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圳這家連鎖餐企老板稱要“以死謝罪”

    先是被曝兩家門店眾籌500多萬后,老板失蹤,還欠薪4個月;后又傳出老板自發消息宣布破產,并稱“以死謝罪”。深圳這家連鎖餐企——城市廚子,到底發生了什么事?

    【事件】

    兩家眾籌門店關門

    60投資500多萬打水漂

    據深圳廣電都市頻道2月27日報道,城市廚子旗下兩個品牌的兩家門店——原味主張椰子雞(香蜜湖店)、龍蝦工坊(香蜜湖店)關店。

    其中原味主張(香蜜湖店)為加盟店,兩店以眾籌形式成立經營,眾籌成員超60人,投資總額達到500多萬。

    如今,負責該項目的老板卻失蹤了,一夜之間改了門頭,眾籌平臺也處于失聯狀態。

    據悉去年年底前,這兩家店都是正常經營,每個月都會有負責人向投資者公布財務營收情況,可到今年春節之后,這兩家店突然就關門,并在一夜之間換上新的門頭——常德劉記大排檔。

    如今,60多位投資者已經聯系不上負責人,只能到相關部門報案,嘗試通過法律手段尋得一個交代。

    ▲換了店家后,龍蝦工坊、原味主張的廣告牌還在,門上貼著一份公告

    眾籌投資者焦慮之余,員工也都按捺不住了,原因是被欠薪4個月。紅餐網在現場看到,新換的店面門上貼著一張顯眼的公告,公告來自深圳市福田區人力資源局,日期為2月27日。

    公告內容很明確,龍蝦工坊拖欠了員工從2016年11月~2017年2月總共4個月的薪水,欠薪總額為59223元。

    從目前來看,這宗疑似“跑路”的眾籌案件,最直接的影響有兩方面,第一、投資者的錢打了水漂;第二、員工被欠薪。投資者、員工雙方也都采用法律手段,爭取獲取應得的資金或薪水。

    【疑惑】

    潮牌小有名氣,老板為何“跑路”

    成立于2008年的城市廚子(廣東)餐飲公司,旗下包括深圳市龍蝦工坊餐飲企業、原味主張椰子雞香蜜湖加盟店、深圳市星河盛世餐飲企業,分別在深圳的福田區、龍崗區、龍華區等開有8家餐飲門店。

    規模不算大,但是在深圳也算小有名氣,龍蝦工坊、原味主張、漁趣幾個品牌,更因為會玩會營銷,被列為當地潮牌。

    那么這家企業到底發生了什么事情,為何4個月都發不出工資,對眾籌投資者也是沒有一句交代,就玩失蹤?

    【爆料】

    法人朋友圈宣布破產,并稱“以死謝罪”

    正當眾籌“跑路”事件傳得沸沸揚揚時,有界內人士向紅餐網爆料,傳來一封信,以及一份委托代理合同。據爆料人稱,兩份資料均由城市廚子法人劉先生在朋友圈發布的內容,且發布的日期,比眾籌店關門事件大約早了一個星期。

    法人朋友圈資料:

    以死謝罪、無言以對員工、朋友、同學、供應商十七年的信任與支持!

    2013年,我公司(城市廚子(廣東)飲食管理有限公司)與臺灣寬心園蔬食料理項目達成戰略合作協議,由我公司投資1000萬元給寬心園在大陸創辦寬和公司,經營寬心園旗下品牌,其中500萬元用以投資寬心園在大陸的品牌使用權,雙方于2016年正式簽訂合同。年底,公司評估價值4000萬元,以20%股權融資1600萬元,蔬食夢想即將起航!

    我公司對該項目十分重視,合同簽訂后,特地派出10名高管及優秀員工赴臺灣學習貴企業的企業文化與管理,通過多方考察,制訂了具體項目實施方案,寬心園的第一家門店也已在深圳羅湖區金光華廣場完成店面裝修,準備投入使用。

    與此同時,本人與多名同學于2015年合作投資創建歡樂海岸漁趣餐廳,經過半年籌備,該餐廳于2016年正月正式開始營業,然而,經營狀況并未達到預期。

    沒有想到的是,同年12月,部分股權代持人(此處隱去具體名字)以政府文件為理由提出退股要求。出于同學情誼,本人同意其退股也支付了25萬元投資款。

    2017年1月16日,他們以給上面一個交待為由,讓本人在他們擬定的《轉讓協議》上簽字蓋章,沒有想到的是,他們竟以此協議申請凍結我名下房產與賬戶,連環效應接著而來:資金方終止投入、臺灣終止合作同時提出起訴、銀行收回貸款等一系列問題…….對此,我公司已無力經營,只好宣布破產,十七年辛苦打下的基業一夜之間化為烏有。

    現在我只能全權委托廣東XX律師事務所,處理公司破產與名下資產清算,解散員工費用及相關的債權債務。

    如果兩份資料確實為企業法人劉先生自己發出,那或許恰好能為我們解答眾籌案件的個中疑問。

    從這封信的內容,我們可以猜測法人劉先生的大意:股東發生糾紛,導致經營不善,最終引發一些列問題:資金方終止投入、臺灣終止合作同時提出起訴、銀行收回貸款……

    【觀點】

    餐飲人士和律師如何看待

    餐飲人

    有餐飲人認為眾籌“跑路”案件,對于業界影響相當不好,是惡性行為。

    大有可能是先做好跑路準備,從四個月不發工資就能判斷早有預謀,所以法人事先在朋友圈宣布破產,只是為了博得同情,好比“以死謝罪”,“已無力經營,只好宣布破產,十七年辛苦打下的基業一夜之間化為烏有”等言辭,都有可能是故意讓股東、投資者,乃至員工感覺到,目前實在沒有其他更好辦法,但實際上可能將資金挪為他用。

    但也有餐飲人認為,這里邊的確存在無奈之處。

    餐飲現金流一旦斷了,宣布破產是分分鐘的事,法人劉先生發到朋友圈的這些問題,股東不合引發資方退出等一系列惡性反應,都只會愈演愈烈,選擇宣布破產是止血的最佳辦法。

    資深餐飲咨詢人

    紅餐網專欄作者王冬明,從眾籌角度和我們做深度分析。

    眾籌參與者一般都有這三大特征:1.收入不高 2.有創業夢但沒能力實現 3.有一顆老板的心。作為眾籌的眾多參與者,必須看清簽署的眾籌入股協議,因為眾籌這種民間融資投資尚未規范,所以協議內容極為重要。

    股份分很多種,責權利也都有著天壤之別,但不代表參與者有收益權,就會自動享有決策權。所以,餐廳如果倒閉,小額投資者也可以不被事先通知的。

    從眾籌發起人而言,不管出于什么目的,都很傷人脈和名譽,因為眾籌時,信用背張很重要,一旦中籌項目失敗,一般就會成為公認的騙子。

    就此事,王冬明認為是純粹的投資失敗。另外,他也從潮牌餐飲剖析,這類型的餐飲生命周期本身就很短,主要靠營銷瞬間吸金,如果打長線,必然會被套牢。如果這個老板原有的餐飲還能夠繼續經營下去,那也是要做好爬山的心理準備。

    律師

    北京市中銀(深圳)律師事務所潘良律師則分析,疑似餐飲界、健身房、美容院等商家因經營不善或資金斷裂導致跑路事件并不少見,其中大部分案件都屬于民事糾紛。

    如果最終查明,企業確實是因為經營不善,導致現金流斷流,那么公司股東需要以出資額為限承擔責任,并按照破產清算程序辦理相關手續,最后到工商部門注銷登記。

    相反,如果只是企業或實際控制人單方面宣稱破產,但未辦理清算和解散程序,最終也沒有注銷企業名稱,有關債權人還是可以通過提起民事訴訟等法律途徑維護權益。不能因為企業或者實際控制人單方面宣布破產或者關門歇業就免除相關責任。

    如果商家或者眾籌平臺一開始就以欺騙投資者錢財為目的,而并沒有實實在在做經營或創業投資的,就有可能涉嫌詐騙等刑事責任,投資者可以去公安機關報案處理,追究相關責任人刑事責任。

    若有實在經營行為,但確實是經營不善、資金斷裂,則那就屬于民事糾紛了,相關投資者則需要按照投資協議或者合同條款追究相關人員法律責任。

    【思考】

    城市廚子可能真的破產,也可能繼續經營,這些結果我們只能看最終揭曉。然而,餐飲眾籌這四個字,可能就真將成為餐飲人、餐飲投資者極為敏感的字眼。無論作為發起人,還是參與者,都該更加理性地看待“投資”一事。

    錢,在每個人心里都很重要,但是餐飲的每一分錢,都不會來得太容易。想躺著等錢來的人,也許都應該離開餐飲業。

    記者 | 紅餐網_林懷青

    大家都在看(狂戳下圖)

    ↓↓↓



    內容交流 | 請加微信:hongcw66商務合作 | 電話/微信: 18026395830

    ↓↓↓點擊“閱讀原文”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紅餐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26254.html

    (0)
    上一篇 2017年3月1日 21:01
    下一篇 2017年3月1日 21:35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