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餐“變慢”開始現炒,業績不減反增50%!這是一種新趨勢?

    點擊閱讀原文,即刻訂閱

    1744 期

    食材現選、廚師現做,以前不曾有過的明火和大廚,出現在了越來越多的快餐餐廳里。但“變慢”之后,利潤從哪來?


    ◎ 餐飲老板內參 阿輝

    01

    變化

    把久違10年的廚師請到門店

    越來越多快餐廳引進現炒

    快餐行業在國內發展了30年,現在正逐漸“變慢”。

    追求標準化10年之久,沒有廚師的72街將廚師重新請回了門店內。將標準化改為了適度標準化,明檔廚房現場炒制。

    72街并不是最早將現做放在餐廳里的快餐品牌。

    “小女當家”一開業,便以現炒模式引爆深圳深圳;快餐品牌義泰昌,自誕生便把“現炒”寫在了門頭上;創立于去年的大師兄陜西面館,除了手工做面,還把烤饃的爐子安在了餐廳里醒目的位置,每個顧客拿到的肉夾饃都是皮酥肉嫩。

    在西南,川味快餐品牌鄉村基一直堅持炒制,其創始人李紅曾說,好吃是首要的,而且只有現炒,才能保證好吃。

    快,原本是快餐最明顯的特征,但現在,不走尋常路的快餐企業越來越多,快餐品牌正在“變慢”:廚師回歸、現場炒制、環境加碼。

    寧可犧牲一些效率性和便利性,也要追求顧客的體驗感,成為了快餐行業2018年的一大風向。

    在大師兄創始人鄭如師看來,這是消費升級潮流下的一種品質回歸。“消費升級的本質是品質升級,消費者需要的是好吃的東西。”

    在中餐里,菜品是否帶有鍋氣,是衡量好吃與否的一個關鍵因素。

    02

    背后

    消費者更重視口味

    傳統快餐迎來挑戰

    餐飲業的變化來自于需求的改變。

    曾經的標準化,是為了應對突然增加的在外就餐需求,提高出餐效率,方便品牌的規模化,勢必犧牲一些口味。

    但時間帶來了不一樣的東西:快餐的口味和環境,被消費者重新重視起來。

    一組公開數據反映了這種變化。在選擇快餐時,30% 的人選擇了口味,25% 的人最注重的是衛生條件, 14% 的人首先關注價格問題,這和關注餐具質量、外賣包裝等視覺化體驗的人比例差不多。

    比如在72街5月底開張的旗艦店CHEF,顧客自主選擇食材、稱重、交給廚師,在餐桌等待,幾分鐘后菜肴出鍋;廚房是全開放設計,現炒過程一覽無余;店面裝修也改成了有別于原有店面的日式風。

    “環境比以前好,干凈舒服”、“以前都是吃個快餐填飽肚子,現在看起來有點像個休閑餐廳”……大眾點評上,不少網友表示好感。

    高榕資本副總裁左愛思認為,正餐的上餐速度也在加快,這對中式快餐造成了競爭壓力。“傳統中式快餐的關鍵是追求快,犧牲掉體驗感之下,明顯在競爭中處于尷尬地位。論快,被外賣搶客戶;論體驗,被正餐搶客戶。”

    快餐面臨的競爭既來自消費需求的變化,也來自其他形式的競爭。最好的應對辦法,是用新的手段,為消費者帶來新的價值和新的體驗。

    在鄭如師看來,餐飲市場與以前相比競爭更加激烈,餐飲品牌需要尋找更高層面的競爭平臺,人無我有,人有我優。

    “以前是我怎么好做怎么來,現在是我要做別人做不了的事情,這個又是消費者需要的,這才是競爭足夠激烈下一個正常的市場。一切圍繞消費者來開展競爭關系,而不是為圍繞自身需求來尋找管理邏輯。”鄭如師說。

    03

    疑問

    快餐慢下來,利潤從哪來?

    快餐現炒的模式下,廚房占用面積要增加,就餐面積比例就會減小,出餐時間要拉長;同時,人員也會增加,這樣的一個變化,坪效與人效,必然是繞不開的話題。

    72街創始人周明對此的解讀是,人氣是第一位的,來客次數增加,營業額增加,增加的營業額遠比增加的成本要高。

    周明說,他一直在尋找體驗與效率、成本的一個平衡點。“快餐而言,用太好的,其實顧客感受不到,顧客剛剛有感受就好了。比如全實木的太浪費了,全防火板的,太工業化了。實木貼面,有質感,成本也不至于太高。”

    以菜品為例,雖然炒制的時間比預制餐品時間略長,但食材的新鮮度成倍增加。從下單采購到烹飪,72街規定食材的流轉不超過48小時,足夠新鮮,口味的體驗自然變好。

    這是周明的基本原則,有繁有簡。“開始都是要浪費的,比如雞肉,最開始用40元一斤的鮮雞,成本坐不住,在保證口感的前提下,后面選用35、30一斤的,慢慢摸索調試最適合的。”

    周明認為人員與材料成本,必須是實戰才能去找到這個平衡,既能保證口味又能確保利潤,人員也是這樣。“測試這樣一個模式,前提是保證流量,在流量上來后再重構成本模型。”

    事實已經證明,在72街的門店內,現炒可以拉動收入。

    72街目前3家店為現炒,其余門店還是套餐。“套餐出餐時間在30秒內,炒制時間在3-5分鐘,高峰期會有10分鐘左右的排隊。”

    周明說,去年未做任何改變的情況下,只是把研發中心的廚師下發到店里監控產品,結果就發現業績有10%-20%的增長。“今年利用虧損老店翻新做實驗,讓廚師在店內現炒,業績增長了50%。”

    04

    趨勢

    讓30%變慢,70%加快

    但快餐最終逃不過一個“效率”,現炒,也需要在快和慢之間,找到一個平衡。

    左愛思認為,餐飲業重體驗,不能犧牲效率,而是在高效率之下的重體驗。“目前有的企業,把可以標準化、可復制的部分全部做足,滿足快餐的‘快’,而把體驗的部分在現場做足。這是我非常看好的一個模式。

    周明表示,效率是一個基石,在效率的基石上,把味道和體驗進行提升。“快餐現炒,其實是做出體驗感和價值感,是顧客目的性消費越來越強,倒逼餐飲企業的一個結果。單純的快對顧客而言,是沒有記憶點的,慢才能體現體驗感和價值

    很多品牌都是在一個單點上慢,足夠慢,但是在其它產品上,都是快的,基本為70%的快,30%的慢。比如西貝,很多菜品都可以快速出餐,但是羊肉串等部分菜品堅持現做,做出體驗感。

    鄭如師眼里的效率很重要,只不過這是一個不同維度的效率。“現炒的品質會更好,在商圈里面生意是最好的那個,這樣會有更高的營業額。快餐現炒8分鐘出餐與一分鐘出餐,效率差別很大,不過效率的損失,動態的財務成本是能夠分攤的,這是一個相對的關系。”

    他和周明有一個判斷比較一致:效率是建立在有生意的前提下,沒有生意的時候,效率再高也沒有用。“情愿讓顧客排隊,才能說得上效率,顧客都不排隊,還談什么效率。”

    對快餐“變慢”,你有什么看法,歡迎在留言區我們一起討論。

    ·end·

    輪值主編|王艷艷 視覺|尚冉

    近期熱門

    (點擊圖片/文字直接閱讀)

    林依輪玩跨界 | 炒飯年收400萬 | 最強內容營銷

    海底撈燒烤|“百貨女王”厲玲|餐飲達沃斯

    連咖啡速度|云味館極致高效|小龍蝦“冰火兩重天”

    首席勾搭官1:13811864253(同微信)

    首席勾搭官2:18510797162(同微信)

    轉載原創聯系:首席小秘書 微信 neicanmishu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老板內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47780.html

    (0)
    上一篇 2018年7月27日 07:34
    下一篇 2018年7月27日 08:00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