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半年的時間里,3W咖啡館兩次被總理接見,成為創新創業的排頭兵。東方弘道是3W咖啡館的天使投資機構。董事合伙人張逸龍告訴記者,投3W的過程耗時七八個月,每周都會跟創始人談項目。
記者:東方弘道是3W咖啡館的天使投資機構,當時為什么會投3W呢?
張逸龍:首先我們覺得這個團隊是靠譜的。我和許單單2008年就認識,后來他開咖啡館,我也一直在關注。2010年我們開始做投資這件事的時候,我們判斷互聯網創業將會成為中國的一個熱點,就需要很多為創業者服務的機構,3w就是一個很好的服務平臺。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和討論,我們在12年底、13年初的時候,作為機構投資者領投了3W的天使輪投資,是3W第一個機構投資者。
記者:投3W的過程?
張逸龍:當時他們比較盲目,錢也快花完了,也不知道下一步該往哪里走。我們幾個創始人跟(許)單單、馬德龍、Ella(鮑艾樂)幾乎每周都要見面,從12年初到年底,七八個月的時間里,圍繞著公益性還是盈利性、為誰服務這些話題一直在討論,確定3W為創業者服務后,又圍繞著如何商業化運作,如何給創業者創造好的環境進一步探討。這些思路都確定后,2013年初,我們聯合徐小平等人,一起投資了3W咖啡。
后來3W咖啡館成立創新傳媒、拉勾網、3W種子基金、3W孵化器的過程,我們也都在參與,彼此之間經常交流。比如拉勾網,這樣一個垂直的互聯網招聘網站,也切合了當時市場的痛點。2015年,我們跟投了3W的A輪融資。
記者:你覺得創業者和投資人應該是一種什么的關系?
張逸龍:應該是平等的關系,不是說我給你錢我就高高在上。外界對VC的認知,有的既要充當“金主”,還要當什么“創業導師”,我覺得這也是對自己身份的“貪婪”。對于創業者而言,VC 把自己當個“有價值的朋友”就可以了,貢獻的內容也非常簡單:第一是資金,第二是有價值的思考方式。
記者:但有的投資機構很傲慢,要求創業者必須清除所有的投資者,甚至簽署對賭協議。
張逸龍:這種VC不要也罷,這些人對契約毫不尊重,借助強勢地位要求創業者違背之前的契約,想“獨攬大權”、“指手畫腳”,這和原始瓜分階段的“資本家”沒什么區別。
記者:創業者應該選擇什么樣的投資人呢?
張逸龍:首先看那些可量化的標準,估值和投資金額,以及投后管理(資源、流量、市場等等)。其次,我覺得作為投資人,還應該在思想層面對你有所啟發,愿意花時間和你交流,對行業有觀察和見解。
我常說,VC是一本字典,創業者需要“翻閱”你的時候,能提供有價值的參考,但是你不要滿世界亂跑,安靜地待在桌子上就可以了。
來源:新京報
原創文章,作者:中國飲品快報,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058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