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的兩條信息,共同指向益生菌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治療或提高人體免疫力有著一定作用。
信息一條來自中央電視臺,另一條來自《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四版)》。
而早已在茶飲店中普遍存在的益生菌飲品,或將成為2020年的首個行業爆款。
提高免疫力的益生菌
成了不少消費者的“強心劑”
近期在朋友圈中廣泛流傳著央視《新聞直播間》一個舊視頻的片段。
片段中稱,德國一項新研究發現,人類和類人猿細胞中存在的一種受體,可探測到發酵食物中常見細菌乳酸菌的代謝產物,與之結合后可發出信號“激活”免疫系統。
1月27日,國家衛健委與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公布《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四版)》中,國家發文證明微生態平衡在新冠病毒防治中的重要作用。
1月28日,醫政醫管局官網發布《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四版)解讀》一文中提及,重癥、危重癥病例的成功治療是降低病死率的關鍵。……可使用腸道微生態調節劑,維持腸道微生態平衡,預防繼發細菌感染。
而傳染病診治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李蘭娟院士,接受浙江新聞客戶端記者連線采訪時提到微生態的重要性。
李蘭娟院士表示在抗生素普遍應用、微生態失調、耐藥性的產生日益成為全球性公共衛生問題的嚴峻形勢下,感染微生態學的出現,使人們可以從微生態的角度重新審視感染的發生、發展及轉歸過程。
即選擇性地促使失調的腸道菌群恢復平衡;同時增強對外襲細菌的抵抗能力,實現對有害細菌種群的控制,以減少細菌及其代謝產物的控制、減少內源性感染的發生率,從而為預防和控制感染提供了一系列有效的治療手段。這樣才能抵抗類似新型冠狀病毒性肺炎這樣的傳染疾病。
微生態制劑主要包括益生菌和益生元。目前已經明確雙歧桿菌和乳桿菌為人體有益生理菌。
補充益生菌的目的在于恢復腸道微生態平衡;修復腸道菌膜屏障;提高腸道抵抗力;抑制潛在致病菌過度生長;促進腸上皮細胞分泌黏蛋白及潘氏細胞分泌SIgA;調節全身免疫功能等。
無論是央視新聞中的乳酸菌,還是李蘭娟院士所講的微生態,都將方向指向了益生菌。
而在行業中,也有不少將益生菌作為原料添加的產品。
▲優益C與新作的茶聯名
提升免疫力或成疫后茶飲熱點
2019年初,奈雪開始了新品燃爆橙子的推廣,這也是其“益生菌計劃”啟動的開端。
從技術的角度上,該類新品是乳酸菌(雙歧桿菌)+橙子的應用。而臘梅毛峰則是冷泡茶加益生菌的產品,這一類型的產品在業內少有。乳酸菌(雙歧桿菌)原料的選擇他們采用世界500強企業——美國杜邦公司的產品。
這些嘗試,在某種程度上,奈雪也為自己打上了標簽,建立品牌壁壘。
除奈雪選用的美國杜邦公司益生菌外,國內茶飲連鎖所使用的益生菌原料更廣泛的為養樂多、益力多。
使用品牌包括1點點、喜茶、CoCo等等。
2017年,快報記者在日本與曾就職于日本養樂多的高管星川博行先生進行了面對面采訪。據他介紹,1930年,在京都帝國大學醫學部的微生物學教研室里,醫學博士代田稔成功地對乳酸菌進行了強化培養的實驗。
這種乳酸菌以代田稔博士的名字命名為“代田菌”Lactobacillus casei strain Shirota,后來又被通稱為“養樂多·活性乳酸菌”——這便是最初的“益生菌”。
一般成年人每天最多接受400億個益生菌,而國內養樂多1瓶的益生菌含量在100億~300億之間。
現在國家還未明確表示益生菌是新冠病毒肺炎的特效藥,但從病毒可靠自身免疫力進行抑制來看,在治療方面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
經歷過大疫情,再加之信息的高速發展,消費者對于健康概念將越發增強。災后將有更多的茶飲消費者將不再僅將好喝作為首要需求,健康、功能性、提升免疫力的飲品或更能刺激其消費。
而在結稿前,多個茶飲連鎖老板表示災后的產品研發方向會往提升免疫力、倡導健康上傾斜,除益生菌外,還有富含高維生素C的水果類飲品,如山楂、檸檬等。
甚至有人考慮研發幾款常溫型飲品,以應對不同顧客的需求。
在健康面前,一些過往的市場經驗需要讓步。
—————END—————
中國飲品快報
編輯|小W 版式|小N
我們致力于為奶茶、咖啡行業
提供全面而獨到的資訊
促進行業的健康發展
原創文章,作者:中國飲品快報,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089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