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越來越多的餐飲品牌和資本掛上了鉤。不管你愿不愿意,資本力量影響下的餐飲新格局已經產生。
話說回來,那些拿了投資的餐飲品牌究竟有何不同?餐飲人跟他們競爭的時候要注意哪些?紅餐網專欄作者胡茵煐,分享了她的見解。
認識過很多餐飲老板們,他們得意地說:我有那么好的現金流,自己當老板無拘無束,干嘛要接收投資?也有很多資深股民說,餐飲股票風險大,萬一哪天餐廳的湯里出現一只死老鼠,那我可就虧慘了。
▲餐飲人的獨白,我不缺錢
一直以來,餐飲市場被認為和資本是絕緣的。
其實,這是個誤區。國內餐飲從來都沒有停止過和資本發生關系——招商加盟。加盟的本質也是一種資本利用,用我的技術或品牌吸引別人的錢來開店。只不過,這個“投資人”是餐飲圈的。
但是,現在時代不同了。
從2016年開始,越來越多的餐飲品牌和資本掛上了鉤。有的甚至直接被資本接生下來。這類帶著投資人加持光環的品牌,他們有什么不一樣呢?作為餐飲老兵,面對這些帶著資本出生的餐飲品牌,該怎么競爭呢?
今天,就和大家聊一聊那些拿了投資的餐飲品牌究竟有何不同,餐飲人跟他們競爭的時候要注意哪些?
1
那些獲得投資的餐飲品牌們
過去干餐飲,別人介紹你的時候會說:“他是開餐館/飯店的”,因為那時候的餐飲人注冊營業執照大多是以工商個體戶的形式。現在獲得投資的這批餐飲人,一上來就搭班子建團隊,注冊公司,別人介紹會說:“他在餐飲行業里創業”。
可別小看這一句介紹語的不同,這其實反映出了2代人的觀念。
▲觀念不同,看法不同,做法也就不同
過去,60、70后這一批餐飲創業階段,那時候餐飲環境不好,大多數人迫于生存而為之。這些餐飲老板吃苦耐勞,講究實惠,怎么性價比高就怎么整。
現在,現在這批80、90后不同了,創始人不再迫于生計而去做餐飲。他們是想通過餐飲進一步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質或社會地位。
舉例,以當下知名的一些獲得投資的餐飲品牌來說,雕爺牛腩的孟醒在其他行業是獲得成功的,喜茶創始人聶云宸靠著皇茶已經完成了自己的第一桶金,inWE 因味茶創始人繆欽之前是麥當勞中國區副總裁……
他們即便不做餐飲,也能靠別的技能生活,而且生活的很好。
▲名單來源于“掌柜攻略”
從這份名單中可以看出。資本更青睞快餐。
其實,快餐行業相比于正餐,基因里接近快消品。例如,汽水、薯片、餅干之類。事實上確實如此,快餐行業的渠道比正餐行業的銷售渠道更廣泛。這里的金礦更大。
2
假如你隔壁開了有投資人的餐廳
獲得融資的餐飲品牌,不等于是成功的品牌。
品牌運營以及執行的,最終還是在于人身上。餐飲四大塊:產品、服務、環境、營銷,最終都是要有人來完成。找準切入點競爭,誰贏誰輸,還不一定。
▍1、產品——顏值高,不等于有味
這波獲得投資的餐飲品牌,在產品的研發上對顏值更注重。擊中了時下年輕人的三大痛點“愛美、怕死、缺愛”之一的“愛美”。即便在產品本身上做不到高顏值,也要找機會從包裝上入手,把顏值提高。
▲菜顏值高,發到社交網上,評論更多
但口味,這個東西本來就是“南甜北咸東辣西酸”,很難能討好所有人,新生品牌,縱使是獲得融資,也不敢說自己產品的口味能夠一下子打動所有人,它需要磨合和探索。
尤其是快餐,涉及到跨地域經營。很難說北方人愛吃的東西,南方人就會喜歡。而作為老品牌,有固定的老客戶,對當地人的口味一摸一個準。如果你家隔壁開了一家獲得投資的品牌,別怕它,跟它干,就用自己的口味跟它拼。
▲好看決定第一次買,好吃決定反復購買
在這里,筆者說說自己接觸這么多餐飲從業人員的感觸。菜品顏值的重要性,無需多言,尤其是現在傳播以互聯網為主,消費者獲知菜品的信息僅僅是依靠圖片、視頻和文字。味道正不正,無法知曉,好不好看,立分高下。
但是,顏值并不是唯一。菜品的器皿精美,造型好看,第一次或許會讓消費者感到很有意思,但是到后面,就沒意思了。
決定第二次買這道菜的主要因素還是——好吃。
▍2、服務——是要下苦功夫的
當年我們校足球隊遇到上屆冠軍。我們在技術上落后,短時間內我們提升不了技術,我就想辦法練體能。大家每天晚上繞操場長跑。半個月后,經過激烈對抗的上半場,我們落后2球,下半場對方隊員明顯體力不支,我們狂入5球,完成逆轉。
餐廳的服務亦是如此。
因為,服務都是由人來完成的。最好的服務是人做的,最差的服務也是人做的。你現在就可以讓你的服務員完成高難度的服務項目。但,只能維持一會。人是有七情六欲跟喜怒哀樂的,很難做到每個服務員天天都是高難度的服務水平。
▲維持服務水準是個苦功夫
這就需要科學合理的規章制度及管理督促,雙方面讓服務維持在穩定的狀態。
通俗點說,這是要下苦功夫才能完成的服務。我見過太多所謂的“網紅餐廳”以及“投資人青睞的餐廳”。在服務上差的不是一星半點。究其原因,老板覺得自己營銷很成功,想躺著賺錢。
如果你遇到投資加持的餐廳,就跟它拼服務,看誰肯吃苦?
▍3、環境——不求好看,但要整潔
我曾不止一次說過。餐廳的裝修不一定要時尚奢華好看,這個是主觀因素。你用自己70后的眼光去評判時尚奢華好看,跟90后普通消費者肯定是兩個答案。但是,干凈、整潔,這個是客觀因素,大家的標準和尺度基本是一致的。
▲餐廳配置切勿顧此失彼
100萬開個店,60萬用在了裝修上。這跟1個億拍個電影,6000萬用在了小鮮肉片酬上。道理是一樣的,都有顧此失彼之嫌。
而且,你跟獲得投資的餐飲品牌是拼裝修完全沒必要。因為人家有錢,人家花起錢來不心疼。但是,時刻把自己餐廳弄得干凈、整潔,這就讓對方很難辦了。
▍4、營銷——承認吧,他們確實有一手
不是針對誰,在座的每一位都是營銷高手。不管怎樣,能夠“忽悠”到見多識廣又手握重金的資本大佬們投資,營銷能力是絕對不差的。
這些人,有些精通品牌、有些善于策劃、有些在引導輿論上有一手……客觀來說,餐飲是一個比較復雜的項目,涉及到的細節非常多。
▲愛搞事,能搞事,常搞事
但是作為非餐飲人,還敢進來,肯定是在某方面有著一技之長。而營銷,是最能將優勢轉化為經濟利益的部分。
▲始終有話題感
本身精通營銷,再加上有投資人。這些拿到投資的品牌,在廣告方面,無論是力度還是廣度都比一般餐飲企業要高。難道,眼睜睜看著客人被它們截去嗎?
當!然!不!
餐飲最奇妙的地方在于,它需要到店體驗(拋除外賣)。
如果你的隔壁開了一家有投資背景的餐廳。不管它的活動、廣告做得多么天花亂墜,有一點是肯定的,地址是不變的,它還是要吸引客人到店來。而任何餐廳廣告打出去,都不可能保證恰到好處的吸引這么多人來就餐,肯定會有浪費的地方,比如門店滿載運營只能接待100桌,結果來了150桌人,那剩下的50桌人就是你的客戶。
所以,就很明朗了。只要對方做廣告,你就截流。
比如,今天發現隔壁有投資背景的品牌做活動了。線上引起了一波話題,或者公眾號推文了。那你就在相應的“大眾點評或美團上截流”,相對應加強廣告力度。
▲你花錢做廣告引人來,我在門口攔截
線下,委派機靈外向的服務員,派發傳單,就守著幾個出入口或者對方門店四周。如果對方這波活動做失敗了,你和它都增長不了多少客戶。如果,它做成功了,就會出現我上述提到的現象。它明明只能接待100桌,卻來了150桌。肯定有50桌的客人要流逝,你這時候上來撿漏,肯定差不了。
3
我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說一千道一萬,干餐飲還是為了錢。
即便是獲得財團投資,它還是要掙錢。過去餐飲人綜合能力不如這批餐飲創業者,因為個人經歷、視野以及思想,都受到時代的影響,想掙快錢,大家的做法是放加盟。
現在,這批有了投資人加持的餐飲品牌CEO們。他們照顧品牌如同對待襁褓中的嬰兒,他們更傾向于資本的玩法,而資本最終目的是——套現。
▲錘子對他們很有吸引力
既然要上市,它的賬面一定是盈利的,既然盈利,它一定是開在那里的。但,它只是開在那里。有沒有回頭客,凈利潤到底如何,關起門只有他們自己知道。你作為競爭對手,盡管不知道詳情,通過觀察也能看出一二。
例如,最近上海特別火的某茶,被爆料是花錢雇人排隊。有人不理解,為什么要虧本賺吆喝?因為它也是獲得資本加持的品牌,它還是要為上市做準備。
所以,它可以接受虧損,但不能接受關店。如果你隔壁的競爭對手被你打到虧損,我不建議你將他打死。因為,你根本打不死他,其次真逼急了跟你玩命,也劃不來。
▍作者說:
靠海底撈做背書的“U鼎冒菜”獲得高瓴天成9608萬元增資,在連續兩年虧損300多萬后,終于在2016年1至8月份期間,整體盈利了31萬。緊接著在2017年4月18日,U鼎冒菜登陸新三板。
▲U鼎冒菜在第3年才盈利31萬
餐飲結合了資本之后,玩法變了,讓人有點“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但,本質沒變。
產品、服務、環境、營銷,4大塊,做深了做透了,笑到最后的還是你。
本文由紅餐網專欄作者原創并授權發布
▼
玥老板&胡茵煐,上海眾郝創意咨詢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中國首批餐飲O2O理論實踐者,專注餐飲全案營銷,數十年餐飲線上線下營銷經驗,曾服務西貝莜面村、新加坡同樂餐飲集團、三人行餐飲集團、耶里夏麗餐飲集團、陳記順和、潮牛海記、伊佳林開心夢工場等品牌。(微信公眾號<眾郝創意咨詢:ichonghowe>)
* 如有文章方面的探討,請聯系作者,微信號:yuelaoban
編輯 | 紅餐網_白唐
大家都在看(狂戳下圖)
↓↓↓
內容交流 | 請加微信:hongcw66商務合作 | 電話/微信: 18026395830
↓↓↓點擊“閱讀原文”
原創文章,作者:紅餐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341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