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菜以味多、味厚、味濃、味醇著稱,追求“百菜百味,一菜一格”,而這些味道,也十分具有侵略性,常常令人一試難忘。因此作為下飯,常常是食客們的首選。接下來,就來看看這些容易制造“味道記憶”的菜品吧。
九道味濃下飯菜
制作:
1、把鵝掌投入沸水鍋里先汆一水,撈出來瀝水后納盆,加入少許老抽拌勻,再投入七成熱的油鍋炸至表面膨松起泡,出鍋瀝油后放入鹵水桶鹵至軟糯。
2、鍋里放少許色拉油燒熱,下豬五花肉丁炒至出油時,放入泡椒末、洋蔥丁、蔥白顆、姜顆、香菇丁、冬筍丁和芽菜末,炒香出色時摻入適量鮮湯,接著放入鹵好的鵝掌,大火燒開便改小火收汁,其間放入醪糟汁、料酒和雞粉調好味,待收至鍋里汁干時淋入香油,出鍋裝盤即成。
制作:
1、把豬里脊肉切成厚片,在兩面剞上十字花刀后,再切成條,然后加鹽、料酒、老抽、姜蔥汁和濕淀粉碼味上漿,待用。
2、凈鍋燒熱并用冷油炙鍋,再放適量的菜油燒至五成熱,投入干辣椒節和花椒熗出香味,再下入剞過花刀的肉條炒至翻花且斷生時,放入姜片和蒜片略炒,待烹入用鹽、料酒、胡椒粉、生抽、老抽、糖色、白糖、醋、味精、雞精、濕淀粉和鮮湯調勻的滋汁收汁亮油后,下入蔥節和酥花生米裹勻芡汁,出鍋裝盤即成。
制作:
1、把土豆粉投沸水鍋里汆一水后,撈入盤里墊底。
2、把雞胗剞花刀并切成薄片,然后投入加有姜蔥和料酒的沸水鍋里汆熟,撈出來擺在土豆粉上面。
3、鍋里摻鮮湯,放入青尖椒圈燒開后,再加鹽、味精、藤椒油和香油調好味,出鍋倒在盤里并點綴蔥絲,即成。
提示:
因土豆粉吸水較快,所以此菜的湯汁應稍多一些。
制作:
1、把草魚宰殺治凈,剔下魚頭、魚尾及魚大骨,斬成塊納盆后,加鹽、料酒和姜蔥碼味,臨走菜時才與青筍片、洋蔥塊一起入沸水鍋里,汆熟便撈出放窩盤里墊底。
2、另把取下來的兩扇帶皮魚肉片成片,納碗加鹽、料酒、胡椒粉和生粉碼味上漿;把白鹵肥腸切成短節。
3、凈鍋上火放油,先下姜片、蔥段熗鍋,摻入鮮湯燒開后,放鹽和味精,把肥腸節、番茄片和魚片下鍋,煮熟再盛入墊有底料的窩盤里。
4、鍋洗凈后重新上火,放油燒熱才投入青紅椒節、鮮青花椒一起炒香,淋適量的藤椒油,起鍋盛入窩盤,即成。
制作:
1、把仔兔肉先斬成塊,加鹽、味精和料酒腌一會兒,再放入少許干淀粉拌勻,待投入五成熱的油鍋炸熟以后,撈出來瀝油。
2、把方竹筍節下鍋稍炸后,撈出待用。
3、鍋里放色拉油燒熱,下豆瓣醬、糍粑海椒、香辣醬、香料粉先炒香出色,摻適量鮮湯并放入炸好的兔肉、方竹筍繼續翻炒,等鍋里的汁水收干時,放入鹽、料酒、花椒油和香油調好味,出鍋裝盤時點綴上香菜葉,即成。
制作:
1、把豆腐切成小方塊,粘勻生粉再拖蛋液、裹面包糠,下入四成熱的油鍋炸至外酥內嫩時,撈出盛入鋪有蛋餅的鐵板上。
2、鍋留底油,先下姜末、蔥末、蒜末和豬肉末炒香,再放豆瓣醬、少許泡椒末炒勻,摻入適量鮮湯并加放鹽、味精、白糖和少許胡椒粉,勾芡后便起鍋舀在豆腐塊上面,撒些蔥花即成。
制作:
1、把龍脷魚宰殺治凈,剁成塊后,加蔥姜水、鹽、味精、料酒、紅苕粉和雞蛋清拌勻,然后下入油鍋里炸熟,撈出備用。
2、鍋入純菜油燒熱,下干青花椒、干紅花椒、泡青菜末、泡小米辣椒和榨菜炒香,再加入紅油豆瓣、泡椒末炒勻,隨后摻入鮮湯并加入大蒜瓣、豬油、紅油和化雞油,熬10分鐘出香味,過濾后即成紅湯。
3、把紅湯再次燒開,放入魚塊煮5分鐘入味,便可淋入藤椒油、木姜油和芝麻油,撒入青紅椒丁后,起鍋裝盛器內點綴香菜節即可上桌。
制作:1、把煮熟的豬蹄筋切成小塊,放高壓鍋里并摻入適量川式鹵水,蓋上鍋蓋上火壓至軟糯時,離火撈出待用。
2、把黃豆芽放入加有油鹽的沸水鍋里,焯一水便撈出來放盤中墊底。
3、凈鍋放菜油燒熱,先下姜米、蒜米、豬肉臊子和豆瓣醬煸香,加放辣椒面炒幾下,再摻適量鮮湯并下蹄筋,加鹽、味精、白糖和胡椒粉,改小火燒至入味時,勾薄芡收汁,撒入蒜苗段炒勻便起鍋。
制作:
1、把豬蹄治凈后斬成塊,再放入加有姜蔥和料酒的沸水鍋里汆一水,撈出來瀝干水后,下入七成熱的油鍋里,炸至表皮酥脆且上色時,撈出瀝油待用。
2、鍋留底油,投入姜片、蒜片、蔥節、八角、桂皮、山柰、香葉和白蔻炒香,再放入排骨醬、辣妹子醬炒香出色,摻入鮮湯燒沸后,放入炸過的豬蹄塊并淋入料酒,調入鹽、胡椒粉、糖色、白糖、雞精和味精,加蓋開小火燜至豬蹄熟時,下入山藥塊繼續燜至軟熟,最后出鍋裝入燒熱的砂煲里,即成。
來源:四川烹飪雜志 |公眾號:scprweixin
35萬廚師都在關注這個號
你還沒有關注嗎?
(長按二維碼即可關注)
原創文章,作者:紅餐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335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