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時報》總編小時接到一條這樣的微信: 小時你好!經常看你的文章,感覺很受益,今天向你請教一個問題:我家酒店自帶酒水非常嚴重:1.客人后備箱拉滿酒來吃飯很常見;2.有的客人直接讓供貨商把酒水送到酒店;3.更有甚者,客人直接告訴服務員:幫我到門口超市買啤酒去!請問,該用什么婉轉又有效的方式謝絕自帶酒水呢? ——《餐飲時報》原創報道
——《餐飲時報》原創報道
《餐飲時報》編輯部采訪全國各地餐飲同行,得到以下“應對自帶酒水招數”,看看能否幫到您!同時給餐飲同行朋友以參考:
簽字登記
酒店擬好一份《客人自帶酒水確認書》,由服務員以關心的名義和態度讓自帶酒水的客人在這份確認書上簽字,確認酒水不是本酒店提供的,如果酒水出現質量問題,與酒店無關。服務員可以邊服務邊傳遞信息:我們酒店的酒水都是正規廠家的品牌產品,質量絕對可靠,讓客人感覺到一種關懷,從而減少自帶酒水的現象。
菜品分價
根據帶不帶酒水,將菜品分成兩個價格,一種是酒水在店內消費的價格,一種是自帶酒水的價格,前者叫“優惠價”后者叫“普通價”,普通價在優惠價上上浮10%。
收取清杯費
北京、上海不少酒店在菜單上公示:客人可以自帶酒水,但每桌收取數額不等的“清杯費”(即清洗杯子的費用),如喝白酒一桌收80元,喝紅酒收60元,喝啤酒收50元,酒店根據自己的規模和檔次制定不同的收費標準,不管喝多少瓶酒,都按照桌來收取。這已在上海、北京多家酒店施行。
收取不同服務費
有一家酒店,自帶酒水,收5%服務費,不帶酒水,收3%服務費。問老板“客人感覺如何”,他說,只要你能堅持自己的菜品和服務品質,客人就會默認中認可。
酒水價比超市還低
很多酒店設酒水超市作為飲品賣點,價格和超市同價。一同行介紹,東北有家酒店,他把酒水賣的比超市還低:一、價格比超市還低,一下有了爆炸式宣傳效應,沒了自帶酒水;二、銷售量比以前更大了,比之前高價時總體贏利還多;三、直接和廠家談進價,采購成本降低;四、形成連鎖效應,因為酒水價低,顧客因此覺得他家菜品實惠,營業額明顯上升。
謝絕自帶并限賣酒水
煙臺有這樣一家小店,裝修很簡陋,坐著人擠人,但生意很好,餐餐滿座,很多是開寶馬奔馳來吃。小店有個規定:一、謝絕自帶酒水;二、每人只限賣2瓶酒水,多了不賣。親身體驗,第2條確實是真的。酒水多了不賣,客人吃了就走,翻臺率高了,老板說比多賣幾瓶啤酒賺錢。
收取餐具使用費
餐桌上不事先準備酒杯,點酒才上酒杯,不點酒就默認不喝酒,不主動提供酒杯。如果自帶酒水,就收取餐具使用費。門口掛牌“為響應國家喝酒不開車、開車不喝酒”倡議,本酒店餐具標配不含酒具,如有需要,另行提供。
《餐飲時報》更多往期精彩內容,
直接點擊下面題目即可閱讀!
1.60后餐飲人很苦惱:辛苦20多年創下品牌,兒子不愿接班,咋辦?
2.最牛電子灶:3小時培養一個廚師,全靠這款灶!廈門這家店有望做成品類老大!
3.偏僻的位置、太小的店面,在強勢大品牌進攻下,如何生存?小店如何生存6法則
4.打折不能提高營業額,但這些方法,可以!8個營銷好招,讓顧客回頭!
5.又一知名餐企被“臥底曝光”,生意驟降!防不勝防的“臥底”,餐企遇到,如何公關?
6.3分鐘一張鮮豆皮,現做現賣、氣氛熱烈,這款神器把餐廳經營帶起來!
原創文章,作者:小時餐飲時報,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229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