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7月,新美大調整公司架構,設置餐飲平臺,王慧文出任總裁;8月,百度糯米宣布推出「智慧餐廳」。差不多同期,根據公開信息,餐飲系統服務商二維火拿到來自支付寶的億元級戰略投資。 垂涎3萬億餐飲市場,互聯網巨頭不希望僅停留在燒錢補貼為餐廳導流量的表面上,打算更深入地改造餐廳供應鏈,在B端服務上獲得收入,以及利潤。 3年時間,靠著餐廳排隊叫號這一細分功能,美味不用等覆蓋242個城市4萬家餐廳,占據90%排隊系統市場。這家公司又橫向擴張,試圖通過提供整體解決方案,在餐飲軟件服務市場里分一杯羹。
來源:新經濟100人 作者|李君宇 李志剛 美味不用等創始人兼CEO謝新法
1.抓住排隊痛點,撕開市場口子
美味不用等創始人兼CEO謝新法原是中興通訊架構師,2013年辭職創業,瞄準了互聯網餐飲業。他和3個合伙人開發手機點菜項目,卻不小心陷入負循環。兩頭痛點沒法解決,用戶抱怨餐廳量不夠,餐廳抱怨用戶行為習慣沒有形成,無奈之下把項目砍斷。
「本來我們希望它像一個雪球一樣越滾越大,但是它放著放著就融化了。」謝新法告訴「新經濟100人」。他穿著白色襯衫,帶著細框眼鏡,話語溫和,條理清晰,身上隱約留著幾許程序員的影子。
走到死胡同的謝新法仍不肯放棄,決定再和合伙人一起去說服餐廳老板,去到上海正大廣場發現餐廳外面圍滿了人,都在排隊等著叫號,他才意識到排隊的需求已經遠遠勝過手機點菜的需求。
很多人拿到了號只能在外面干等,怕走遠了過號;餐廳經理扯著嗓門一個個號地喊,服務員挨個問XX號是誰。謝新法靈光一閃,跟具有10年餐飲經營經驗的美味不用等聯合創始人兼CMO陸瑞豪說,不如開發一個排隊機,陸瑞豪也贊同。兩人拉上美味不用等聯合創始人兼CTO鄭國春討論可實現性,三人一致認為:排隊比點菜靠譜。
2013年4月,美味不用等上線。第一家合作的餐廳是耶里夏麗,在當時上海最為火爆的虹口龍之夢商圈。
當時耶里夏麗餐廳使用的還是傳統排隊機系統,一臺一兩萬元,不僅昂貴而且效果一般。所以當美味不用等找到他們,說整套系統三四千塊錢,每個月500塊錢服務費,老板都覺得不太相信。多次拜訪后,老板抱著試試的態度開始使用美味不用等的系統。
不同于傳統排隊機繁重的設備,美味不用等的系統只包括一臺平板、一臺打印機、一個喇叭,接入餐廳網絡即可使用。
平板電腦里裝有排隊App,通過無線打印機將用戶的號碼打印出來,同時進行自動叫號。就餐顧客拿到號碼紙后掃描二維碼,便可以在手機上實時查看叫號情況。顧客不用擔心排隊過號,排隊效率提高,服務員工作也得以解放。
軟件剛上線時,沒有專門的測試人員。幾個創始人便天天駐店,一旦叫號系統出現問題,便直接在餐廳門口測試系統、修改Bug,同時幫忙餐廳經理寫號碼牌叫號,接待客人。上海新旺茶餐廳的一家新店開張,排隊系統突然宕機了,陸瑞豪帶著技術人員在那里站了3天,終于排查出問題。他的誠意也打動了新旺的老板,又給了3、4家店做測試。1個月后,全國新旺茶餐廳都使用美味不用等系統。
很快,由于耶里夏麗的影響,美味不用等成功拿下商圈的30多家餐廳。「我們要打造一個標桿效應,把最火爆的餐廳拿下然后一家家地復制。」美味不用等聯合創始人兼高級銷售副總裁楊佳佳告訴「新經濟100人」。
謝新法認為在餐飲行業做軟件服務「農村包圍城市」的戰術不可行,必須從核心城市的頭部餐廳做起,把標桿做起來了,小餐廳自然跟進。進入杭州時,他們最先拿下新白鹿,接著是綠茶、弄堂里等。
這時候,競爭對手也涌現了,僅僅上海區域至少有4家競爭對手在做,有的來勢洶洶,號稱軟硬件全部免費。盡管美味的賬戶上只剩下200萬元,迫于情勢,謝新法不得不也采用免費策略。「最后,市場惡性競爭到什么都不要錢了。」謝新法無奈地說。
但是市面上競爭對手的排隊系統只能聯網,一旦餐廳網絡不穩定,整套排隊系統就會崩潰。鄭國春他們已經通過前期產品迭代,開發了聯網單機切換功能。
持續升級的戰火,讓美味不用等瞄準了使用傳統排隊機的存量商家。傳統排隊機價格昂貴,說服餐廳舍棄難度大,因為他們擔心被老板指責「浪費錢」。美味不用等開發了以Windows為系統的PC版軟件以適應傳統排隊機,解決歷史遺留問題的同時,也給產品替換和安裝省出時間。
這種方式也消除了餐廳關鍵崗位人士的顧慮,只需要升級軟件即可,不用花一分錢。拿到新版PC系統后,楊佳佳一家家地和餐廳老板談,終于把當時大部分裝有傳統排隊機的餐廳拿下。
2.靠更強的執行力和更好的產品體驗拿下市場
在競爭上海市場的同時,美味不用等聽聞遙遙排隊正在北京迅速起量,已經拿下100多家餐廳。2014年5月,美味不用等趕緊北上。
當時美味不用等在北京的地推團隊只有五個人,對北京各方面的情況也不熟悉,只能采用最土最笨的辦法:通過遙遙排隊App里的地圖找到對方的客戶,直接到店面溝通。
美味不用等通過前期測試發現了遙遙排隊的系統缺陷,先是告訴餐廳服務員,再接觸店面經理,說服對方更換軟件。遙遙排隊系統出Bug的時候,就是美味不用等的機會。美味不用等現任餐位業務BD部南中國大區銷售總監徐賓澤經常守在餐廳門口,一旦遙遙排隊系統出現Bug,徐賓澤便抓住時機,上前游說。依靠系統的穩定性,美味不用等成功掘取部分客戶。
負責開拓北京市場的楊佳佳剛來北京沒幾天腳摔骨折,只能拄著拐杖一家家拜訪客戶。好不容易約到日本料理連鎖店將太無二老板,到了對方辦公室,鐵質樓梯沒有扶手,楊佳佳只能坐著一個臺階一個臺階地挪上去。對方老板看到都嚇傻了,「你們什么公司啊,這樣還出來談客戶?」
真正讓美味不用等在北京市場出現轉機的是和黃記煌合作。當時約見在會所地下室,臺階比較高,楊佳佳拄著拐杖沒法蹦,便把拐杖扔到一邊,在臺階上慢慢挪。黃記煌老板覺得她太不容易了,親自把她背到一樓,還邀請她去他組織的一家餐飲老板會所聚會。楊佳佳抓住契機,以至少1天3家的頻率拜訪客戶,終于在北京打開局面。
從2014年5月到10月,美味不用等花費了5個月,從0做到1000家,將北京餐飲市場主要的頭部商家拿下來了。「我們的執行力是其他公司沒法比的,我們的產品功能也比他們領先一點。」徐賓澤舉例說,其他排隊系統線上線下取號不能同步,會出現重號的問題,顧客就直接在餐廳門口發生沖突。美味不用等解決了這個問題,還有很多細節做得更好,例如有餐廳一共是7層樓,顧客在1樓取號后,美味不用等叫號時直接通知他去幾樓就餐。
2014年8月,美味不用等在全國鋪設1500家餐廳;2015年1月,這個數字變成3000家。同月,美味不用等拿到天圖資本的B輪投資2000萬美元。從A輪來自經緯創投的數百萬美元到B輪,只花了4個月。「投資的理由是什么?就是你足夠快,你快速占領市場,證明你的產品是最好的。我們做到了。」謝新法說。
也是這個月,美團盯上了美味不用等,免費給商戶送設備爭奪排隊市場。而之前為了快速打開市場,美味不用等的賬上已經是捉襟見肘。「還好天圖的資金及時到位,不然整場仗打起來會非常被動。」謝新法說。
大眾點評很快察覺到美團在排隊這一領域的動作,決定投資美味不用等,「我們剛剛融完,彈藥還算充足,其實并不想引火燒身。」但資本籠罩下的惡性競爭顯然超出了謝新法的想象,雙方都被迫和餐廳簽了大量免費合同。2015年10月,美味不用等接受來自大眾點評、百度的5億元C輪投資。
基于前期經驗,謝新法沒有亂掉陣腳,他想得清楚:越是火爆的餐廳,其實越不敢用免費的排隊系統。他們更看重的是系統的穩定性和個性化。
當時有餐廳老板不喜歡「4」這個數字,美味不用等就讓技術調整程序,在拿號時直接把「4」規避掉。這種很小的人性化設計讓美味不用等贏得商家口碑。
「第一是售后服務,第二是專業性,我們只干排隊這一件事,美團的主業是團購,做排隊算是兼職。」陸瑞豪說。競爭的結果是,美味不用等在全國原本不到40%的市場份額攀升到85%。
到2016年8月,美味不用等餐廳排隊系統的市場份額是90%,覆蓋242個城市4萬個商家。
3.橫向擴展試圖一站式改造餐廳供應鏈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O2O公司中層說,排隊本身是一個很重的業務,需要鋪設大量的線下設備。美味不用等在排隊領域已經做到了壟斷地位,自己公司旗下的排隊業務就是對接美味不用等系統。
味妙烤魚目前在北京有二十多家店,平均每店每天流水在50萬到60萬元,客單價75到80元。味妙烤魚總經理閆俊濤原來客流量大的時候就自己印制排隊號碼牌,自己叫號,服務員一次次去問號碼牌,周末會發上百個號,平均等待30到40分鐘,顧客流失量變大,餐廳經常需要提供一些飲料優惠券留住顧客。2014年10月份,味妙烤魚開始和美味不用等合作,現在北京大概有十七八家店使用美味不用等,翻臺率提高到6次。
排隊系統解決了傳統餐飲業的兩個痛點:第一,餐廳無法維持排隊秩序;第二,減少顧客流失率,提高翻臺率。「原來犯的錯誤就是,迷戀宏大敘事,以為這件事搞定了,我的規模就能有多大,事實上你還沒走兩步就死掉了。你一定要先找到一個痛點切入,像雪球一樣滾得越來越大,大到一定程度再橫向擴張。」謝新法告訴「新經濟100人」。
但是生意特別好的餐廳都不愿意開通手機取號功能,由于用戶爽約的成本低,20個人手機取號不去了,但又不取消操作,線下等著80個人,新來顧客以為還有100個號要等,實際離開的人會增多。美味不用等考慮開通付費服務來提高爽約成本,現在深圳、廣州、上海測試。
排隊僅僅是一個餐廳智能系統的切入口。
餐位(含排隊及預訂)、支付、會員、點菜,是餐廳智能系統的四個板塊。「橫向擴張」的美味不用等,2015年5月推出餐廳預訂功能,在餐廳鋪設智能電話機,除了打電話、接電話,還能接收通知,錄入客戶的訂座需求,進一步實現餐位管理。
目前,美味不用等預訂系統覆蓋2.5萬家商家,日均10萬單。他們希望將餐位管理做得更深,在App上顯示餐廳的具體座位分布,就像線上買電影票一樣操作。「如果2.0是像買火車票一樣實現庫存式訂座,那么3.0則是讓餐廳位置圖在網上實時更新,用戶清楚看到位置分布,提前預訂中意的座位,實現影院式訂座。」謝新法說。
美味不用等CPO(首席產品官)卓凡判斷,頭部商家不再為流量買單了。流量能給商家帶來新客,但是留老客這件事沒人做。美味不用等的產品應該解決留老客這個問題。
他原先在攜程工作,「去哪兒的核心邏輯是,用戶在我這里,供應商上來找用戶;攜程的核心邏輯是,好資源和服務在我這里,用戶上來找資源和服務。攜程的服務和資源好,是因為他和系統做了對接。」
有能力進行高消費的人更在乎的是時間和服務。如果美味不用等占據了餐廳系統,就容易做到差異化服務,比如讓客戶選擇靠窗的位置,看到更好的風景。這種獨占的資源,就能吸引更優質的客戶。
當下餐飲行業互聯網化還處在初級階段,「位、錢、人、菜」四大難點,美味搞定了預訂和排隊,解決「位置」的痛點,下一步便是支付和點菜。
「新經濟100人」在韓寒旗下的「很高興遇見你」餐廳吃飯,美味不用等在每個餐桌上都會擺上印有二維碼的桌牌號,支持支付寶或者微信支付,結賬的時候直接掃描桌上二維碼,手機屏幕上會顯示菜品報價,并且可以綁定發票抬頭,確認無誤后直接手機支付。在火爆時間段,「秒付」功能給顧客省掉了等待服務員收銀的時間,也為服務員節省了工作量。
2012到2013年,原「有請」創始人、現美味不用等支付事業部總經理李軒做餐廳會員積分發現做不起來,2013年6月開始做排隊「有請」,2014年1月1日上線。他認為整個市場體量不大,只能有一家公司存在,應該采用免費策略快速占領市場,趕緊融資下一輪,在A輪誰先拿到錢誰就能贏。「有請」在北京、上海獲得300多家商家,一家商家成本投入5000元。但是美味不用等2014年5月拿到A輪,而李軒6月才啟動A輪。
后來,李軒加入美味不用等,擔任支付事業部總經理。「老謝是靠譜的人,做的事情和我想的是一樣的,我為什么不接著去做呢?」他告訴「新經濟100人」。
(左起:陸瑞豪 謝新法 楊佳佳 鄭國春)
2015年10月,美味不用等開始做支付系統,整合多種支付方式,讓商家在同一臺機器上操作更多的事,2016年上半年開始試水、推廣。
原來顧客需要先將服務員叫到桌前告訴他要買單,服務員再去拿賬單,如果是刷卡的話,還得跑一趟拿POS機,來來回回需要3到5分鐘時間,如果加上開發票時間,就更長了。而美味不用等主打「移動POS」,每個服務員有一臺終端,相當于移動的收銀臺,15到30秒完成買單。決定餐廳收入的重要因素是翻臺率,而翻臺率受收銀速度、點菜速度、上菜速度影響。目前,美味不用等鋪設了8000臺智能POS機,7月流水4億元。
美味不用等很容易讓人想到美國的訂餐平臺Opentable,也是一家SaaS公司,通過向餐館銷售訂餐軟件,并借助軟件系統直接獲取用戶需求,方便用戶更快捷訂餐。Opentable成立于1998年,2009年5月在納斯達克上市,其營收主要來源分為3部分:消費者的訂餐傭金、餐廳管理軟件的月租費、預裝和其他收入。截止到2013年第四季度,Opentable平均每月訂座1470萬次。全年營收1.9億美元。2014年,Opentable被Priceline以26億美元收購,之后退市。
美味不用等每月排隊叫號、預訂訂單加起來近2000萬單。謝新法感受到,隨著競爭回歸理性,商家的付費意愿越來越強。「如果餐飲互聯網化是場革命的話,美味必將是最重要的一股力量。」
原創文章,作者:小時餐飲時報,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227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