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想死就別再跟風了!好吃、健康、服務這三者有機的整合,才是正道

    中國餐飲行業十分熱衷于模仿,基本是什么火爆做什么,什么賺錢做什么。這導致了一種被稱之為“火爆跟風死”的餐飲現象。諸如大家所熟知的重慶小面、麻婆豆腐、黃燜雞米飯、大臉雞排,都屬于一夜火爆,全民跟風,然后一起死掉的餐飲案例。面對如此瘋狂的跟風潮,幾乎所有開創者都束手無策,眼睜睜看著大浪把自己打翻、淹沒。


    圖:餐飲視界

    這幾年,在整體經濟放緩的大環境下,各行各業都出現了"新常態"。但縱觀全國的餐飲市場,卻呈現出一派“興旺”景象,伴隨著大量熱錢的涌入,形形色色的新品牌爭奇斗艷、層出不窮,成為市場的“攪局者”。

       

    我常常反問自己,為什么做餐飲的人都說餐飲業越來越難做,卻依舊有那么多人義無反顧的人不斷地加入進來? 

       

    2015年,被餐飲經營者形容為史上最難的一年。在這一年,很多傳統餐飲品牌出現不同程度的收縮,一些由知名品牌管理的企業也出現了倒閉。甚至有人說,在2015年,中國80%的餐飲企業出現了虧損。

       

    但也正是在這一年,大批的“外行”義無反顧的加入餐飲業大軍。他們與以往的餐飲投資者相比,更偏重于輕時尚餐飲,更突出個性化,更強調主題營銷,也更注重軟裝修,其鎖定的消費群基本上是“80后”與“90后”。而且,他們非常善于運用網絡推銷自己,希望在短時間內“出奇制勝”,以達到事半功倍之效。

       
    圖:餐飲視界

    過去,很多餐飲品牌都要經過多年的積淀才被人認知;而如今,有些新興的餐飲品牌幾乎是在一夜間成名。這一點,讓很多業內的“老江湖”按捺不住,紛紛琢磨研究,不得其解。甚至有些還盲目跟風,爭相仿效。

       

    其實,每個餐飲品牌都有著自己的遺傳基因,不是誰都適合做“一夜成名”的暴發戶。從世界范圍來看,還沒有哪一家成功的“百年老店”或知名品牌,是可以一夜成名的。

       

    做餐飲,萬變不離其“宗”。只有將好吃、健康與服務這三者進行有機的整合,才是正道。


    圖:餐飲視界

    餐飲老板別跟風別人,毀了自己

    這幾年,餐飲業不好做。雖說是總體規模仍然在增長,但大家心里都明白,“增長”的大多只是營業額,利潤卻越來越微薄。在這樣的情況下,還以5折進行促銷,無異于“燒錢”。唯一不同的是,人家燒的是風投(別人)的錢;你燒的則是自己的錢。


    如今,各行各業都覺得生意不好做。無論是房地產、服裝、IT,還是其他行業都描準了吃飯這個鋼需,紛紛染指飲食行業,他們這種從“大”到“小”的跨界創業模式,對傳統餐飲行業造成很大的沖擊。

    圖:餐飲視界

    由于手里有資金,他們往往采取貼錢的方式圈粉絲、造人氣,其目的是造勢而不是賺錢。因為這種操作模式,已經嚴重背離了經濟規律,最終是無法實現盈利的。這一點,人家心知肚明,但我們做傳統餐飲的人,卻在無形中被“綁架”了。


    近期,國內不少城市開始出現一波又一波的餐飲業倒閉潮(特別是廣場店)。其實,這種情況發生只是遲早的事。

    有人說:“一切不賺錢的商業模式都是在耍流氓”。

    在這里,我想敬告餐飲業的老板們,人家“耍流氓”是人家的事,但我們千萬別做“冤大頭”!

    本文由《餐謀長聊餐飲》整編于: 美食導報/餐飲360診斷策劃/餐飲界 文/彭樹挺 楊留原 編輯/趙俊亦(轉載請注明出處)


    ▲餐謀長聊餐飲 (AD:Canmouchang)

    ▲本平臺所推送的文章,部分采編于各大媒體閱讀量最高的文章及作者投稿,有些文章作者不 詳所以未注明,如果涉及版權問題,請您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處理!

    ▲人數定位:策劃人,營銷者,品牌官,其它可繞行。

    《總編個人微信》
    投稿 / 版權 / 合作 / 咨詢

    《餐飲視界》 (搜羅世界上最具創意的餐飲)



    END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餐謀長聊餐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0437.html

    (0)
    上一篇 2016年4月11日 23:25
    下一篇 2016年4月12日 07:30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