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我們應該閉上雙眼,用心去聆聽,
因為明天我們將要看的更遠。
如今的餐飲業,購物中心內無疑成了最火的業態。尤其是社區型購物中心,餐飲似乎已成為招攬人氣的重要法寶。據有關數據顯示,2017年購物中心餐飲開店數量占比達38%,但同時關店數量占比也達到36%。
一方面占據了人流優勢,另一方面則競爭激烈化,是否進駐購物中心,對餐飲品牌來說似乎陷入了一種矛盾。
“開店潮”與“關店潮”相互并行,可以看到餐飲業態的迭代速度正不斷加快。這也提醒著各大餐飲品牌,你對購物中心餐飲真的了解嗎?
1
盲目選擇,能進哪個進哪個
很多餐飲人采取的是“撒網式”選址,結果往往是你看好的進不去,你不了解的又來誘惑你……尋尋覓覓,糾結困惑,不知突破點在何方。
這里面有三個問題:
你為什么要進購物中心?
進什么樣的購物中心?
什么時候進和怎么進購物中心?
而這三個問題的背后,是基本的戰略思考。別認為開店數少就不需要戰略了,當你選擇走上連鎖發展的路,戰略就是身為老板必須考慮的問題。
2
過度依賴人情關系
中國是個講“關系”的社會,放在餐飲業也同理。購物中心多了,社交關系也就復雜了,跟誰熟,跟誰不熟,成了困擾不少餐飲人的問題。
但這種靠人情建立的關系,首先未必能實現,自我精力消耗過大,即使實現了也是把雙刃劍。因為“關系”本來就是動態的,商場上沒有永遠的朋友,當自身不夠強的時候,問題只是早晚而已。
“走正道”才有更多機會,人情只是軟性補充。
3
購物中心說品牌不匹配,就大刀闊斧改
“我們購物中心定位是比較高端的,你要來也不是不可以,你把品牌升級一下,或者做個旗艦店什么的……”當我們與比較強勢的購物中心談時,對方經常會說這樣的話。
于是,本應遵從品牌發展階段而做的升級,就這樣為了妥協于購物中心而匆忙改頭換面。但事實上,品牌升級遠遠不止調整外觀這么簡單,這是一項系統工作。
不是有了規模才有主動權,而是先建立屬于自己的主動權,才更容易有規模。
4
生意一差就打折
購物中心對餐飲來說是平臺,生意不好是沒法在這個平臺上活下去的,這時很多餐飲人想到的就是——打折!
于是,我們在購物中心內到處看到一些打折信息,有的甚至把價格降得極低,簡直“裸奔”。
便宜不是性價比,吸引不來消費者,即使吸引來了,也是對品牌未來發展的損害。“便宜無好貨”,價格戰是一條不歸路。
5
跨界做餐飲,直接開大店
餐飲的紅火讓很多其他行業的投資者看到了機會,有做地產開發的,有做IT行業的,也有銀行金融的,跨界餐飲越來越多,整合一些資源就開始做餐飲。
然而到了購物中心,一是難以獲客,二是缺乏復購,根本原因就是很多跨界餐飲人沒有認真研究過餐飲。
餐飲是鏈條非常完整的行業,既要有戰略思維,也要有面面俱到的戰術部署,還要有最終的落地執行。沒經歷過初期積累優化的新品牌,即使有跨界思維,也很難避免在購物中心缺乏競爭力的現狀。
1.商業模式是否吻合
不管是已經成熟的品牌,還是創新品牌,進駐購物中心前,一定要想清楚,自己的商業模式是否適合?
比如一個適合做夜宵、正餐聚客能力弱的餐飲品牌,面對早十點晚十點的購物中心營業時間,你在購物中心里根本無法施展。
2.品牌與購物中心的“三重匹配”
餐飲品牌與購物中心是一種雙向選擇的關系,兩者之間存在定位、目標客群與品牌勢能的三重匹配,只有彼此匹配,才能初步確定是否會達成雙贏。
現在購物中心的定位、主題及功能趨于差異化,餐飲品牌進駐前,就要自我評估:自己品牌的定位與購物中心的定位是否是匹配?在一個定位中低端的購物中心里,開一個高端餐飲品牌,這就是不匹配。定位匹配了,合作也會更順暢。
不同的購物中心吸引光顧的人群是不同的,如果你期望的消費群體,連購物中心的門都不進,又如何做到他們的生意?
品牌勢能的匹配
一個城市最具品牌效應、最有人氣的購物中心,往往就那么幾個。餐飲品牌和購物中心的合作,能夠“門當戶對”往往會更好。如果它強你弱,苛刻的條件很可能會被擺出來,沒有發言權、甚至沒有選擇權。
3.入駐后的五大難題
(1)購物中心內如何選址
首先要觀察這個購物中心,對于餐飲業態的整體及區域布局進行了解。也就是說,在哪個區域開,得先想清楚;
其次,選擇一個最適合自己的點,這個要考慮商場的人流動線,然后是它的可達性和可視性。
當消費者一旦熟悉了購物中心的布局,他會直接奔向所需要的區域。有的餐廳是做正餐的卻開在快餐區域,雖然位置很好,但這種“錯位”必然影響生意。
(2)平時和周末的兩難
很多購物中心,平日和周末簡直就是冰火兩重天,周一到周五甚是冷清,餐飲老板天天想著怎么讓生意好一點;到了周末生意又忙不過來,翻臺率高了,出品與服務還跟不上。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很多餐飲門店冥思苦想,分析消費人群需求,針對購物中心內的員工餐、商務套餐、下午茶等紛紛上馬。每到周末又加多臨時人手,做好“開戰”的準備。
(3)購物中心內的競爭
對于購物中心而言,對業態的整體規劃與把控是很重要的,餐飲的比例并非越多越好。
有的購物中心,每層都有餐飲,小吃、快餐、簡餐、特色餐飲、主題餐飲、美食廣場等全部都有,餐飲業態占比驚人。
導致的結果就是,顧客數量有限,而選擇過多,大家為了生存紛紛打折,家家都沒有活的很好。
(4)開業就爆好不好
很多餐飲品牌異常重視開業環節,各種活動齊上陣,想要營造出開業火爆的畫面。但這事“危”與“機”并存。
在這個網絡發達的時代,負面消息的傳遞比正面消息更快。如果你準備好了,開業火爆開了一個好頭,可以為今后的好生意埋下伏筆。但如果你的產品、服務、后廚、流程等還沒完全搞定就貿然“強行火爆”,會更快速的把自己的缺陷暴露。
(5)購物中心的“其它”要求
來開放透明,有的則頗多門道。
對于那些“不按常理出牌”的購物中心,確實得小心應對,有的會提出附加的約定,有的會“審核”你的裝修效果,還有的根本就是拖拖拖,拖到讓你心急如焚。
面對這種情況怎么辦?這就要求你得提前了解,有了準備,應對上才自有辦法。
總 結
要不要進購物中心?要進什么購物中心?進去之后如何運營?
面對購物中心拋出的“橄欖枝”,可以多一點理性,多一些反思,你要把這些問題先想清楚,綜合的進行了解、評估后再做決定。因為,有的學費,不交也罷。
對于即將和已經在購物中心里發展的餐飲品牌伙伴們,希望你們越做越好,加油!
微信名:餐謀長聊餐飲/微信號:Canmouchang
運營方:深圳市餐謀長?品牌策劃有限公司
餐謀長聊餐飲 | Canmouchang
我們不能保證每天堅持原創文章,因為一個團隊的知識和力量是有限的,無法滿足全國餐飲人的品牌在成長中所遇到的各種問題,所以精心優選了全國優秀的營銷觀點及方法,希望這些是有價值的,能幫到大家,也期望我們能成為伙伴。
《餐謀長聊餐飲》
一輩子只聊一件事
本文來源:連鎖活字典
編輯:餐謀長品牌策劃/一夢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總編個人微信》
投稿 / 版權 / 合作 / 咨詢
精彩回顧
她靠一道菜4個月就賺到100萬,并打造出年銷26億餐飲帝國!
失敗率高達90%,做好餐飲,最少需要十年!
每年關幾十萬家店,80%的餐飲老板不會成本核算!不信你進來看…
只有9個座位,每天只賣150碗拉面,卻是全球唯一的米其林星級拉面店!
鄧超開的餐飲店?一年時間靠什么從虧損100萬到營收3個億!
原創文章,作者:餐謀長聊餐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32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