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從事火鍋30年,前20年做的川味火鍋,后10年專注于海鮮火鍋,成就中國海鮮火鍋第一股和海鮮火鍋領航者,他就是紅鼎豆撈餐飲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常發文。
紅鼎豆撈董事長常發文
談供應鏈
1986年,18歲的常發文到成都一家火鍋店打工,不僅利落地做完自己的事兒,還搶著幫偷懶的員工干活,看到老板了,就咧嘴一笑。老板漸漸喜歡上這個憨厚的小子。
能吃苦、耿直、不管多累都樂呵呵的常發文,把火鍋店里所有崗位都做了個遍,7年后,他作為經理,讓這家火鍋店躋身成都火鍋名店。
▲紅鼎豆撈董事長常發文
1993年,常發文被請到武漢,成為一家大型火鍋店執行總經理,2000年,他把這家火鍋店做成了連鎖,每天排隊候位,成為當時武漢正宗川式火鍋的代名詞。
從士兵到將軍
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每個餐飲人心中都有個夢想——擁有自己的餐廳,甚至自己的品牌,為別人打了14年工的常發文也不例外。
很多餐飲人喜歡通過不斷跳槽來抬高自己的身價,常發文則更喜歡沉淀下來,摸透一個企業的經營之道,兩個7年的磨煉,讓常發文攢夠了自主創業的資本。
2001年,常發文創辦了自己的川味火鍋店,爆棚的生意卻沒能讓常發文心安。
彼時的麻辣火鍋店在武漢街頭比比皆是,口味差不多,裝修、服務也是你模仿我,我模仿你,沒有新意,沒有亮點,整個行業只有品類,沒有品牌。常發文意識到,這樣下去不行,說不定過不了多久就會碰到天花板。
常發文想找到一個新的火鍋業態。
于是他開始到各地進行調研、考察。終于,2006年的澳門之行,激起了常發文探索新事物的勁頭。
他發現豆撈在澳門非常受歡迎,這種底湯清淡、少鹽、少油,將海鮮和火鍋巧妙地結合在一起,和麻辣鮮香、重油重鹽的川渝火鍋完全不同。常發文像發現了新大陸,他認定,豆撈不僅會激起食客的新鮮感,也更適合人們對健康飲食的需要。
但在這之前,沒人做過豆撈,沒人做過海鮮火鍋,人群接受度、供應鏈、價格定位,一切都無法預知。
不過,就像當年從成都來到人生地不熟的武漢一樣,常發文又一次決定走出舒適地帶,再次成為拓荒者。
從江湖氣火鍋到高端海鮮撈
既然要做海鮮火鍋,就要吃鍋底和食材的原汁原味,加上海鮮本身就是高端食材的代表,如果做成自己熟悉的川渝火鍋江湖氣,就有點不倫不類了。
常發文拍板,紅鼎豆撈,就做高端,在他看來,高端不是虛高的價格,而是高品質,高品位,更超值,簡單說就是,顧客付出160元的客單價,要吃出260元的體驗和享受。所以鍋底要用醇厚的鮑皇湯,食材要用生猛的活海鮮。
▲鮑皇鼎湯
2007年2月,紅鼎豆撈第一家店在武漢開業,1500多平方的門店,裝修大氣、高雅,進餐方式也采用了更衛生、更講究的單人單鍋,跟常發文以前經營的火鍋店來了個180°大轉彎。
而為了得到醇厚的鍋底,以襯托海鮮食材的鮮美,常發文不惜代價,高薪請來港澳名廚主理湯底。
這時的常發文還要解決最要命的問題——食材。由于海鮮火鍋和川渝火鍋的極大差別,常發文之前積累的供應商、供應鏈體系,幾乎都派不上用場,一切都要重頭開始。
▲十頭鮑
而武漢作為一個內陸城市,海鮮是個“奢侈品”,武漢市場上的海鮮大多是冰凍的,海鮮不鮮,不僅砸了“鮮美”的招牌,也遠離了常發文“生猛活海鮮”的要求。這也是為什么那時的武漢不僅沒有海鮮火鍋,連售賣海鮮的餐館都屈指可數。
跑斷腿也要搞好供應鏈
但常發文不認輸,帶著團隊,到煙臺、青島、北海、廣州,一家家供應商去跑,一個個海鮮基地考察。
“找食材是個非常辛苦的事,有時為了一個食材真的是廢寢忘食”,為了保證海鮮的鮮活度,常發文經常凌晨三四點到基地去挑最新鮮上岸的食材。
但別人一問拿貨量,要么不合作,要么把價格抬到很高,即使如此,常發文依然堅持用能采購到的最好食材。從有紅鼎豆撈那天起,常發文就要求海鮮食材全部空運到店,如果有死海鮮,全桌免單。
比如膠東麻蝦,是膠東灣一種野生蝦,晚上去捕撈后馬上打包空運到門店,第二天開店就有得賣,但如果天氣不好,撈不到,那第二天這種蝦就停售。
▲膠東麻蝦
找食材的難處不止在于找不到,更在于找到了顧客是否接受,“你找到100個好食材,給顧客嘗試以后,可能最后只能留下三四種。”
“有時花幾萬塊錢上十萬塊,不一定有收獲”,但對食材,常發文就是那么執拗,“做企業有舍有得,有些東西你要舍得去投資才行”。
即使到今天,常發文只要聽見哪兒有好食材,立馬就訂機票到現場去確認,只要是好東西,立馬下定,拿到店里接受食客的檢驗。
如此高成本的投資,換回的是顧客的認可,顧客喜歡,量自然就起來了。
▲圣子皇
開張三、四個月后,紅鼎豆撈就“炸了”,即使客單價略高,仍是每天爆滿,第二年就開出3家店,到2014年,紅鼎豆撈的直營連鎖分店達到6家,總營業面積近2萬平方米,員工超過1200多人。
隨著紅鼎豆撈越做越大,不僅對供應商的議價能力提高、物流成本也大幅下降,當初不受供應商待見紅鼎豆撈,已經是挪威海產局在華中的首家官方合作伙伴,與澳大利亞、加拿大等國家海產部門也建立了良好合作關系。
常發文的人也已經駐到了重要的食材基地,不僅去找食材,還監督貨品、監控運輸,就為了保證食材的品質和新鮮度。
高端餐飲也能順利過冬
正在這時,“國八條”來了,國內高端餐飲成片地死亡,紅鼎豆撈也遇到了困難。
但經歷了二十多年大風大浪的常發文,沒有盲目轉型,他明白,紅鼎豆撈做的是高端,如果一下子轉型去做大眾餐飲,可能死得更難看。
他認為,高端就是高端,高品質就是高品質。“人們還是很期望追求一些高品質和高品位的東西的”,常發文認為,不是高端沒有市場,而是餐企需要重新審視高端的內涵和人們對高端的認知。
隨著社會和經濟的發展,高端更應該是一種高品質的體現,商務、白領聚餐、朋友聚會、小康家庭用餐,這些品質人群才是高端餐飲消費的主力軍。
于是,常發文重新梳理了產品的結構。
增加小海鮮的比重,減少大海鮮的比重,并將一些價格過于昂貴的進口肉類,更換成價格更適合的優質肉類。同時,優化菜品結構,增加品種。
其次是把服務方式做了轉向,更講究貼心、細致的服務,想著怎么讓顧客更加感動,更加驚喜,以彰顯自己的品質和貼心的服務,連一個桌布都不放過。
吃過小火鍋的人應該都有印象,因為每人面前都要有電磁爐,所以基本桌子都是沒有桌布的,但常發文不干,沒有桌布不僅顯得不衛生,影響就餐環境的品質,而且玻璃面板讓人感覺冰冷、堅硬。
▲頂級澳洲西冷
為此,紅鼎專門找廠家訂制可以鋪上桌布的火鍋桌,就要給食客帶來高品質、柔軟而溫暖的感受。
就這樣,紅鼎豆撈不僅穩住了原來商務用餐的客人,還拓展出比原來客群更廣的白領、親友、家庭聚餐顧客,營業額和人數逆勢增長。
上市成為海鮮火鍋領航者
渡過關口的紅鼎豆撈勢頭更加強勁,營業額逆勢增長,2016年1月,紅鼎豆撈順利在新三板掛牌上市,成為中國海鮮火鍋第一股、海鮮火鍋領航者。
“這么多年,我們從沒用打折、團購來做營銷”,對這樣的營銷方式,常發文斬釘截鐵,“畢竟海鮮火鍋的客單價,限定了客群是一批追求品質生活的人,所以我們在做推廣或合作時,還是要選擇和我們客戶相匹配的,用你們行內話叫精準營銷。”
▲帝王蟹
常發文說起“精準營銷”,用的前綴依然是“你們行內話”,他不甚懂得年輕人的時尚,但幾十年來在餐飲界打拼的經驗告訴他,營銷方式要匹配客戶群體,不然就是白搭。但高端餐飲的營銷比大眾餐飲更難。
上市,進一步成為常發文擴大知名度、提升品牌最好的方式。
喜歡消費海鮮的人,多數對“上市”敏感,他們接觸金融市場的幾率更高,消費水平也更匹配。
紅鼎豆撈的營銷方式,更多的是和高端服裝、汽車品牌等合作,同時,紅鼎豆撈也在探索更創新的營銷方式。但在食客們看來,紅鼎豆撈最好的推廣,仍是健康、新鮮的高端食材,以及高品質就餐體驗。
到今天,紅鼎豆撈已經走到第10個年頭,在武漢、北京、上海已擁有9家直營連鎖店,最大的門店達到5000平,最小的也有2000平,總營業面積超過3萬平方米,品牌估值超過10億元,未來5年,紅鼎豆撈還將在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和全國省會城市大力快速拓展直營門店,還在籌建占地300畝的紅鼎精裝工坊和紅鼎餐飲商學院。 紅鼎豆撈領航中國海鮮火鍋的故事剛剛開始,常發文從一個服務員,逆襲成上市餐企董事長的故事,也仍將繼續。
記者 | 紅餐網_陳漠
視頻 | 紅餐網_莊小羅 王偉
內容交流 | 請加微信:hongcw66商務合作 | 電話/微信: 18026395830
↓↓↓點擊“閱讀原文”
原創文章,作者:紅餐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345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