,經過多年的探索和反復測試,悸動最終確定了6種料:古法仙草+天山青葡+熱帶椰果+元氣紅豆+黑糖珍珠+山東花生。少一種,都不是悸動燒仙草。
“只選擇一個地區的仙草,會導致產品不穩定,口感、味道不能同時保證。”據介紹,悸動目前優選臺灣關西和福建龍巖兩地上品仙草拼配,以確保出品的仙草凍味道、口感穩定的高標準。
在制作工藝上,行業內人士都有這樣的感受:如果原始地堅持古法,規模和產量無法上去。
悸動就在二者中間尋找平衡點,自建源產地和仙草工廠,嚴格執行種植→采收 → 晾曬→存放→ 清洗→ 熬煮提取→ 精制→ 封裝工序,再把桶裝仙草汁直接送往門店 。
終端門店的品控方面,要求每天新鮮制作燒仙草,仙草汁文火熬煮、攪拌,再經冰浴成凍,最大限度還原傳統古法的制作過程,并保留仙草的原汁原味。
正因為定位清晰和準確,以及在此基礎上的多維度賦值,悸動燒仙草的產品才被加盟商和消費者高度認可。
從大眾點評上,我們看到,很多顧客因為喝過一次永遠成為鐵粉。之所以選擇悸動作為合作伙伴,很多加盟商則更說得直接,“是被好喝的燒仙草撩到了。”
三
讓價值看得見
今年,悸動又對產品進行了升級,將多料、好料特征提升到一個新的戰略高度,廣告語打出“一杯6種料”的概念,將燒仙草茶飲小料多、口感層次豐富的主要特點明確向消費者直觀傳達出來。
比如,重點提煉產品信息,以古法仙草、天山青葡、熱帶椰果、元氣紅豆、黑糖珍珠、山東花生這6種閩南燒仙草最傳統的加料作為核心,超過30種鮮料被采集運用。
同時,簡潔明了地向消費者說明仙草從晾曬到熬煮、冰浴的制作流程,再次表明悸動東方好料、古法工藝、手工鮮制特征,使得“一杯6種料”不再是一句簡單的差異性slogan,更是能被切實看到、嘗到、感受到的產品核心特點。
付出就有回報,耕耘就有收獲。
據開業門店數據反饋顯示,新的悸動燒仙草在消費者端與商場端均收獲了滿滿好評,平均30%的營業額提升足以凸顯更進一步的品牌勢能。
中國飲品快報
編輯|三月 制圖|單純審核|木果果
我們致力于為奶茶、咖啡行業
提供全面而獨到的資訊
促進行業的健康發展
原創文章,作者:中國飲品快報,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974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