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快到了,餐飲人又一波“高潮”即將來臨,而春節從真正意義上來說,也快走完了,緊跟著,就是餐飲的淡季,不少餐企選擇在這段時間升級店面、拓展新門店,想趕在下一個高潮前開業。
但你想好怎么裝了嗎?
最近,紅餐網小編們也聽到不少餐飲老板們表示,要把自家餐廳裝成“無印良品風”,或者“外婆家風”、“探魚風”。
按理說,借鑒成功范本沒啥問題,也是餐飲常用套路,但當小編認真一數,身邊80%的餐飲老板們想主打的風格種類,撐死了不超過一只手。這就很尷尬了。
試想,大街上一走,想找個吃飯的地兒,除了門頭不一樣,其他齊刷刷長成“無印良品”、“外婆家”,你還指望消費者能記住你是你?
(圖片來源:餐飲視界)
還有一位做酸菜魚的盆友,也想把餐廳裝成“性冷淡風”,WTF?您這是想成為酸菜魚界的無印良品?恕小編接受無力。
講道理,酸菜魚是個好東西,無印良品也是個好東西,但把酸菜魚搭上無印良品,可能讓兩個都成不了好東西。
就像今年春晚,不少眼尖的觀眾發現,很多國際大牌跟著出場的明星走上了春晚舞臺,但是,怎么看怎么別扭,為啥?國際大牌搭上春晚各種花花綠綠的喜氣背景,突然展現出了濃重的鄉土氣息。就像郭德綱毀過的那些大牌。
▲郭德綱把Givenchy潮Tee穿出一種民族風老頭汗衫味兒
餐飲老板們,別人好不代表你也好,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相得益彰才叫好看。
那些“人見人愛”的范本
據小編非權威不完全統計,以下裝修風格霸占了新年“理想”裝修的前三甲。
1.探魚懷舊風
懷舊有很多種,印巷小館、大龍鳳這樣的,因為摻雜了很多本土文化元素,雖然懷舊,但各有乾坤。
可怕的是,2016年各式烤魚店、燒烤店,都開始跟風探魚,昏暗的光線、大紅大藍等鮮艷的燈光搭配、80年代的老物件……連菜單排列都傻傻分不清楚,讓這些店全換成一樣的門頭,你絕對相信就是一個品牌。
▲網上隨手一搜烤魚店,總覺得似曾相識,不信你試試
更可怕的是,到2017年了還有不少燒烤店、小龍蝦店,甚至面店、粥店老板說,我就要這個風格!小編也是不太懂。
2.小清新風
從外婆家到綠茶,這兩大江浙菜品牌把小清新和隱秘性推紅了,掀起了全行業的外婆風,很多主打較清淡菜色的餐廳,都開始在店里放上很多花花草草,不論真假。
但是,就算是這股小清新風的締造者外婆家,都開始發現這個風格已經快走到沒路,在外婆家全新主打的高端品牌“金牌外婆家”,你就絕對看不到這樣花里胡哨的裝修風格,而是典雅。
一方面我們可以認為,外婆家這是要區隔兩個品牌,但另一方面,你也不得不承認,外婆家開始意識到,這樣的風格已經快要“爛大街”了,曾經這是外婆家的招牌,全都是這樣的風格了,還存在招牌嗎?不存在。那就得重新塑造招牌,于是金牌外婆家又開始開創新的路線。
3.無印良品性冷淡風
“只要是新品牌,只要品牌升級,就是要做成無印良品。”近來餐廳設計似乎又有一個新的“風向標”了。
隨著呷哺呷哺在臺灣的升級,國內滿記甜品等餐飲轉型升級,加上無印良品自己也在進軍餐飲,越來越多餐廳都在追求木質風格,走性冷淡風,義無反顧地走在模仿的道路上。
▲日本大阪的無印良品餐廳
賣沙拉,做健康輕食的學習無印良品可以理解,但主打酸菜魚這類講究熱鬧氛圍的餐廳,一提起餐廳設計,也說要做成無印良品,浮現在小編腦海的畫面,瞬間有些不忍直視。
三五好友圍著一大盆酸菜魚,大勺子勺著魚、湯,因為口味重,拼命巴拉著米飯,或者直接把湯汁澆到米飯上,呼呼地吞下。但抬頭一看,誒,什么地方好像不對啊,這無印良品的環境告訴我,應該輕聲細語,輕拿輕放,我還怎么大快朵頤?
做第一個自己可能更好
借鑒、模仿沒錯,一種風格火了一定存在消費者熱愛的元素,但盲目跟風就是你的錯了,因為你沒用心去剖析,為什么這種風格火了,只是簡單的照搬。
想模仿,也要找好對象
對作文這件事,可能我們從小就聽過這么一句話:天下文章一大抄。沒錯,模仿是每個小孩兒學會某件事的第一步,我們都這么過來的。但是,你想學會畫畫,卻去模仿別人寫字,這就不對了。
探魚是做烤魚的,一個人成不了席,通常都是約上三五好友一起,好友是什么?差不多的年紀,有相似的回憶,大把的共同語言,就算是忘年交也總有相似的愛好。
對這種受眾,你給出童年回憶的物件,能激發話題,讓人找到歸屬感,昏暗的燈光,營造一種適宜交談的氛圍,金碧輝煌的裝修反而讓人顯得莊重、嚴肅,不適合桌子中間放一個烤鍋的烤魚氛圍。
但常歸于簡餐、偏于清單的面、粥也做成探魚風……多少顯得有些不倫不類。
(圖片來源:餐飲視界)
這就是做裝修也要會歸類,根據主打的菜式,食客就餐場景,選取適合的模仿對象,不是你喜歡某種裝修風格,這種風格就適合搬到自家門店。
別總跟風,先想想有沒有適合的創意
但在模仿之前,最好先問問自己,真的只有模仿這一條路了嗎,我有沒有更好的創意。
現在大多數餐廳的消費主力是20~35歲的年輕人,而這群人的審美以黑色基調、簡潔為主,講求個性。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微信表情包,基本上可以從一個人的表情包區分出年輕人和老年人。
而對跟風,他們的審美疲勞速度,遠快過他們的前輩。對大多數人來說,當你發現某個“好創意”很火,證明這個創意已經覆蓋了大多數人群,不新鮮了,開始進入蜂擁而上的階段,基本上離這個創意的末路,就不遠了。
所以,模仿也要有良好的嗅覺,得看準,哪種可能是下一個爆款,亦或者,你就是下一個爆款,因為你作為餐廳老板,你自己最清楚菜品、人群,最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比如主打沙拉的餐廳,消費人群是都市白領,用戶畫像是有一定經濟基礎,積極、追求健康的年輕人。
餐廳就會利用自然光源,并加入自然的元素(花花草草),能讓客人在大自然的光線沐浴之下就餐,客人會更加感覺悠閑自得,會潛意識覺得菜品健康,能夠吸引符合用戶畫像的食客。
而不是采用無印良品的性冷淡風,或是探魚的懷舊風。
模仿終不是長久之計
同時,在模仿之外,更應該學會轉換,將當初模仿的別人的東西慢慢加入自己的元素,轉為自己的。小學作文要求仿寫,仿得好老師還會表揚你,但如果你高中還在仿寫,老師就會說你沒長進,到大學、出社會了還在仿寫,那就叫抄襲。
說實在的,國內跟風太多,餐飲老板們在“要求”設計師設計成“XX風”之前,可以多參考國內外一些有個性的設計案例,比如Gaga鮮語,花舍咖啡,可以將他們適合的元素提煉出來,再找設計師溝通,這些元素搭配在一起是否合適,怎么搭配合適。
就像印巷小館,創始人尹彪自己有想法,他要哪些元素,什么物件、設計要表達什么意義,和設計師溝通,怎么設計合適,實際上,他自己才是真正的設計師。
當紅的裝修風格,就像街邊那些熒光燈、霓虹燈,是能一下吸引顧客的眼球,但也拉低了自己的檔次,“LOW”就會和那些燈光一起,牢牢籠罩在這個品牌的周圍,逃脫不得。
總之,別無腦跟風,合適的才是最好的。
編輯 | 紅餐網_陳南
大家都在看(狂戳下圖)
↓↓↓
內容交流 | 請加微信:hongcw66商務合作 | 電話/微信:18026395830
↓↓↓點擊“閱讀原文”
原創文章,作者:紅餐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264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