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個一年賣3億的包子鋪,又讓我們腦洞大開了!

    這是內參君為您分享的第856期內容;新朋友點標題下藍字或搜索微信號cylbnc關注。

    還記得那家開在書房的面館嗎?(點擊藍字回顧:瘋狂的撈面館:藏身書房,卻改變了一個行業!)

    關于餐廳附加值的話題已經提了很多,有的賣原生態農產品、有的和其他產業合作,打包服務項目、有的賣餐具… …

    而今天要說的這家包子店,則是把場景作為包子的附加值。

    “丑陋”的包子拼不了擺盤,拼不了“意境菜”,但照樣可以能演繹現代生活方式。這,可以說是給更多傳統LOW美食的一個啟示。

    ?餐飲老板內參路文兵 發于上海

    1

    土包子 + 洋咖啡 = ?

    前兩天內參聽說,

    杭州一家包子店面鋪升級了。

    而且是竄天猴式的升

    ——空間上完全變成了一家咖啡館。

    這是一家叫做“甘其食BAOBAO”的包子鋪,

    新近推出的3.0版本的新店。

    如果不看菜單,

    你完全會覺得走進了一家咖啡館。

    咖啡館門口常用來推薦新品的小黑板,

    它有;

    咖啡館里“原木+綠色植物+通透落地窗”的

    文藝小清新風格,它有;

    咖啡館標配:

    Wifi網絡、吧臺桌椅,它有;

    甚至,它還出售咖啡。

    以及精釀啤酒、紅茶等飲料。

    所以,

    你覺得這是在包子鋪里賣咖啡,

    還是咖啡館里賣包子?

    吃著包子,就著大蒜,喝著咖啡……

    周立波和郭德綱的粉絲們,

    終于可以友好的在一起了。

    2

    賣包子,為什么要用咖啡館?

    午后,坐在寧靜的咖啡館里心緒萬千,不遠處飄來一陣豬肉大蔥包子的香氣…..

    有人要說這是“對襟汗衫打領帶”,不搭嘎。

    畢竟,包子和咖啡,代表的中西文化不同、氣質不同、消費群體也不同。

    ——當年的狗不理包子賣咖啡,已經嚇了中國消費者一跳了。好在最終二者產品沒有混搭出售。

    ▲這家包子賣到了美國哈佛大學廣場

    但這家包子鋪,咖啡和包子已經在光天化日之下強行摟抱在一起了。

    這看上去,既無消費場景的契合,也沒有品類嫁接的優勢。

    但這或許正是這家包子鋪營銷的高明之處。

    這個成立于2009年的包子品牌,每天在上海、杭州能賣掉20萬只包子,年營收3億。

    他家老板的野心是,重新定義包子,實現這個街頭食物“非凡的商業潛質”。

    3
    咖啡館里的場景革命

    內參君要說,“咖啡”真的渾身是寶:

    它的豆兒,可以磨來喝;它代表的文化符號,可以當做引流IP;用它開館子,則是最理想的營銷場景。

    有人說,中國沒有咖啡文化,只有咖啡館文化。

    簡單說,就是體驗式消費。

    我可以不懂咖啡的水果酸,但我享受在咖啡館里呆著的感覺。

    聰明的商家很快發現了這個秘密。

    ▲3W咖啡

    于是,咖啡館里賣書,咖啡館里賣安利,咖啡館里賣創業服務……

    甚至我們喝了上千年的中國茶,也不得不低頭鉆進咖啡館的殼子,以期吸引更多年輕人。

    所謂的“場景革命”,正在咖啡館里發生。強大的咖啡館文化,一次又一次被當做營銷大殺器。

    終于,咖啡館里賣起了包子。

    所以,你想好在包子鋪里賣什么了嗎?

    統籌:張琳娟|編輯:閆太然|視覺:陳曉月

    商務合作請加微信tinachenjiao

    轉載原創請加微信iyanran

    申請大食貸請點擊閱讀原文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老板內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43725.html

    (0)
    上一篇 2016年2月26日 02:03
    下一篇 2016年2月26日 09:24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