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GCEF大中華區咖啡產業精英論壇在青島舉行,青島咖啡協會副會長安藝琳女士在現場進行了精彩演講并和與會人士進行了對話,《中國飲品快報》受邀進行專門報道。
安藝琳女士不僅是青島咖啡協會副會長,還是青島Cafe Kona的創始人。
2006年創立的Cafe Kona是青島首家精品咖啡店之一,2011年創立青島安琳咖啡文化院,2015年創立青島安琳烘焙工廠。
她從事著精品咖啡店經營、精品咖啡烘焙,又引進SCAE教育體系,對咖啡行業做出了極大貢獻。
安藝琳女士是一位真誠的咖啡愛好者。從她的分享里,能看得出她的專業和對咖啡的熱忱。
在對話中,她不止一次提到過,要做精品咖啡,就是要以人為主,不光是要做一杯味道好的咖啡,更重要的是要做一杯被客人接受和依賴的精品咖啡。
專訪|安藝琳
您覺得目前咖啡市場在中國處于哪個階段?
快報
安藝琳
應該是萌芽階段吧,目前中國人均每天消費8到12杯咖啡,而韓國平均消費300到400杯,北歐那邊人均是1000多杯。
中國市場在不斷擴大,因為越來越多人喜歡喝咖啡,而且越來越多人喜歡咖啡文化,都愿意去研究去探討。目前中國的咖啡市場還不很成熟,所以我們才有事情做。
目前星巴克在中國開了第一家社區店,您覺得這是個好市場嗎?
快報
安藝琳
社區是一個很好的市場,也將會成為一個趨勢,因為中國的城市都已經社區化了,但在經營方面就要有不同的觀念。
既然定位在社區,產品就要符合社區客戶的要求,針對社區人群的不同,產品要多樣化,環境方面也要營造得更舒適些,因為有些顧客可能會長坐。
其次價錢不能太高,做會員制,要維護老客戶,還要和顧客有長期的溝通,做成鄰居關系,畢竟你的顧客都是社區里的人。
社區開咖啡館前一定要對周圍做仔細的考察,不然有再好的經營方案也難做起來。
您在創立Cafe Kona時,是想開一家什么樣的咖啡館?當時心里有沒有一個具體的經營模式?
快報
安藝琳
我以前是做酒店管理的,30多歲的時候我在思考我要做一件事情,然后選擇了咖啡館這個項目。
學了咖啡之后,心里也沒有一個清晰的經營模式,然后就背包旅行,3個多月的時間我走了大概56個國家,到了法國才發現這樣模式的咖啡館是我想要的。
那種咖啡館不是精品咖啡館,是一種以人為中心的吧臺咖啡。來這里不僅僅是因為一杯好喝的咖啡,更是一種很舒適的感覺。后來我就想,這就是我想要開的咖啡館,不僅有咖啡,也會有蛋糕、飲料和小酒。
您在咖啡館運營管理中最看重哪些因素?
快報
安藝琳
團隊吧,還有企業理念和方向。我目前在做店面、培訓和工廠,我對我的員工考核很嚴格,你適不適合我們的企業理念?適不適合做這件事?是可以看得出來的。
當然,最重要的還要看員工人品。
您覺得什么樣的才算是精品咖啡?
快報
安藝琳
是一個很籠統的概念,它分兩種,一種是精品咖啡,一種是精品咖啡館。精品咖啡館不光咖啡是精品,要讓人在享受的過程中覺得舒適,當然咖啡還是要好喝。
而精品咖啡不是說貴的就是精品,你用什么豆子,怎么烘焙和沖泡,這都很關鍵,咖啡口感有打分,80分以上可以定義為一杯好咖啡。所以精品咖啡和精品咖啡館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目前我要做的是一款健康好喝的咖啡,可能中國還沒有這個概念。只需要好喝就可以了,但國外已經有健康咖啡這個概念了,這以后也會是一個趨勢。當然健康好喝的咖啡是我認為的精品咖啡。
—————END—————
中國飲品快報
編輯|小W 版式|小N
我們致力于為奶茶、咖啡行業
提供全面而獨到的資訊
促進行業的健康發展
原創文章,作者:中國飲品快報,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026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