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天5萬步還保持微笑!海底撈是如何給員工打雞血的|月度重磅

    海底撈即將發布2018年財報。據知情人士稱,目前是高速開店期,業績穩步增長。

    去年9月26日上市時,海底撈承諾的開店目標是180~220家/年,2019年的營收目標是近300億(2017年營收106億)。

    何以能實現這個目標,答案是強大的組織力。

    每天工作12個小時,年輕人仍然趨之若鶩;

    周末一天“小跑”5萬步,員工照樣時刻保持著發自內心的微笑;

    是什么讓海底撈五萬多名員工心甘情愿地付出?

    今天,內參君為你帶來月度重磅策劃——海底撈是如何給員工打雞血的?

    餐飲老板內參艷子、劉陽、大碗/文

    想讓“好人不變壞”,先要滿足他的基本需求

    在鄭州東區一家海底撈門店,剛來2個月的小新對這份工作很滿意,即便她每一兩周才能回焦作農村的老家看孩子一次。

    來這里之前,她當過代課老師和倉庫管理員,但她覺得在農村沒有“錢”途。在58同城上,她被海底撈的薪酬吸引了。現在她的底薪4000元,如果加上績效獎金,一個月能拿六七千,是鄭州大部分同行工資的1.5倍。

    高于同行的薪酬和令人艷羨的食宿等福利待遇,是海底撈留人的殺手锏,也是穩定人心最底層的邏輯。

    張勇認為,要想讓好人不變壞,首先要滿足他最基本的生存需求。在這個層面激勵人,就是要讓他比別人過得更好一些。

    2017年,海底撈5萬員工的人均成本是6.2萬,是全國餐飲服務和酒店行業平均年薪3.69萬元的1.68倍。

    服務員的工資是計件制,干得越多,賺得越多。調查顯示,82.9%的海底撈員工對薪酬滿意。

    餐飲業大部分員工都來自于社會最底層,收入才是他們最最在乎的。施永宏說,海底撈給自己的要求是,只要別人漲了他們也跟著漲,因為只有領跑的收入才能吸引到相對好的人。

    但餐飲業的人力成本逐年上漲,海底撈也很頭痛,怎么保持高工資?

    海底撈的經驗是:只有提高了效率,才能夠提高薪酬。

    所以,海底撈實施“計件制”,多勞多得。原本5個人的活3個人搞定,那么總支出不變,人員減少,每個人拿的就多了。

    從2014年起,海底撈就在總(人力)支出不變的情況下,給員工漲薪 30%。

    海底撈服務員在電梯口攬客



    員工收入起來了之后,公司對他的要求也會變高,所以,薪酬反過來會進一步提高效率。

    有一些餐企,為了降低勞動成本,把人員壓得很少,但沒解決效率的問題,導致顧客體驗很差,惡性循環。

    施永宏說,以前他們也用過“底薪+績效”、“底薪+績效+分紅”的工資結構,底薪占大部分,績效和分紅拉不出差距,這種根本激勵不動員工

    薪酬透明,每個層級之間收入差距拉開

    員工在一個地方會不會留下來,第一看薪酬,第二看有沒有未來

    雖然才2個月,小新已經有了自己的小目標——做管兩個徒弟的小客戶經理,工資比服務員多一倍。

    海底撈的崗位層級劃分得很清晰。從初級崗位、中級崗位、高級崗位,到領班、大堂經理、店長,每跨一級的收入區別都非常大。

    一名一線員工,只要堅持努力4年,就能實現從服務員到店長,從月薪三四千到三四萬的華麗轉身。

    只要通過考試,就能得到晉升,內容是理論+業務操作,顧客的滿意度是主要衡量標準,考官是師父

    一位海底撈離職員工的經驗是,誰的感動案例多(讓顧客開心滿意的案例),誰升得快。

    生日時送上蛋糕,給情侶送上紅棗桂圓拼盤,給老人送老人錘……海底撈的儲物間里,擺滿了文具盒、生日蠟燭、公仔娃娃。

    但做得不好也會面臨淘汰,降下去或者直接走人。

    曾有一個服務員在神秘人用餐完畢后沒有遞上牙簽和薄荷糖。為其服務的小客戶經理在員工大會上被點名批評,降為普通服務員,工資減半。

    海底撈的升遷淘汰體系非常透明。做得好了會往哪里升,做得不好會往哪里降,員工非常清楚。

    但這個體系里他們設計了兩個關鍵點:一是升遷不能夠越級,只能一步一步地升;二是降級可以越級,高級崗位只能降到初級,因為中級要留給初級升上來的人。

    有很多餐企不敢淘汰員工,施永宏說,這樣會形成惡性循環:

    收入不高——沒合理的升遷淘汰體系——沒有生意——不敢調整——導致大量怠工的人員滯留。

    他建議,有一些員工如果一直幫不起來,就要勇于放棄,否則相當于放棄了大部分努力的人,對他們極不公平。

    12個神秘顧客,決定一個店長的去留

    升遷和淘汰是員工最關心的點,這兩個因素一定有個基礎,那就是績效考核。考核好的才能拿到高薪酬,才能升到更高的職位。

    “跑起來,跑起來!”

    北京某海底撈門店的張利(化名)說,他永遠忘不了第一次傳菜,剛出后堂,老師的話就在背后響起。

    每天2萬步打底,高峰周末5萬步都是小case。“每分每秒都在做事,表現好領導隨時會獎勵飲料啊,現金啊,仙幣啊(仙幣可以換物品)。”

    服務的疏忽也會遭到毫不留情的處罰。小新說,做錯了事罰得也很厲害,所以每個月的收入并不穩定。

    海底撈門店的員工由店長、經理直接考核,對店長的考核主要以神秘人的體驗報告為主。

    他/她從訂餐到用餐完離店,整個過程都體驗到了什么?海底撈花錢買這份報告,據此為門店評級,分為ABC級,A可以開新店,C就面臨被淘汰。一個店至少要取12個樣本。

    如果神秘人在店里看到某個員工表現不好,這個成績不是員工的,而是店長的,店長會面臨升級與降級的風險,嚴重的可能從店長直接降成普通員工。

    所以,在平時的工作中,店長會認認真真把員工考核好,把表現不好的員工剔除掉,這樣別人來檢查他門店的時候,他自己的層級就不會受到影響。

    海底撈從來不直接考核門店的業績、人效、平效等經營指標,只考察顧客滿意度和員工努力程度。

    一個店賺100萬,但是管理不好,店長照樣會被降級。一個店只賺一萬塊,但管理得很好,一樣會被升遷。

    店長的升降跟業績沒關系,但薪酬和利潤是有關系的,有一個固定的分紅百分比,門店利潤越高,店長收入越高。

    施永宏認為,不管是一線員工還是管理層,都需要一個激勵的土壤,如果做得好壞跟他的收入、升遷沒有關系,或者關系很小,他沒有動力去做,這很關鍵。

    施永宏把這種考核法叫過程考核法,好處就是能夠讓客戶體驗非常好。“員工的升遷跟他的業績沒關系,當他不背負業績壓力的時候,就會聚焦到客戶身上,工作就會變成另外一種模式。

    師徒制的關鍵,是深層次的利益關聯

    海底撈的師徒制貫穿所有關系。一名員工從進海底撈到成為新店店長,他的師父并不止一個。這里面分兩種,一種是教服務技能的師父,另一種是教管理技能的師父。

    一個師傅在給新員工做培訓



    通常,新員工入職,會有一個“名義上的師父”,即店內培訓師(兼服務員)帶領他進行實習培訓。等確定在這家店里待下去了,會重新分組跟師父(即小客戶經理),以后跟他一組一起做服務員,共擔業績。

    當新員工從“不會到精”,從小徒弟、二徒弟到大徒弟,繼續往上晉級,一旦升至管理層,比如大堂/后廚/值班經理時,這時的師父就是店長,店長負責在日常的工作中,教他“如何管好一家門店”。

    等店長的徒弟拿到海底撈大學的認證,他就正式成為儲備店長,只要有新店開業,他就可能成為一名真正的店長。

    在海底撈已經工作8年的張大姐,是海底撈北京某店的培訓師,大約三個月前組織結構調整,她從大客戶經理(該崗現已取消)轉為門店培訓師,負責培訓新人帶徒弟。

    她告訴內參君,如果自己帶的徒弟升到大堂經理,財務會從這個徒弟每月的工資里給她分100塊錢。

    被外界熟知的,海底撈的師徒之間有更深層次的利益關聯,其實只存在于店長師父和店長徒弟之間

    從海底撈的招股書中我們可以得知,作為師父的店長,其薪酬除了基本薪金外,還可獲得以下兩種選項中較高者的財務獎勵:

    A:其管理餐廳利潤的2.8%;

    B:其管理餐廳利潤的0.4%+其徒弟管理餐廳利潤的3.1%+其徒孫管理餐廳利潤的1.5%。

    也就是說,店長師父不僅可以從徒弟的餐廳獲取提成,還可以從其徒孫管理的餐廳中分得一杯羹。

    海底撈店長因為有開店權,所以經常會被公關,業內傳說,“瞄一眼”10萬塊是行情價。后來海底撈就創造了這種師爺、師傅、徒弟三層利益關聯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拓店過程中的潛規則。

    現在徒弟找店,師傅談判,最后師爺和師傅共同拍板“要還是不要”。因為日后的經營,關系到他的切身利益,所以他一定會選擇好地方,租金最低的地方。

    滿足人性需求:公平、尊重、授權

    海底撈人的情感歸屬,不僅僅存在于師徒制,而在于企業文化,在于管理層對張勇個人“雙手改變命運”價值觀的踐行。

    這其實也是海底撈激勵哲學最底層的根因。

    因為太累了,張利在海底撈堅持了一個月就離職了,后來他收到一條短信:“以后無論想回海底撈,還是想加入其它餐飲公司,我們可以為您免費找工作。”

    和另外兩個離職的小伙伴一起,在南京、蘇州、東莞等多個城市兜兜轉轉半個月,工作沒著落,身上的錢卻快花完了。焦頭爛額之時,收到海底撈宿舍阿姨發來的微信,“問我在哪里,過得怎么樣?不行的話還讓我回去,我瞬間就淚崩了。”

    最后三個人又全部回到了海底撈。“對比了一下,很多地方的吃住待遇和海底撈差太遠了。”

    海底撈員工宿舍



    在海底撈,這種情況很常見。

    這些重新進入海底撈的員工,大都十分珍惜失而復得的工作機會,工作會比之前更加有主動性和積極性。

    海底撈對員工的關心,除了住好吃好,平時的鼓勵和激勵也必不可少。

    每天早會上會表揚做得好的員工,批評做得不好的。但實際上,不會根據“你沒有給顧客頭繩”、“你沒有給顧客手機套袋子”來判斷服務質量好壞,而會根據員工頭天的表情、狀態。

    受到批評的就做一些深蹲、俯臥撐一類的簡單運動,更多的是對做得好的員工進行獎勵,獎勵可能是乳酸菌飲料、洗發水、蘋果、電影票,30、50、100元代金券,甚至有些會獎勵半天的假期。

    這主要看管理層的智慧了,宗旨只有一個:讓員工開心。“其實東西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關注和認可,對員工特別有用,我們鼓勵店長不要吝惜表揚。”一位管理層說。

    海底撈的授權也被業內奉為典范,服務員有免單的權利,店長有人事權、薪酬權、選店權。如果急需要用十萬塊,甚至連申請都不用打,先用了再說。

    如果說三大體系(培訓體系、薪酬升遷/淘汰體系、績效考核體系)塑造了海底撈組織力的骨架,那尊重、公平、授權就是流淌其中的血肉。而這正是人性最基本的需求。

    施永宏曾說,海底撈走過很多彎路,認識到對人性的把握實際上是最重要的。要把善的一面激發出來,把惡的一面遏制住。最終你要實現什么?從要他干,變成他要干。

    “海底撈遇到的最大瓶頸是人,在人才培養上,不是你想當然地出一個制度,一定是順著人性去定,你的制度就成功了。”

    小結

    你的組織形成閉環了嗎?

    其實,看完全文你會明白,保證員工每天都有激情地工作,并不是偶爾打打雞血那么簡單,這背后是海底撈根據人性設計的一整套體系在起作用。

    • 培訓體系,教員工怎么做。

    • 績效考核體系,檢查培訓的內容是否照做。

    • 薪酬和升遷/淘汰體系,做得好的收入是不是比做得差的高很多,做得差的將面臨什么處罰。

      ——這三個體系形成一個閉環。

    施永宏說,本質就是讓員工自己賽跑,我不是教你怎么樣、讓你怎么樣,而是讓你自己賽跑,跑得快的、跑得好的收入就高,跑得慢的收入就低,就會被淘汰。

    海底撈認為,一個企業的業績增長絕對是來源于內部動力的產生,當內部動力激發出來之后,整個公司業績肯定會自然增長。

    當外界說現在是餐飲業的冬天時,施永宏說,每年都是冬天,競爭無時不在。

    在激烈的競爭中,比的是什么?誰的組織能力更強,誰就能勝出。因為所有的連鎖(品牌),都是組織與組織的競爭,而不是產品和產品的競爭。

    在組織變革方面,海底撈一直在創新,一直在找更適合自己的管理方法,比如之前的“計件制”,比如現在的“神秘人”(去年考核店長還在用四色卡,現在幾乎就不用了)。

    最后,內參君想用施永宏在最近一次公開分享中的一句話結尾:努力到感動自己,拼搏到無能為力。

    或許正是這種不斷超越自己的信念,才讓業界有“學不會海底撈”的感覺。

    想了解更多,可以跟本文的作者交流??

    掃描二維碼或點擊閱讀原文,免費報名

    ·end·

    統籌|笑凡 編輯|于聰聰 視覺|劉凱


    內參熱門

    (點擊圖片直接閱讀)

    點擊關鍵詞,直達歷史精選

    趕走90后的餐廳細節|2019餐飲加盟榜| 餐企6大“人力坑”

    科學漲價|315危機應對手冊|上爆款菜后生意變差

    有機餐廳|肯德基被吐槽|餐廳咋賺女性的錢

    商務合作:佳音吶18842356756(同微信)

    翁瑞雪13811864253(同微信)

    轉載聯系:首席小秘書 微信 neicanmishu

    課程咨詢:小餐君 18510934632(同微信)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老板內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54148.html

    (0)
    上一篇 2019年3月26日 07:26
    下一篇 2019年3月26日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