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奶茶,茶友們多會想到香港奶茶、英國奶茶,中華少數民族的奶茶,甚至路邊街攤超市的奶茶飲料。事實上,奶茶應該是源于我國西北部。游牧民族,多食肉食及奶,但助消化及需要補充維生素,因此推動下,奶茶在我們少數民族中盛行。
而至于下午茶中茶友所熟知的英國奶茶文化,就總是饒不過一個話題,就是奶茶到底是先倒牛奶好,還是先倒紅茶對?針對牛奶的加入方式這一點分為兩派。
這兩派呢,還有著極有趣的稱呼:贊成先加牛奶者,稱為MIF(milk in first),贊成先倒紅茶稱為MIA(milk in after),各有各自的理論立場與觀點,壁壘分明誰也不讓誰,為此爭論了150多年,最后只好有英國皇家化學學會來裁決。
在19世紀40年代,英國家庭版的雜志《家庭經濟學人》中詳細記載了沖泡美味紅茶的心得,其中推薦的是“先放牛奶后加紅茶”。
但在約100多年后,英國作家喬治.奧威爾寫了一篇文章《一杯美味的紅茶》,其中對于如何沖泡出美味的紅茶,羅列出11條做法,并以“英國紅茶權威的確定版”而著稱,后來,只要介紹英國紅茶,都會加以引用。他的主張是“先將紅茶倒入杯中,之后再加入牛奶”。
此作一出,對紅茶的執著已經深具傳統的英國茶商開始發表自己的見解,川寧公司歸納出九條紅茶沖泡法,并主張先加牛奶。
150多年后,英國皇家化學學會,這個世界性權威性的化學研究組織,用“英國皇家化學學會十條”,終于讓紅茶和牛奶各司其職,順序安定下來。
后來,在分子廚藝學界代表人物Herve This教授的著作《鍋里的秘密》中作了有充足科學理論為根基的解答。根據Herve This教授的研究,奶茶之所以美味是因牛奶中含有可抵銷茶的苦澀味的蛋白質;因此,若將牛奶加入滾燙的熱茶里,蛋白質會因過熱而變性失效;反之,將熱茶注入牛奶中,二者混合過程中、牛奶受熱溫度較低,蛋白質仍能有效作用,自然比較好喝。
而大多數茶友皆言,經過多年嘗試體驗,漸漸傾向MIF,且是多先放糖,再倒溫牛奶,最后才沖入滾熱的紅茶。覺得這樣的步驟下,不僅能保持紅茶的溫度,更激發出濃釅茶香與奶香,連紅茶的澀味似乎在牛奶的溫和包裹下也會變得更加的柔和。
原創文章,作者:中國飲品快報,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057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