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餐飲,一直是內地餐飲人考察和學習的對象,而這一家50年招牌老字號并且是首家在港交所掛牌交易的茶餐廳,更是餐飲老板的取經圣地,她的名字叫——翠華。
01
五十周年慶典
2017年11月13日,“翠華集團五十周年暨上市五周年慶祝晚宴”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隆重舉行,當晚香港政府政務司司長張建宗出席致辭,省港澳各界精英匯聚一堂。
對于這個“半世紀”之約,翠華集團極為重視。早在6月29日已啟動“五十周年慶典”儀式,并向媒體首次播放以“經典味道,始終在這”為主題的全新電視廣告片。
廣告片選材來自一部經典港式電影片段,由張繼聰化身外賣仔飾演整個廣告,廣告的故事性質與翠華集團主席李遠康相似,以外賣仔出身,堅持至今。
而張繼聰擁有健康的形象健康,擁有拼搏精神,是地道香港仔,整個廣告片題材充滿香港本土色彩。
▲翠華2017年6月發布的全新電視廣告片
02
翠華(股份代號1314)名字含義
據紅餐網(微信號:hongcan18)了解,“翠華”品牌一名由翠華創辦人所取,寓意永遠保持“翠”綠長青,將“華”人精神發揚光大。
其股票代號也頗有意思,據說當時剛剛公布時,讓很多投資者眼前一亮。“1314”,正是“一生一世”的諧音。這個吉利的數字,是翠華花100萬港元買下來的。李遠康曾經在接受媒體采訪時這樣說:
翠華見證了香港茶餐廳文化的誕生和發展,這么多年來陪伴香港人走過很多風雨,“1314””是希望翠華能繼續將茶餐廳文化發揚光大,陪伴消費者一生一世。
03
創業故事
1955年出生的李遠康,11歲便成了香港跑街串巷的“外賣仔”。彼時的他絕不會想到自己的人生會和翠華餐廳有如此大緣分。
就在李遠康成為“外賣仔”的那年,蔡創波在旺角甘霖街創立翠華冰室,為附近居民及工人提供一些價廉物美的地道小食與飲料。
到70年代冰室應大眾需求,提供西餅面包以外的食品,使得廚房與水吧從此分家茶餐廳應運而出,翠華也于1989年新蒲崗開設了首間翠華餐廳,為顧客提供香港地道特色食品。成為餐廳的那一年,創始人蔡創波決定移居國外,想把翠華賣掉。賣給誰呢?
他看中了李遠康,沒錯,就是之前那個“外賣仔”。在經過二十幾年的社會磨煉后,李遠康已經變成厲害的角色,在多家餐廳擔任過大廚和總廚,也在茶餐廳界嶄露頭角。
最終,李遠康從蔡創波手里接到翠華餐廳,并正式成立翠華集團。在他的精心策劃下,翠華開始積極擴張,上世紀90年代起,陸續在中環、銅鑼灣、佐敦及荃灣等人流高度集中的地區開設茶餐廳。
李遠康有一個重要的經營理念,就是翠華必須在城市優越地理位置布局旗艦餐廳,這對消費者熟悉和認同翠華品牌非常關鍵。
根據這一理念在中環威靈頓街開設的旗艦店,成為翠華生意步入輝煌的轉折點。由于該店離香港著名的夜生活聚集地蘭桂坊咫尺之遙,餐廳實施24小時營業,不僅吸引了集聚在中環的商賈白領,就連李嘉誠的第一“師爺”霍建寧、影星林青霞和歌王陳奕迅等不少城中名流也成為翠華的座上賓。
頗有野心的李遠康,眼光不僅停留在這片島上。2009年他嗅到內地市場的生機后,便在上海開設內地首間翠華餐廳,正式進軍內地市場。
其后,首間澳門分店亦于2011年開業,2012年更于武漢開設分店,又在2013和2014年先后進駐深圳、杭州及廣州等城市,逐步拓展國內版圖。
而今的翠華,不僅是香港飲食文化的代表,也成為內地餐企的模范。值此50周年之際,我們也祝福她能夠陪伴消費者一生一世。
04
重要里程
作為香港老字號,翠華集團在50年發展歷程中,一步一個腳印,經歷了以下重要里程:
▲圖片源自翠華官方微信平臺
整編 | 紅餐網_林懷青
這些真正的百年餐廳,到底靠什么活那么久?
慶豐告訴你,跳出固有思維,老字號也有春天
百年“陶陶居”正式再嫁白富美,老字號也走時尚路線
線上賣糕團3年超1億,百年老字號為啥玩得這么溜?
內容交流 | 請加微信:hongcw66
商務合作 | 電話/微信:13265099024
↓↓↓點擊“閱讀原文”
原創文章,作者:紅餐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328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