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圳一餐飲企業最近遇到一件頭疼事:一離職員工離開后在微信中群發泄憤原企業的信息,沒想到,此信息瞬間在網絡發酵,幾十萬人閱讀,老板一時間被頂上“黑心老板”帽子…… 老板生氣又無奈! 餐企遇到此類問題,怎么辦? ——《餐飲時報》報道
——《餐飲時報》報道 最近,湖南廚師圈一條微信瞬間被轉發無數次—— 封殺深圳xxxx餐飲xxx老板、店長xxx: 搞廚師出身;在深圳十幾個分店;兩個月發一次工資;一押一發;生意不好發D級工資;生意一般發C級工資;發D級工資還要扣樂捐、社保、全勤獎,上一天班十幾個小時,黑心老板電話177xxxxxx(真實電話),嘴甜心狠,做人沒誠信做事不講信用,欺騙廚師,說話不算話,穿州過省背景離鄉,做廚房的兄弟們每天汗流浹背不容易,為了防止上當受騙請大家記住了,深圳xxx店長,他以高價錢的工資吸引廚師過去,記住177xxxxxx(真實微信)微信號。 今天我們廚師這個行業很不容易上班像洗澡,其實最開心不是賺了多少錢,而是賺到了多少陌生人的信任,久而久之成為朋友,這是用金錢都買不到的人格魅力!窮死不要撒謊,難死不要騙人!堂堂正正做人,勤勤懇懇做事!永遠不要失去別人對你的信任,信任你/是你在別人心目中存在的價值!失信是人生最大的破產/誠信可贏天下,守信方得人心,望廚師兄弟們多多轉發。 就是這樣一則信息,因言語“懇切”,非常有“感染力”,在微信上發出后迅速在湖南的廚師圈中不斷發酵轉發,短短一天在數十萬人餐飲微信群中流傳。
而事件的起因,竟是——
深圳這家餐飲企業,在深圳經營12年湘菜,在餐飲界有一定知名度。老板是湖南人,從事餐飲行業20年,整個后廚團隊也以湖南人為主。
面對此次事件,老板除了生氣,更多是無奈。他講述了整個事件的前因后果——
這位網絡信息發布者,原來在這家企業后廚工作過一段時間,前段時間剛剛被公司開除。
開除的原因是,一位女員工(當事人的女友)在沒有請假、沒有打招呼的情況下,突然三天沒來上班。店長找到這位女員工后進行批評教育,結果這位在廚房工作的男同事(網絡信息發布者)不愿意了,從廚房沖出來和店長吵了起來。因為爭吵嚴重,店長當即對此人做500元處罰決定。當事人不服,提出離職,而且揚言報復。
協調未果,公司對他做出開除決定。
現在,在網絡上看到的傳言,就是當事人所說的“報復”……
最讓老板感到無奈的是,他發現他的企業不是此人的第一個受害者:
通過各種調查,發現此人在之前曾“要挾、報復”過多家工作過的企業,在2年時間換了10多個工作地方,而且大多都不歡而散,最嚴重的一次,他曾在另一家企業離職時揚言要“血洗”這家店。
他說,沒想到,這次讓他“中槍”了!
后果嚴重到難以把控——
辱罵信息瞬間網絡發酵
這位老板說,這次真心體會到網絡、微信的“厲害”,這條信息瞬間在湘菜廚師圈50多個幾百人的微信群中傳播轉發,再通過各種渠道、朋友圈轉發,數十萬人看到了此信息,他和他的企業瞬間頂上了“黑心老板、黑心企業”的罵名。
他說,如果我如此“黑心”,怎么可能立足餐飲20年、自己經營企業12年,而且團隊非常穩定,很多都是跟隨自己10多年的兄弟。他說,湖南人講義氣,一個沒有正氣、不把員工當兄弟的企業,怎么可能經營這么多年?
老板不斷遭到電話辱罵
因這位離職員工把老板以及店長的真實手機號、微信好發布出去,一時間,很多不明真相的人打電話、加微信辱罵。
“他的微信一轉發,我的電話一天不停,微信也加了我很多人,全是罵得很難聽的話!現在的人都同情看起來像‘弱勢群體’的人,一聽到‘黑心老板’四個字就都同仇敵愾,這是網絡暴力的一個特點。但是很多人都不了解事情的原委,我們也無法辯駁。”這位餐飲同行非常無奈。
因為自己經營湘菜,自己的團隊幾乎全部來自湖南,而此次信息多在湘菜廚師圈子流傳,對以后招人將造成極大的影響。
“因為大家的心態都是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這是正常心理。”他說。
所幸的是,內部員工都了解真相,自己企業團隊建設非常好,沒有造成內部震動。
原來,離職員工泄憤原企業,餐飲界還真不少——
記者在網上搜索同類事件,發現這竟然不是偶然現象,很多餐飲企業曾經遭遇過,以下是網絡上的求助——
離職員工誹謗公司,怎么辦?
我公司為餐飲企業,一已離職水臺員工(主要工作職責為海鮮缸鮮活水產品養護及初加工處理)曾在試用期期間因違反公司行為規范被申誡后心有不甘,利用工作之便,偽造證物錄制視頻。(視頻內容經見過的其他員工描述,為:該離職員工將其負責管理的冰箱內的冷凍水產品取出待其解凍后拍攝,稱此水產品為我公司使用的腐敗、變質產品。)
后該員工因試用期不適崗,不符合錄用條件被公司辭退,便利用該視頻至工商、衛生部門舉報我公司使用腐壞、變質水產品,工商、衛生部門至我公司現場檢查后已下發并無舉報相關事實的材料。
該人員偽造證據誣陷本公司的做法已對我公司名譽造成損害,且工商、衛生部門至我公司檢查時為配合檢查工作,我公司停業半天,對我公司造成了經濟損失。
該人員行為算誹謗嗎,我公司可以對其進行訴訟嗎?
如起訴,可以以什么案由起訴?誹謗?侵犯名譽?損害商業信譽? 有用的證據有什么,視頻在該人員手中,我們拿不到,只是曾經他給公司里的其他員工看過;工商部門來檢查有個舉報人的單子,但是也不給公司提供,也只是我們看到有;手中有的只有工商部門檢查后給的筆錄證明沒有舉報內容
離職員工發帖中傷企業,生意下降,如何維權?
我酒店一個廚師,因為辭職時和老板產生不愉快,離職后在各種網絡平臺發帖攻擊企業,還召集朋友親戚在大眾點評網上發惡意評價,造成極大的影響,甚至影響到生意。
和他聯系對方直接不接電話,協調沒有結果,拒絕和解。
怎么辦?
餐企遇上這種事,咋處理?
律師:此人已違法,應立即向法院起訴
此人的行為已經違法,這類犯罪也是近年來中國網絡快速發展時期最高發、最常見的網絡犯罪。《刑法》第246條:誹謗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虛構的事實,足以貶損他人人格,破壞他人名譽,情節嚴重的行為。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根據我國《刑法》的規定,誹謗罪是起訴才處理的罪(涉及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的除外),所以要向法院起訴,法院才會啟動刑事責任追究程序。受害人不起訴,國家不會主動追究。
所以,建議企業一旦遇到此類問題,立即向法院起訴,用法律來保護自己。
第一時間澄清事實
一位餐飲同行說,此類信息之所以能引起發酵,在網絡上被轉發多次,利用的就是“信息不透明”:類似信息很容易引起不明真相人的“同情”,但沒人去花費時間和精力去求證,這就是為什么能夠一再被發酵的原因。
所以,餐企最好能在第一時間,讓大家了解事情的全部,而不是一個人的片面之詞,所以,深圳這家企業第一時間發布了聲明——
注:這個時候,不妨發揮一下娛樂精神——自黑,不但讓人看到企業的寬容,高情商的處理方式也很容易讓人產生好感!
這是“天下湘軍”在其公號上發布的一篇報道,“千萬別去深圳天下湘軍上班”——這自黑精神,讓更多人了解了真相。
在這篇公號文里,大家能夠對天下湘軍有一個全方面的認識,比如全體員工數量有350人,工作三年以及上的有68人,占比19%;工作5年及以上的有29人,占比8%;工作8年以及上的有22人,占比6%;工作10年及以上的有10人,占比3%……
擺正心態,勿陷入報復的循環
一位餐飲同行對此深有感觸,因為他也曾經遇到此類事件。他說:“盡管事情已經過去,但是現在想起來仍有余悸!那個離職員工是一個心態極其不穩定、非常容易走極端的人,離職時因為和上級主管發生口角,就揚言要炸毀飯店,甚至已經打開了廚房的煤氣罐,只要點火就爆炸,幸好被及時發現沒有發生大問題。”
“如果和這樣的人糾纏不清,咱們是開門做生意的人,生意還做嗎?所以,面對此類問題,企業和老板都要擺正心態,不要把自己和他放在一個層次上,正面的、積極的、正能量的、甚至寬容的去面對,不計較他的所作所為,甚至寬容他的做法,邪氣永遠壓不倒正氣,這反而能顯示一個企業的胸懷!”
大家對此問題有什么想法、處理辦法?可在文后留言!
更多往期內容,直接點擊下面題目——
1.餐飲薄利時代,菜品可以通過“變臉”實現毛利翻番!
1.營業額翻番,餐廳引流的實用招數!你試了就知道好用!
3.商超餐飲競爭慘烈!突圍商超餐飲8條葵花真經:一位商超運營高手的實戰總結
4.誰說商超店不能做明檔?明檔點餐、廚師現做、熱火朝天,這家商超店一下與眾不同!
5.很多餐飲人被忽悠了!做餐飲,千萬別信這些“至理名言”!
6.2016年席卷餐飲界、超視覺震撼力的海鮮大菜——海鮮大咖
原創文章,作者:小時餐飲時報,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227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