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與員工密不可分,但是又因為立場不同頗有點“冤家”的意味。作為一名餐飲老板,如何能管好員工,同時又讓員工心服口服呢?
領導的影響力來自哪里?說來說去,無非兩個字。一方面來自于“權”,另一方面來自于“威”。
在很多人看來,領導的藝術就是“恩威并施”,“如何能讓員工既愛又怕,既感覺到約束力,又能充分的發揮主觀能動性”,這幾乎是所有老板深藏在心底的愿望。聰明的老板都懂得以下的做法:
老板不介入矛盾
餐廳里的經理和廚師長發生了矛盾,你是站在哪一方呢?聰明的老板應該知道即使知道有一方是錯的,但是你卻不能直接了當地判決。
精明的老板在這時候不會直接說任何一個下屬的不是。因為他們是為了工作發生的爭執,而影響他們作出判斷的因素有很多,不管對錯,他們都是非常出色的人才。
當面說一個員工的不是,不但會極大地挫傷他的積極性,讓他在競爭對手面前抬不起頭,甚至很可能你會因此失去一個得力助手,而得到表揚的那個下屬會更加趾高氣昂,也不利于你的管理。
這時老板就需要假裝不知道此事,不去正面引發矛盾,與此同時開展一些以團結為主體的活動或者拓展訓練,特意安排幾個讓這兩個人在一起參與的項目,通過游戲的方式來緩和矛盾,然后讓整體的團結氛圍來消滅個人的小矛盾。
老板做人,不做事
林子大了,什么鳥都有。一個餐廳一家餐企人,少的有三五個,多的有上百上萬人。有人工作勤奮出色,當然也有一些稍微沒那么出色的人存在。如果讓你來管理員工,是抓典型出來批評還是抓優秀來表揚呢?
聰明的老板會選擇表揚優秀員工。員工具體問題老板根本沒必要去指出,這里有好的標桿,你只要順勢點一下,大家就都明白該向誰學習,也知道該怎么干了。相反,如果違反規律,而去批評指責那些表現不好的員工,這樣你不僅給他們帶來反面的壓力,更讓優秀員工覺得岌岌可危。
對于一個公司來說,組織這個團隊的人員有老板、經理和員工三部分。三人各司其職,老板的工作是做人,經理是做事,員工是做技。細枝末節的問題應該由經理來指揮、監管,而不是老板,老板要完成的任務是讓員工信服,并樂意跟著你做事情。
“無為”的老板要懂得權利下放
即使有犯了錯,該去批評指正的也不是老板,而是中間的經理。所以,很多時候老板需要把自己的角色隱藏起來,把頭抬起來,徹底把自己變成局外人,只有當大腦能夠脫離繁瑣勞動的時候,這樣的團隊才算是走上了良性發展的道路。
現在很多大型連鎖的餐飲老板已經解放出來了,比如黃記煌的黃耕,工作都讓手下去做了,只有搞不定的事情才會找到他。還有九毛九的管毅宏,常常出國度假,公司的事情都是讓團隊去負責的。懂得用人,放心用人,懂得放權,才是一個聰明的老板。
換句話說,權力下放也是“無為”的一個要求,這個工作暗含的意思是信任,只有老板信任經理,下放權力;經理才能信任員工,下放關心;進而員工才能信任老板,奉獻責任心。
從親歷親為的一把手變成第三者,無疑是需要勇氣和魄力的,但也只有這樣才能讓經理的“權”和自己的“威”真正體現出來,成為凝系團隊的精神力量。
來源:搜狐網
編輯 | 紅餐網_劉茜
餐飲老板,原來你在員工眼中竟是這樣的人
餐飲老板這六種行為,只會讓員工倒戈相向!
向順豐老板學習,如何管理21萬員工的企業?
讓員工有干勁,餐飲老板最應該干好這兩件事
內容交流 | 請加微信:hongcw66商務合作 | 電話/微信:18026395830
↓↓↓點擊“閱讀原文”
原創文章,作者:紅餐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261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